黑猫剧团:实验派,不走寻常路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8号,由孟京辉工作室旗下最年轻的剧团——黑猫剧团诠释的新版《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在上海首演。
  黑猫剧团成立不到两年,已排演10部戏剧,并于北京、上海、杭州举办了三届黑猫戏剧节。其中,“黑猫版”《恋爱的犀牛》《我爱XXX》《年轻野兽》《爱在歇斯底里时》《四川好人》等剧刷新了观众对之前经典版本的印象,尤其是表演形式、音乐、灯光舞美的呈现令人耳目一新。

“黑猫”从何而来?


  每次黑猫剧团的演出都会成功吸引一批新粉丝,其魅力究竟何在?


  1999年,先锋话剧《恋爱的犀牛》被导演孟京辉搬上舞台,成为常演不衰的新经典。该剧被演绎过10个不同版本,前4版分别是郭涛、吴越主演的99版,段奕宏、郝蕾主演的03版,段奕宏、王柠主演的04版和张念骅、齐溪主演的08版。2012年,第5版上映,当时饰演男主角马路的刘畅被孟京辉评价为“具有转折意义的演员”。刘畅也是演出场次最多的“马路”,在《恋爱的犀牛》世界巡演的1000余场中,他参与了900多场。
  出人意料的是,刘畅后来却选择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从台前转到幕后。刘畅告诉《综艺报》,2015年年末,他与孟京辉彻夜畅谈,随后有了当导演、组剧团的决定。孟京辉曾评价刘畅和黑猫剧团——演员气质独特,在不同导演指导的情况下会有不同发挥。“我一直在排各种各样的戏,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比如说‘讽刺’‘载歌载舞’‘谁也看不懂’等特点。黑猫剧团并未按照我的路子发展,是刘畅自己带出来的。”
  在准备组建黑猫剧团前,为储备能量,刘畅自编自导了一部名为《125分之一》的戏参加深圳当代戏剧双年展。因为他的另一身份是摄影师,所以该戏的名字由快门速度而来。之后半年间,他在欧洲大量看戏,汲取营养,为剧团的演员挑选做准备。2016年5月开始,刘畅在全国范围对2000名演员进行面试,最终选出10名演员,2017年又有3位演员加入。这13个人组成目前黑猫剧团的阵容——刘君一、张志明、刘鸿飞、张钧诚、韩静、李靖雯、魏熙、王宇迪、徐文宣、张洪宇、陈琳、冷心清和王鑫雨。
  黑猫剧团团长、黑猫戏剧节艺术总监刘畅介绍,这13位成员基本都为90后,有一些演员并非科班出身,“比如《四川好人》中沈黛的饰演者,她学的是体育学院体操专业;还有学计算机专业的。”剧团中的很多演员都具备多种艺术才能,他们参演剧中的所有音乐都由自己创作完成。对此,刘畅表示,“才艺并不是我挑选演员的标准,而是更看重他们内在是否有足够强烈的东西吸引我,当然艺多不压身,演员会的东西越多,入选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黑猫剧团的得名有一个小故事,刘畅告诉《综艺报》,“在演《四川好人》时,我们用黑猫的照片做了该剧海报。那只黑猫是我在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时偶然遇到的流浪猫,它很有灵性,同时又带着一种危险感,我给它拍了照,洗出来后发现很有质感。它是从阿维尼翁戏剧节带回的能量,所以后来就用‘黑猫’命名了剧团。”

“一周换一部新戏”


