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着色性干皮病中XPAC基因的无义突变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国内一A型着色性干皮病家系中XPAC基因的突变。

方法

PCR扩增XPAC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行DNA测序。针对所发现的突变以DdeⅠ内切酶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

结果

PCR结合DNA测序发现患者XPAC基因第5外显子存在异常:第631位碱基由胞嘧啶突变为胸腺嘧啶,使第211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终止密码(R211X),导致其编码的XPA蛋白缺失了C端的63个氨基酸。其父母皆为杂合子。RFLP结果证实了此突变的存在。

结论

本A型着色性干皮病家系中存在XPAC基因突变,突变致使XPA蛋白功能缺陷,DNA损伤的修复功能受损,导致临床上出现皮肤老化和癌变。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十指离断再植术后功能康复的过程和最终功能恢复结果.方法1995年7月施行十指离断再植1例,经术后3、6个月和1、3、7年的跟踪随访,根据断指再植术后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术后1年,双手综合评定等级分值达82~98分,属优,临床效果优良.结论断指受伤的机制和受伤部位、显微外科断指再植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和实施是影响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作用.方法用经食管心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对37例病人应用参附注射液前后的房室传导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参附注射液能使78.4%的受检测者房室
目的:研究复方硒酸酯多糖胶囊的质控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硒酸酯多糖胶囊中黄芪、白花蛇舌草,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硒的含量.结果:硒的线性浓度范围为 0~ 0.5μ g
目的观察根据预后因素给予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不同放射剂量患者的耐受性及疗效.方法对75例未经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如下方案入组:A组14例,脑内单一病灶、脑外无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0 Gy,10分次后缩野至残留病灶,总剂量为45 Gy,15分次;B组29例,脑内多发病灶、脑外无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9 Gy,13分次;C组32例,脑内脑外全有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0 Gy,10分次
目的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的植被特征.方法在ERDAS IMAGINE 8.5软件支持下,根据LANDSAT7 ETM图像中各波段的光谱特征,选择对植被敏感的2、3、4波段的伪彩色复合图像ETM234进行非监督分类,并通过计算分离率(TD值)对分类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将分类结果图与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矢量图重叠,提取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的植被特征,并分析钉螺在各植被中的分布.结果通过对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基因第308位G→A变异与2型糖尿病(DM)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情况.方法 (1)放射免疫法检测70例2型DM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TNF-α水平.(2)以PCR-RFLP检测TNF-α基因型.(3)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评价IR.结果 (1)2型DM组及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1.26±0.28)μg/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缺血对SD大鼠骨及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研究材料为SD大鼠骨及血管,进行冷藏缺血和常温缺血实验,缺血时间为1、2、3、4、5、6和8 h.以15%DMSO为低温保护剂,采用两步冷冻步骤,标本冷冻预处理温度:骨及动脉为-55℃,静脉为-60℃.液氮保存1周,复温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缺血8 h,冷藏组血管内皮细胞轻度肿胀,胞浆线粒体嵴稀疏或破坏.骨组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常温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