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服务器的电视台全硬盘播出系统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dly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播出系统作为电视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手动播出、半自动播出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压缩和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从传统AV电视技术平台过渡到以网络为基础的IT信息技术平台。该文概述了电视台全硬盘播出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全硬盘播出系统的软硬件平台。
  关键词: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视频服务器;磁盘阵列;上载工作站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2-2886-03
   1硬盘播出系统结构
  全硬盘播出系统一般由上载工作站、视频服务器、播出工作站和数据库服务器等子系统组成。系统拓扑图1所示:
  
  图2播出网结构示意图
  节目通过有卡上载工作站将传统磁带信息进行数字化,将上载形成的12Mbps码率播出素材直接存放到本地磁盘中,上载素材经审看通过后将上载素材迁移至二级在线存储服务器中;当出现上载刚完成就要播出的情况来不及迁移至在线文件库中时,由无卡上载工作站上载直接存储至播出视频服务器进行播出。
  千兆以太网通道的实时镜像可以使两台主、备视频服务器的素材始终保持一致,同时可根据策略管理自动备份至二级存储服务器,需要播出时自动调度到播出服务器,保证播出程序的主从机的正常运行。播出完成的素材依旧保存在视频服务器盘阵中,对于需要长期保存今后需重复播出的素材由素材迁移服务器迁移至二级存储器中保存,对于有时效性新闻类节目素材则在播出15天后在播出服务器内自动删除。
  频道分控即播出控制部分满足硬盘播出系统所有信号的调度,并具有足够的扩展空间;两台视频服务器采用主备镜像结构,以热备份方式同步播出,在主播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则立即自动切换至备播服务器播出,最大限度的提高播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主、备数据库服务器应为热备,主、备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实时的数据信息备份和镜像,并能在数据库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主、备数据库服务器各自的系统盘、数据库存储盘应支持热拔插,并做RAID1镜像,从而保证在某台数据库服务器出现问题时,系统的各个环节可完全不受影响的正常工作。
  4.2电视硬盘播出系统软件设计及功能说明
  数字硬盘播出软件系统:
  根据工作流程的功能划分,整个软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组成:节目单编辑子系统、素材上载子系统、播出控制子系统、素材管理调度子系统,用户管理子系统、数据统计与查询模块、系统授时子系统、素材技审子系统、总控调度、监看系统。软件系统功能框图及之间的关联如图3所示。
  
  图3软件系统功能框图及之间的关联
  4.3.主要软件模块功能
  4.3.1节目单编辑子系统的功能
  节目播出单编排一般在播出控制计算机上完成,按照规则,系统缺省提供与该频道播出最直关联的节目信息,也可以根据定义的规则手工查询,避免在庞大的数据中长时间搜索。节目播出单不但具备节目标题等基本内容,还包括节目状态、报警提示、信息提示等多种辅助信息。节目单编辑软件可对播出表进行时间的逻辑性检查。在输入每个节目的长度后(绝大部分是顺序播出),根据每一条节目的播出时间和每条节目的长度自动计算每条节目的播出时间。播出单的逻辑检查包括时间上是否有重叠或间隙,经过检测的播出单不会有逻辑上的错误。如发生问题,提供醒目的标识。
  4.3.2素材上载子系统功能
  全硬盘播出采用的是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的硬盘播出系统,因此多数情况下需要先把相应节目上载(也可以叫录制)到视频服务器中,目前采用4台无卡上载站进行上载及审看工作(共控制4个编码通道),并上传到视频服务器中;7台有卡上载工作站经过本地编码后上传到二级存储。
  上载工作通过上载工作站完成,每条上载的素材按照预定义的规则自动生成ID,确保素材的唯一性和便于查询、管理。可以控制解码器进行完成对上载节目的预监、审看和实时出入点编辑功能,保证节目的质量和内容符合播出的需要.
  系统对上载进行监控,并形成上载日志、删除日志。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需要了解的上载情况.。
  4.3.3播出控制子系统
  播出软件支持顺序播出、定时播出、顺序插播、定时插播、手工触发播出等多种播出模式。支持视频服务器信号、外来信号的混合播出。参与播出的所有设备状态和节目就绪情况直观显示在界面上,一旦出现问题,将提供声光报警功能。可对播出条目的各种属性(时间、长度、类型等)进行实时修改,可提供播出表追加功能,保证播出不间断。
  5结论
  我台新的数字化全硬盘播出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经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保证了播出的灵活性、高可靠性、实现广播级视频质量的播出。提高了信号传输、播出质量,提高了安全播出系数,减轻值机人员、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压力,系统运行可靠、稳定。
  参考文献:
  [1]刘大会.数字电视实用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2]刘达,龚建荣.数字电视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林珠锋.总控的数字化改造[J].现代电视技术,2010(8).
  [4]杨杰,姜秀华.数字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考虑饱和土应力和位移沿深度的变化,将桩基等效为Timoshenko模型,对饱和土中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端承桩水平振动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基于Biot动力固结理论,通过引入势函数解耦
基于光面爆破施工方法,设计了甘肃北山坑探设施项目光面爆破的爆破参数,得到了适宜于本项目的爆破实施方案。进而,着重研究了周边炮孔间距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分别从爆破原理、
就我国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尤其是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致使其经济要素不断流失,已有的资源要素也无法发挥其优势效应。基于此,我国欠发达地区
在有限(窄)方位各向异性叠前地震反演裂缝预测技术中,如何克服噪音对反演结果的影响,一直是地震反演预测裂缝中的难题。通过对Rüger公式的近似、简化与改进,有效分离地震
草鱼养殖一直以来是我国养殖量最大的品种,福建地区也不例外,福建地区有15万t左右草鱼饲料容量.人民币购买力逐年减弱,但近年来福建草鱼价格一直维持在4.5~6元/500g的状态,养
为使捕获到的信号估计参数可以更加精细化地初始化跟踪环路,在基于锁频环的牵引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根据卫星信号的特点,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去除最值求平均的方法,消除了卫星
预见性自适应行为的自主管理过程和自主目标实现,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基于SOAR认知体系框架设计了一种预见性自适应行为模型,将SOAR认知体系中的问题解决
摘要:解决MSC51单片机数据存储空间容量的访问容量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扩展和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总体功能。文章以三星公司NAND型闪存芯片K9K2GXXU0M为例,扩展了AT89C51芯片的数据存储器,实现了单片机的海量存储系统。  关键词:NAND;闪存;海量存储;汇编语言  中图分类号:TP3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0-2287-03  Design
针对活动目录配置实验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虚拟机技术在活动目录配置实验教学环节中的实现过程和应用优势。分别从实验环境的准备、主域控制器的建立、额外域控制
基于J2EE架构的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思想模式,设计开发了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用例分析、时序分析,以及模块设计及数据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