  诞生以来,黑猫剧团的排练方式、戏剧内容表达都具有较高實验性,这不仅有助于黑猫剧团独特气质的形成,更有助于培养成员之间的默契,使该剧团在不长的时间内以强大生命力和爆发力获得了一批年轻观众认可。有网友在微博留言,“看见同龄的90后演员,浑身都充满狂热。”
  刘畅表示,这些演员的能量是经过艰苦排练积蓄的。成立的头一年是积累期,黑猫剧团演出并不频繁,他们高强度地排练了至少8部戏剧作品,参加了一些戏剧节。从2017年6月开始,黑猫剧团的演出变得密集,“从去年6月到今年2月,我们演出超过140场,基本一个演出季(即一个月时间)我们会演4部戏,下一个演出季我们会换新戏。”刘畅介绍,这种演法在国内较少见,“即使是专业的工作室基本也是一部戏演一个月,然后再换另一部戏,很少一周就换一部新戏。”以北京刚刚结束的演出为例,黑猫剧团在3月20日至25日演出《年轻的野兽》,3月27日至4月1日演出《爱在歇斯底里时》,4月3日至8日演出《四川好人》。目前,黑猫剧团正以同样的演出频率在上海巡演。
  除演出方式具实验性外,黑猫剧团的排练方式偶尔也会“不走寻常路”。刘畅表示,一次因为排练不顺利,演员找不到状态,他索性召集大家停下来,将排练变成party,让演员在放松中重新找到感觉。剧团还曾举办名为“爱咋咋地大party”的活动,公开邀请观众参加,有接近200人聚集到孟京辉的蜂巢剧场跟演员们一起跳舞、狂欢。
  从主演到戏剧节,保持“流动”
  恰当的演员选定是一部剧成功的一半,刘畅表示,他希望每部剧都由不同的人尝试做主角,“每个人、每部戏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团队没有‘等级分化’。”剧中主角的演出者不单由刘畅决定,他认为演员自己争取角色的过程很重要,“之前排练《恋爱的犀牛》时,就是演员自己选择角色来演,证明能演好即可。每部戏玩法不同,我们没那么固定。”刘畅强调,黑猫剧团每部戏剧的所有角色安排都相对公平,会囊括团队的全体成员,保证每个人都有表演的机会。
  剧团的这种理念也造成黑猫戏剧节的“流动性”,刘畅告诉《综艺报》,黑猫剧团不会固定戏剧节举办地点,希望每次都能尝新,戏剧节的主题也会随地域性而变化。比如今年1月在杭州举办的第三届黑猫戏剧节就开创性地发起“0门槛青年剧场计划”。“0门槛”即不限制表演者的演出经验、年龄和演出人数,表演者只要通过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提供的报名渠道完成资料提交,就可以免费获得黑猫戏剧节主办方提供的表演空间。
其他文献
《我的青春在丝路》是由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制作、芒果TV出品,献礼2018全国两会的纪录片,节目真实记录了5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挥洒汗水、青春追梦的年轻人的故事。  节目于3月1日起,先后在芒果TV、湖南卫视《午间新闻》《新闻当事人》等栏目播出,内容分别为:“我在巴基斯坦种水稻”“哈萨克斯坦修井记”“尼泊尔的诗与远方”“吴哥窟的拼图者”“谈判在非洲”,聚焦“一带一路”上的青年群体。  整部作
期刊
《远大前程》开播以来,该剧制片人董萌的手机不断收到各种和他讨论新剧的信息,“大家都在看,也觉得好,我就很欣慰。”  从项目筹划,到剧本撰写、签约演员、拍摄、后期制作,董萌和陈思诚将一个创意变为影视作品搬上荧屏,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的关于“选择”和信仰的故事被鲜活展现。  对于电视剧开播以来的各方意见,董萌表示,这些意见都是特别宝贵的财富,希望在日后的创作中去完善、去丰富,尽量让观众满意。“这是
期刊
经过上一轮工具型平台竞争,互联网的主战场已转向内容型平台竞争。如今,市场上可以承载内容的平台越来越多,内容的选择也越来越丰富,对于视频网站而言,谁能精准洞察用户喜好,生产出优质且吸引用户的内容,并寻找到恰当的产业化运营思路,谁就能抢占先机,先声夺人。  4月20日,“盎然春定,绝对领娱”优酷春集高定发布会在北京召开,除了最新行业趋势分析和策略分享,优酷一口气公布了百部剧综新品。对于当下的竞争格局,
期刊
在2018优酷春集上,一场精彩纷呈的大秀拉开了优酷新综艺节目的发布。数十位模特身着为综艺内容定制设计的服饰亮相,在發布内容矩阵之余,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特别的高定视觉盛宴。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综娱内容合作中心高级总监鲁洁表示,综艺元素与时尚结合不仅是发布形式上的高定,更希望传达出优酷从用户洞察、需求出发,为用户高定内容的诉求。背靠阿里生态体系的优酷,逐渐开始尝试在综艺与电商之间架起桥梁
期刊
4月9日,搜狐千帆直播节目《成语大会》正式公测,每期发布10道成语知识题目,每期奖金20万元。4月16日起,《成语大会》上线,每期奖金增加至66万元。  春节前夕,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加强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通知,曾经野蛮生长的直播答题进入监管时代,发展渐趋理性。各平台开始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具有可持续价值的内容形态和商业模式。基于这样的行业背景,《成语大会》进行了积极探索。“直播答题+传
期刊
2017年,优酷率先提出“超级剧集”概念,把“有影响力的IP、有号召力的主创和电影级制作”作为衡量标准,并在此基礎上根据不同目标用户、商业模式和排播媒介把剧集划分为黄金档剧集、超级剧集和网络剧集。  过去一年,以优酷为代表的视频平台不再是单纯播出,而是全链路地深度参与,实现了从网台自主排播到跨媒体联播,在剧集领域全面开花。既有处于内容金字塔塔尖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
期刊
互联网公司做内容绝不仅是电视台模式的原样照搬和简单播放,经过七八年的发展,优酷已积累了海量用户和内容数据,依赖阿里巴巴强大的算力,优酷将数据工具化、模型化,从策划、生产、宣发、消费层面对文娱行业赋能提效。  “今天,技术对文娱产业的影响处在质变前夜,技术会改变内容的生产方式,改变用户的观看场景和习惯、内容表现形态,甚至改变内容商业模式。技术会把文娱产业带向新高度,创造更丰富的视听体验。”杨伟东表示
期刊
4月10日,由优酷自制出品,雄孩子传媒、大将传媒联合出品的《北京女子图鉴》上线。该剧由黎志执导,张佳编剧,戚薇领衔主演,陈瑾、吴越、张檬、王啸坤、魏大勋、陈龙、刘畅等共同出演。  《北京女子图鉴》改编自日本网络热播剧《东京女子图鉴》,讲述2008年到2018年间,以陈可为代表的职场女性在北京的情感与生活。截至4月23日,该剧播放量超5.6亿,豆瓣评分6.1,新浪微博主话题#北京女子图鉴#阅读量破7
期刊
4月20日上映的《米花之味》是青年导演鹏飞执导的第二部长片,也是他首部登陆大银幕的作品,讲述在云南省中缅边境的傣族村庄,在外务工的妈妈辞掉城市里的工作,返乡照顾留守女儿的故事。影片关注对象与鹏飞第一部长片《地下香》有着“一去一回”的关联,从外来务工年轻人的北漂生活转向在外务工多年回乡生活的母亲。  《地下香》于2015年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最佳影片,2年后的2017年,《米花之味》再次征
期刊
4月上半月,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报收约18.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约4亿元,同比降幅17.7%;与今年3月同期相比下降约9亿元,环比降幅32.5%。然而,今年清明档票房同比去年呈增涨态势:4月5日、6日、7日3天报收约6.9亿元,比去年清明档增加约9253.5万元,同比增幅15.6%。三部外片领跑  今年4月上半月的票房三甲依次为《头号玩家》《狂暴巨兽》《起跑线》,均为进口片。自3月30日在中国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