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海女神戴帽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ga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尔辛基市内街道宽阔,美丽清洁,到处是苍翠的树木和如茵的草坪。市中心大街的街心花园里繁花似锦。市内建筑物风格独特,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故赫尔辛基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
  市中心的议会大厦台基高大,石柱耸立,雄伟壮观。大教堂的柱廊和大小圆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赫尔辛基火车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钟楼和大厅两旁有巨大的人像浮雕。市政府、总统府、国务院都在古城中心的广场附近。城里有许多小公园,在阳光下的公园里到处是人,因为北欧的阳光极为珍贵,人们舍不得让阳光白白浪费。街边的咖啡茶座有不少人在慢慢品饮。有些广场的利用率极高,晨间开办有“早市”,许多农妇前来出售水果、蔬菜、鱼类等各种食品。人群离去后,便有清洁车前来冲洗,洗刷得干干净净。下午3时后卖日用品的商贩们又占领了广场。7点后广场又冲选一遍。晚间这广场又成了恋人们散步的好地方了。
  
  为女神戴帽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提起哈维斯·阿曼达无人不知。她是矗立在市中心南码头广场上圆形喷池中的一尊裸体少女青铜塑像。她面向大海,一手托腮,静静地凝望着芬兰湾,被人们誉为“大海女神”。
  据说,阿曼达是本世纪初芬兰著名雕塑家维莱·瓦尔格伦在巴黎创作的。1877年,22岁的瓦尔格伦赴巴黎深造,并在那里生活了36年。身在异国他乡的艺术家对祖国一往情深,他的艺术创作也流露出这种深深的眷恋之情。1905年,50岁的瓦尔格伦以一位在巴黎求学的芬兰少女为模特,成功地雕塑出阿曼达的形象。1907年,这尊裸体少女塑像曾在巴黎展出。翌年,阿曼达便出现在芬兰首都市中心。塑像揭幕后,当地许多妇女和保守者反对在公开场所展示裸体少女形象,认为有伤大雅。但是,阿曼达端庄清秀、温柔娴雅的神态和优美流畅的线条,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一位纯情少女内心和外表的美,赢得了大学生的赞赏。在他们的保护下,阿曼达塑像一直保留在南码头广场。如今这座铜像已成了赫尔辛基的象征,不论春夏秋冬,凡到这里观光的游客都要与她合影留念。
  然而,阿曼达塑像前最热闹的日子莫过于每年4月30日的大学生戴帽节。这一天,阿曼达成了万人瞩目的中心。据说,本世纪初,一个“五一”节的前夕,一群大学生在阿曼达塑像附近的凯沃霍恩饭店里聚餐并彻夜狂欢。欢庆之余,他们突然想到伫立在寒夜中孤独的阿曼达,学生们立即从饭店买来一块台布披在阿曼达身上。一位小伙子灵机一动,从头上取下只有大学生才有资格戴的白色圆顶黑沿帽,戴在了阿曼达头上。从此之后,每年“五一”前夕的深夜里,总有大学生给阿曼达戴白帽,久而久之,便成了每年一度的固定节日。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维持社会治安,在芬兰警方的建议下,戴帽活动改在每年4月30日的下午进行。届时,赫尔辛基市中心南码头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大学生。人群中也有在不久的将来准备考大学的少年。一些风度翩翩的老者尤为引入注目,从他们随身携带的那顶洗得发旧、发黄的大学生帽可以看出,他们曾经也是大学生。
  


  自发组织起来的小乐队分散在广场的各个角落,吹奏着欢乐的乐曲,成串成串鲜艳夺目的彩色气球高高地飘荡在半空中,到处是人们的欢声笑语,整个广场和附近的街道热闹非凡,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一辆乳白色的大吊车已伸出长长的吊臂,准备给为阿曼达戴帽的大学生“架桥铺路”。以往大学生都是跳进喷水池中用水桶、长柄板刷为阿曼达洗身,然后再爬上塑像为阿曼达戴帽。从90年初开始,为了保护这尊“大海女神”铜像,启用了现代化的大型吊车来运载大学生为阿曼达净身戴帽。下午6点整,8名身穿鲜艳运动装的男女大学生围成一个圆环被吊车徐徐吊起,缓缓移送到阿曼达塑像上方。他们每人手提一只带长绳的小桶,从喷水池中打起一桶桶清水泼洒在阿曼达身上。此时,广场上的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8名大学生刚刚离去,一名手持白帽、神气十足的小伙子被吊车送到阿曼达身边。他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白色大学生帽向人们致意,就在他庄重地把白帽戴在阿曼达头上的一瞬间,广场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同一时刻将手中的白帽戴在了头上。顿时,广场上奇迹般地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与此同时,人群中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欢呼声。
  人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纷纷打开早已准备好的香槟酒,开瓶声犹如爆竹般响成一片,喷洒而出的醇香酒液好似阵阵雨点洒向人群。人们举起酒杯互相祝愿,开怀畅饮,开始了每年一度的彻夜狂欢。
  芬兰当局对于饮酒的限制极为严格,法律规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和大街上饮酒,买酒还需要专门的酒卡。但每年4月30日这一天却是例外,商店里香槟酒敞开供应。广场上。大街小巷里几乎人人手持酒杯酒瓶,有人甚至会把酒杯递到你的面前。友好地邀请你同欢共饮。不论走到那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大学生手拉着手,有节奏地摇晃着身体,咏唱着悠扬古老的民歌。还有人手持一种小喷罐,相互往身上喷洒着海绵状彩条。更多的人则随着节奏分明的乐曲跳起了迪斯科。一向憨厚沉稳、不愿外露的芬兰人,此时一改往日的内向含蓄,变得十分开朗豪爽,一瓶接一瓶地痛饮香槟,一首连一首地放声高歌,一遍又一遍地欢跳舞蹈……戴帽节的欢庆活动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
  
