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植物红砂与西北针茅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76155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是研究种群扩散、群落演替及生物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该研究以甘肃省皋兰县老虎台干旱荒漠区的主要物种——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和西北针茅(Stipa sareptana var.krylovii)为对象,采用Ripley K函数分析了不同坡向红砂和西北针茅种群的点格局特征及其关联性,以揭示干旱荒漠区植物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生存繁衍策略。结果表明:(1)红砂和西北针茅在4个坡向上的分布格局具有显著差异性,随着坡向由西北坡向南坡的转变,红砂种群的株数、盖度及重要值先增加后降低,西北针茅种群则不断增加;西北坡向上,红砂种群的空间格局在0~2.1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聚集强度减弱并趋向于随机分布,而西北针茅种群在整个尺度内均呈聚集分布;西坡坡向上,在整个研究尺度内,红砂种群表现为随机分布,而西北针茅种群表现为聚集分布;西南坡向上,红砂种群在0~3.7m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3.7~5m的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西北针茅种群在0~1m及4.2~5m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1~4.2m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南坡坡向上,在整个研究尺度内,红砂种群表现为聚集分布,西北针茅种群表现为随机分布。(2)在西北坡与西坡坡向上,红砂和西北针茅种群的空间关联性在小尺度上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种间关联度均趋向于不相关;在西南坡与南坡坡向上,两物种在整个尺度范围内均表现为无关联性。
其他文献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
公司章程作为公司的宪法性文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内容涉及各方面,贯穿公司的设立、运作、经营管理等过程,然而很多创业者在设立公司时多数都委托代理机构登记公司,办理
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内里与人物心灵世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1.中药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载入修饰胶原对体内实验鸡胚尿囊膜血管生长作用。2.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
将产蛋初期的573只罗曼蛋鸡等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配方的日粮。7周饲养试验表明,蛋鸡应用无鱼粉日粮效果好。在蛋氨酸、赖氨酸平衡情况下,肉粉与国产鱼粉应用于日粮的效果相似。蛋鸡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一步法检测90例正常孕妇(正常孕妇组),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HDCP组)及40例正常非孕妇(正常非孕妇组)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间点心型脂肪酸结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是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