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升级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4日,中国足协再次出台全新的U23规定,并对限制高价外援与球队亏损做出新的说明。6月14日,中国足协发布关于征求《U23球员参加2018年中超、中甲联赛相关规定》意见的通知,对下赛季U23球员的使用作出进一步解释。

  新规坑了谁
  夏亮 新华社
  中国足协近日通过官方网站发布的关于调整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出场规定的通知以及关于限制高价引援的通知,一石激起千层浪。
  强化U23球员出场时间,不外乎在联赛中给年轻球员更多出场时间,让年轻球员也有机会在联赛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中国足球年轻后备人才的整体水平。但现实情况却是国内一部分职业足球俱乐部并没有完整的梯队,U23球员从何而来?结果不外乎买买买,造成国内年轻球员身价畸高。对于一些立足于青训的小俱乐部而言,强化年轻球员出场更像是一把双刃剑。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转会窗口,以青训闻名的杭州绿城年轻球员被挖角多达11名,俱乐部苦不堪言,感叹人才难留。
  为了限制天价外援,将对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征收调节费,出发点同样是为了中国足球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可能适得其反。有俱乐部老总表示,外籍球员资金支出不超过4500万元人民币/人次、引入国内球员不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人次的标准过低,对转入球员的俱乐部而言,支出成本降低,可以将省下来的成本通过增加薪酬待遇的方式提供给球员。对于小俱乐部而言,他们所能够提供的待遇条件往往难以和那些大的俱乐部抗衡,因此最终同样导致中小俱乐部面临留人难的窘境。
  业内人士表示,强化U23球员出场,不如规范职业联赛准入门槛。当初准入制度既然明确要求各家俱乐部必须有各年龄段的梯队,不能因为法不责众而将定好的规则置之高阁。与此同时,建议配套出台工资帽措施。青训本身就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成效慢、成长率低的过程,人为对引援调节费设置门槛,对那些从事青训的职业俱乐部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将造成挫伤,最终对青训体系也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认识大方向
  周超 新浪体育
  6月14日,中国足协发布了中超U23新规的实施细则,也就是对5月24日晚間透露消息的进一步细化。细则简单明了,25人中超报名必须有4名U23球员;出场名单的 18人必须有3名U23球员;首发必须有一名U23球员;上场U23球员的人次必须和外援上场人次持平;此外最多只能有3名外援出场。
  这个实施细则和相关规定看起来堵死了所有的“灵活头脑”,和现在的中超首发一名U23,上15分钟就换下比起来,其实也不是没有空子可钻。
  其实,逼着中国足协出台这样的硬性规定,确实不符合足球一般规律。但是逼急了的原因也简单,那就是从专业体制过渡到职业体制后,由俱乐部发展的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崩溃,自上一次在世青赛小组出线后,中国足球已经近10年不出人才了。
  足协强制要求各支球队更新换代球员,淘汰一批老将。这种做法确实有点不顾正规程序,由管办分离回到了官方对市场管控的轨道上。但是俱乐部也应该想想,为什么中国的体育部门做这种矫枉过正的事情?说到底,还是俱乐部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形成大的共识,一起为培养青年人努力。大家都在钻空子、走捷径,只看眼前利益。绿城、中能倒是重视青年人,但是都降级了,市场逼得大家没办法,只能用稳定的老将,拼外援。
  就像前面提到的,钻空子势必导致更严厉的规定出台,下一次的通知可能就是规定U23球员的上场时间必须累计达到多少分钟。
  强制淘汰,加快更新换代,已经是中国管理部门的既定方针,需要做到的是如何顺应趋势来做到更好。培养新人加强青训,毕竟都是为了中国足球的大方向好。豪门可以用全阵容去打亚冠,在中超多用年轻人,锻炼自己的双线阵容。当然,新规定还只是以“通知”的形式下发,最后还有一句“请各俱乐部认真研究讨论……将意见反馈足协”,所以还是走了程序,而不是一言堂。足协希望俱乐部也能够认识到中国足球的危机,大家一起想个办法,把事情做好。
  U23新规的方向性已经提出,怎么实施则是事务性问题,就要看足球人的智慧了。
  足球还是梦想吗
  姜灏 江苏苏宁球员
  辛辛苦苦练了15年,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一直不停地努力坚持着。从第一天踢球开始,教练就告诉我要努力超越别人,才能上场比赛。18岁进一线队,一个月挣1000块钱,教练告诉我年轻不是资本,足球是看能力说话的,不能等老队员退役了你再上场。现在的U23队员不论能力如何,上来年薪就过百万,就可以踢比赛,甚至都不用训练,等到联赛报名一截止,就可以集体跟俱乐部要钱了,不给到满意就罢训罢赛。23岁以上的边缘球员是不是明年开始就可以退役了,回家开出租、当保安了?我就想知道,现在的足球还是我从小视为自己一生梦想的足球吗?
