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 扎实基础 谋求创新 无私奉献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华山路上,服务面积2.2平方公里,共有17个居民区,常住人口7万多。中心建筑面积5 436平方米,下设西法华、左家宅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是2011年卫生部命名的首批“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5年长宁区成功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面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2007年长宁区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中心是上海市首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基地;2009年中心经过评审成为上海市唯一的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2010年中心被授予“上海市文明单位”,在综合服务能力上再上新的台阶。
  
  1重细节育文化
  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细节营造服务环境,在文化建设中形成自身特色并不断突破。优雅的小洋房被装点得安静、平和、精致。绿色是主色调,从隐私保护、无障碍设施 、功能分区、一次结算的服务流程等方面处处显现因地制宜的人性化设计。
  中心注重提高团队执行力,中层干部对接二、三级医院职能部门从而提升管理能级,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中心现有职工129人,其中全科执业医师30名,4名全科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师,11名公共卫生医师,注册护士38名,副主任以上医师4人,中级任职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36人。近3年引进研究生以上高学历的人才3名。
  新华始终用文化引领发展,用服务模式的创新促进服务能力和品质的提升。新华已经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文化内涵,在管理文化、环境文化、服务文化、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显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心的宝贵财富和优质资源。中心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职工最满意企事业单位”、“上海市学习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2010年是中心建院50年,中心征文汇集职工感悟和社区居民心声,以《感动新华》一书为载体,让每一位新华职工都将自己成长的故事写进这本纪念册中。从这里体现了新华这个集体对于每个人职业发展的激励和关怀。
  近年来,中心在积淀的过程中不断突破。首先,广泛的社区参与,积极协调街道、居委会、辖区单位等各方力量,构筑起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动员中的组织平台;其次,卫生资源纵向整合,区域医疗卫生协同服务的技术支撑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与医疗机构和专业机构之间的分工和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再者,从“六位一体”到“两个基本”再到“健康管理”,以综合连续为特点的服务融合度越来越高,从全科团队服务模式逐步向家庭医生制过渡,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主体越来越明确,“社区人群健康全管理”的理念已经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起来。
  
  2循需求赞满意
  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各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积极开展公共卫生项目试点。
  2011年中心年门诊量280 352人次,开放床位40张,建立家庭病床551张。同时,中心已为新华街道15岁以上居民建立核心档案52 285份,并借助“长宁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2009年,中心通过了香港源全学会的5S管理培训和认证。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素养为目标,建立起质量管控从被动到主动的路径,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延伸到每一个服务环节,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从管理延伸到服务,中心将5S管理的方法运用到健康教育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
  新华的医务人员工作积极主动,带给社区居民的服务也赢得了较好的口碑。一直以来,通过第三方评估,居民满意度总是名列前茅。中心不断搭建各种平台同社区居民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比如新春联谊会、居民群众座谈会,团队医生见面会等等,将“不满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化解和整改,让更多的居民通过建言献策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中来。
  
  3拓思路竞合力
  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1995年开始,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2007年10月通过上海市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长宁区科技成果三等奖,为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同时,加强理论研讨也成为中心扎实推进工作的重要法宝,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过程中对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社区健康人群全管理、“3-2-1+1”医疗卫生协同服务等展开理论研讨,并在相关专著中发表,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理论水平,为进一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新医改背景下,中心迎来了社区卫生发展的又一个春天,那就是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中心从优化人员组合着手,一名家庭医生配备一名社区护士,传统的医护组合结合了专业优势互补、人力成本效益最大化以及责任分工更明确等优势,家庭医生的工作效率更高了,社区护理工作得到了推动和发展,实践证明新的医护组合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2007年中心成为上海市首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社区基地,7名学员在中心完成了社区实习。2009年1月中心经过层层筛选、专家审核,最终成为上海市唯一的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承担起传播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培训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职责。中心于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分别成功举办了四期“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和“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制”全国培训班,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80多位学员参加了交流学习,获得了卫生部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党中央、国务院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作为医改工作的重心,通过成功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并以此作为又一次发展的契机,传承文化、扎实基础、谋求创新、无私发扬!
  封面人物:白朝晖,男,副主任医师,管理学硕士。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卫生部、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专家。参与编写《中国特色健康保障之路的探索—长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与经验》,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
  (收稿日期:2012-3-15)
其他文献
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金沙江路906号,有5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建筑面积4 936平方米,内设全科、中医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医技科等,核定床位60张,下设海鑫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个健康促进站,服务面积4.47平方公里内、服务人口6.1万。目前,中心在岗人员有146人,其中卫技人员129人,正高1人、副高5人、中级职称42人,研究生10人。20
期刊
上海甲状腺肿瘤正呈现日益高发趋势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权威数据证实。甲状腺肿瘤正呈现日益高发的趋势。据统计,2008年上海城市男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5.83/10万,女性发病率高达21.2/10万,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跃升至女性易发肿瘤的第五位。  (杨柯君摘编)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嘉定区农村女性乳腺癌早发现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健康信念模式,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某村全体女性居民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农村女性实施乳腺癌早发现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乳腺自我检查与年龄、媒体可及和“感知到的障碍”有关。乳腺临床检查和年龄,乳腺癌防治知识、乳腺检查资源可及性、媒体可及和职业相关。乳腺X线检查与年龄,自我感觉健康状态、家人支持、感觉到易感性相
期刊
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以信息化为支撑,具有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的新型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始终坚持以创建数字化社区为工作目标,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从智能医疗、智能管理、流程改造三个方面着手,通过 “ 健康卡”、“ 绩效卡” 实现全程管理,真正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中心遵循“建设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规范化”的发展思路,以创建数字化社区为目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1.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7-0051-02  抑郁症(depression)属心境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疲劳感、睡眠障碍、兴趣缺失、自我尊重和自信心降低、食欲缺乏、性欲低下甚至躯体疼痛等,最常见类型是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其次为心境恶劣(
期刊
围绕新医改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能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为目标,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深化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六位一体”服务,2011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05年1月,辖区面积33.81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15万,建筑面积约4 000平方米。中心设立了全科
期刊
关键词 社区 恶性肿瘤 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7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4-0040-03  为了解上海市宝山区祁连社区居民恶性肿瘤现患情况,以便更好地为祁连社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服务,我们于2012年对祁连社区恶性肿瘤患者的现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期刊
摘 要 目的:概述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应用方法、人群及局限之处以及国内外的应用现状。方法:选择2008-2011年有关资料进行综述。结果:FRAX能有效筛选出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提高治疗的干预率。结论:通过应用FRAX指导临床进行有效的治疗骨量减少和预警骨折事件的发生,达到规避骨折风险的目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可将此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在社区进行推广。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期刊
摘 要 目的:为我国药品电子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建议。方法:以南京市基本药物配送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从执行情况与实施效果两大方面对配送企业电子监管的实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进一步探讨其政策原因,最终提出政策完善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电子监管政策在基本药物配送企业中执行程度较好,但实施效果并不显著,政府和企业尚需在技术开发、人才建设、终端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基本药物 电子监管 配送企
期刊
摘 要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选择15名社区护理专家、冠心病专科医生、冠心病专病护理专家和二、三级护理管理专家为函询对象,应用德尔菲法对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2轮函询。结果: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18~0.35;建立的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包括:建立冠心病居家养老健康管理小组(包括全科医师、家庭护士和健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