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公路工程中高路堤下沉、软土地基沉降、沥青砼早期破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段板、桥头跳车等常见的质量通病。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治
1、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分析
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制约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裂缝超限、保护层厚度偏差超标、结合面处理不当、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实等;这都直接影响结构工程质量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其可靠性和有效使用年限。混凝土质量通病具体有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多种表现类型,每种通病尤其相应的产生原因。
1.1蜂窝
蜂窝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在拌制与浇筑过程中,由于配合比不当,或砂石、水泥等相关材料用料不准。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充足,拌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达不到要求,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模板拼装不严缝隙过大,出现水泥浆流失,都会造成混凝土局部出现蜂窝现象。
1.2麻面
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这是因为麻面而出现的现象。麻面的原因有,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出现麻面。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注砼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砼水份被模板吸收致使砼表面失水过多。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漏刷,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砼时缝隙漏浆,砼表面沿模板缝隙位置。混凝土捣固不密实,砼中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相对的预防措施是,模板清理干净。木模板在浇筑砼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装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治理的方法常采用的是,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补修。即将麻面部位应清水冲刷,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的水泥砂浆找平。
1.3 孔洞
如果混凝土用料过多、过厚,浇筑高度过高,浇筑过程中在钢筋较密集部位或预留孔洞及埋件处则会出现浇筑被阻挡现象,如果未经振捣或振捣不严就继续浇筑,会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砂浆分离形成松散孔洞。
1.4 露筋
如果构件截面较小,钢筋铺设过密,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安放太少、漏放,使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配合比不当,产生混凝土离析,靠近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施工中误使钢筋发生移位,都会造成钢筋裸露。
1.5混凝土裂缝
灌注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日照、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2、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1针对公路工程混凝土蜂窝问题的防治
(1)认真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2针对公路工程混凝土麻面问题的防治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2.3针对公路工程混凝土孔洞问题的防治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在预留孔洞两侧应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或掉入木块、粘土块等杂物时,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2.4针对公路工程混凝土露筋问题的防治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到位;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2.5针对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防治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合理设计浇筑方案,埋设冷却水管等,避免出现施工缝;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
3、结语
总之,在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麻面,蜂窝,孔洞,露筋等经常发生的工程质量,我们不但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性,而且在施工时进行预防,防止这些质量通病的产生,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这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芳.谈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通病成因与防治[J]. 山西建筑. 2010(21)
[2]廖英中.浅析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治理措施[J].中華民居,2010(12).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治
1、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分析
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制约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裂缝超限、保护层厚度偏差超标、结合面处理不当、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实等;这都直接影响结构工程质量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其可靠性和有效使用年限。混凝土质量通病具体有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多种表现类型,每种通病尤其相应的产生原因。
1.1蜂窝
蜂窝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在拌制与浇筑过程中,由于配合比不当,或砂石、水泥等相关材料用料不准。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充足,拌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达不到要求,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模板拼装不严缝隙过大,出现水泥浆流失,都会造成混凝土局部出现蜂窝现象。
1.2麻面
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这是因为麻面而出现的现象。麻面的原因有,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出现麻面。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注砼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砼水份被模板吸收致使砼表面失水过多。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漏刷,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砼时缝隙漏浆,砼表面沿模板缝隙位置。混凝土捣固不密实,砼中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相对的预防措施是,模板清理干净。木模板在浇筑砼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装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治理的方法常采用的是,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补修。即将麻面部位应清水冲刷,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的水泥砂浆找平。
1.3 孔洞
如果混凝土用料过多、过厚,浇筑高度过高,浇筑过程中在钢筋较密集部位或预留孔洞及埋件处则会出现浇筑被阻挡现象,如果未经振捣或振捣不严就继续浇筑,会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砂浆分离形成松散孔洞。
1.4 露筋
如果构件截面较小,钢筋铺设过密,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安放太少、漏放,使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配合比不当,产生混凝土离析,靠近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施工中误使钢筋发生移位,都会造成钢筋裸露。
1.5混凝土裂缝
灌注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日照、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2、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1针对公路工程混凝土蜂窝问题的防治
(1)认真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2针对公路工程混凝土麻面问题的防治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2.3针对公路工程混凝土孔洞问题的防治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在预留孔洞两侧应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或掉入木块、粘土块等杂物时,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2.4针对公路工程混凝土露筋问题的防治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到位;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2.5针对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防治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合理设计浇筑方案,埋设冷却水管等,避免出现施工缝;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
3、结语
总之,在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麻面,蜂窝,孔洞,露筋等经常发生的工程质量,我们不但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性,而且在施工时进行预防,防止这些质量通病的产生,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这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芳.谈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通病成因与防治[J]. 山西建筑. 2010(21)
[2]廖英中.浅析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治理措施[J].中華民居,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