其他文献
@亚洲善待中立法师组织: 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要考虑到公平原则,因为游戏规则的平衡性完全由厂商掌握,其竞技性难以准确衡量,现在太多游戏往竞技上贴,但很多并不适合竞技。@西门粥:游戏啥时候跟体育挂上钩了?还这么多人支持。@剑圣青萍: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单一游戏很难长久流行下去,总有新的冒出来。@半步:什么是奥运会?什么是电子竞技?游戏厂商不学高尔夫和网球自行发展,花钱进了次亚运会就飘飘然了?请问亚运会有
在邢佳栋的粉丝群里,有这样一句形容他的话:“这个人,有点儿像京剧,不知道他的人就是真不知道;一旦知道了,了解了,那就得是痴迷上了。”  的确,邢佳栋这个名字是隐藏在他众多作品和角色之后的,或许是因为他低调不喜宣传,也或许是那些角色本身深入人心:《士兵突击》里的副班长伍六一,《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军官虞啸卿,《狂飙支队》司令桥隆飙,《零炮楼》平民英雄贾文清,还有正在多家卫视热播的电视剧《战雷》中排雷
虎落平阳东莞篮球中心是广东队的主场。1月16日和17日两天,这里名流云集,欢歌笑语,空气中漂浮着轻松娱乐的“2016年CBA全明星周末”因子。作为东道主,广东队的易建联、朱芳雨和周鹏携手入围南区先发,小外援威尔-拜纳姆则被选进替补。但在这个欢快的秀场里,广东队诸位在接受采访时,却都“不合时宜”地严肃起来。老将朱芳雨努力在脑海里检索记忆:“第六,我印象中,球队排名这么靠后已经是2002、2003年的
每一代人都有那一代人的烙印和喜好,有各自不同的情结。在体育喜好和选择上,尤其明显。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成长经历几乎就是乒乓球成为国球的轨迹,这样的喜好伴随一生。所以,当50后成为社会主流人群时,几乎定义了体育举国体制的乒乓球运动,得到了极好的运动发展条件。很长时间,央视体育频道会用黄金时间,长篇累牍地直播世乒赛中国队内部选拔赛。如果以运动媒体呈现属性论,乒乓球的媒体友善度并不高:球体过小、
人都害怕被他人打倒!在商场上,怕被人超越;在职务上,怕被人取代;在工作上,又怕被人开除。  社会上,有的人受人嫉妒,在对方处心积虑、设谋陷害下,被打倒了;有的人因为别人一两句是非闲话,也被人打倒了。但是,有的人却是怎么也打不倒的。什么样的人才能不被人打倒呢?  一、骨气硬的人:有的人“人穷志不穷”,做人有骨气,不肯向环境、困难屈服。有骨气的人,为人尊敬,为人信赖,为人看重,就不会被打倒。  二、耐
巴西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上派出了史上最庞大阵容:465名运动员,女选手209人,男选手256人。为了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上取得突破,巴西政府制定了“金牌计划”,力求在奖牌榜挤进前十。获得主办权巴西政府很早就展开了申奥的工作。巴西奥委会主席亚瑟·努兹曼自1995年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里约申办奥运会。巴西利亚曾角逐过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可惜在第一轮惨遭淘汰。此后,里约在2004年和2012年的申奥工
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何分类众说纷纭,但是滑冰,滑雪和雪橇三大类囊括了冬奥会的所有比赛项目。    滑冰    滑冰为冬奥会中普通体育迷知之最多的项目。除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冰球.还有以下项目:  速度滑冰  是冬奥会历史最为悠久,开展最为广泛的运动。与大多数现代体育运动相同,速度滑冰也起源于欧洲。公元10世纪,在郁金香之国荷兰,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冰刀在冰上滑行进行娱乐和比赛。1763年,英国首次举行15公
修炼体验与老师的问答(六):  学生(20180306):老师,我有个新的体感疑问不解,请老师指点。我最近几天练功启动大周天后不久,身体上半身体内和手臂的肌肉里会产生一片一片有点像被挠痒痒产生的内劲(或者让人很想打拳的内劲感),让我很想用力动一动来释放这个劲,而且这些劲一直停留在原位置上,不会随着真气的运转来运转,收功后身体体内的内劲感就会基本消失与恢复正常,手臂的内劲感要手臂用力动一动,才慢慢恢
王琛28岁的生日是今年11月17日,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在异国他乡比赛场上度过的生日是自己的人生中最难忘的,“虽然每年生日不会特意安排和组织,但是刚刚在意大利度过的这个生日,我是在努力、奋斗再加点沮丧中度过的”。  王琛的生日当天,他所在的意甲蒙扎维罗排球俱乐部打到联赛第五轮仍无胜绩,2比3不敌对手,但这支升班马俱乐部有了宝贵的积分。王琛只是上一轮首发亮相,在这场比赛中替补登场,收获2分。“我们的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龚万宽的名字,他是CBA历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罚的裁判,执法北京奥神对阵浙江万马的比赛中出现严重误判导致被罚后,从职业篮坛销声匿迹。直到前段时间佛山对北京一役裁判李平出现同类型问题,才被再次想起。在李平之前,经验丰富的王卓平和吴敏华两位裁判引起一时喧嚣,似乎也没有人因此而想起龚万宽。但在李平之后,男篮和女篮一场又一场的比赛矛盾焦点全部是裁判,这就难免让人揪心:究竟什么样的处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