  激情似火的仲夏
  
  在人们的印象中芬兰人像他们所生活的城市一样整洁、静谧而又默默无闻,然而在他们宁静的外表下却有一颗激情彭湃的心。
  


  夏季是芬兰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宝贵时光。熬过既漫长又黑暗的寒冬之后,人们渴望尽情享受明媚而充裕的阳光所带来的欢乐。仲夏又是整个夏季最美妙的时刻,万物复苏,大地披绿,鲜花盛开,百鸟争鸣。
  每年6月下旬是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节,芬兰人把6月20日至24日之间的那个星期六定为仲夏节。仲夏节原是人们为纪念施洗者约翰诞辰日而举行的古老的宗教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仲夏节已渐渐失去了宗教色彩,成为庆祝光明与万物繁茂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盛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按照民间传统习俗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而首都赫尔辛基的塞乌拉岛则是欢度仲夏节的中心。
  随着人流涌过白色长桥,刚刚踏上塞乌拉岛,耸立在一块绿茵草坪上的仲夏节花柱首先映入眼帘。白色花柱杆高10多米,顶端带风车和风向标。上面扎满用五颜六色的鲜花和翠绿的树叶编成的花环。在落日余辉中,整个花柱被抹上了一层迷人的金色,引来许多人驻足观赏。据芬兰人的祖先说,花柱会给人们带来吉祥。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因此,围着花柱欢度仲夏节的传统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沿着林间小径往里走。土路两旁出现了许多富有传统特色的小手工业作坊。当地人身着各式民族服装,表演风格各异的手工艺品和食品制作,再现了古代芬兰人劳动和生活的场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用纺锤将亚麻加工成长线;能干的家庭主妇将青鱼夹在面坯中制作烤面包;心灵手巧的姑娘用简易的传统工具编织着地毯;一位教师在向孩子们示范如何用麦杆制作草编动物;民间艺人用锋利的刻刀将一段原木雕琢成风格粗犷的人像;一身农民装束的汉子将桦木劈成薄木条,娴熟地编成一个个漂亮的桦木筐篮……
  忽然间,一阵悠扬委婉的乐曲声从不远处飘来,寻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民族服装的老艺人别出心裁地用小提琴弓在一把宽锯条上进行演奏。老人左手不断地将锯片弯成不同的弧度,随着右手琴弓上下有节奏地来回拉动,从锯片上传出一种美妙独特而又悦耳动听的乐曲。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使许多人久久不愿离去。
  一片绿茵草坪上。身穿鲜艳服装的大人和孩子们正在进行各种民间游戏和比赛。有的人踩高跷。跳跳板、走木桩或用旧轮胎套圈,也有的人把双腿套在大麻袋里赛跑。最热闹的场面要属拔河比赛,素不相识的游人分成两大阵营,拉起一条又粗又长的绳子,所有参赛的男女老少都使足全身力气,齐心协力想战胜对方。可是,一旁观战的人总是同情弱者,一旦哪一方出现危机,总有好心的人自动加入弱者的队伍,使双方保持势均力敌。比赛僵持了很久,难分输赢。
  


  继续向前走了不远。一群民间艺术家正在尽兴地跳舞。女子们身穿白衬衣,外边套着色彩绚丽的竖条无袖连衣裙,头系一条丝彩带;男士们则是白衣黑裤,外罩黑坎肩,脚踏黑皮靴,显得十分英俊潇洒。热情奔放而富于跳动感的旋律和优美活泼的舞姿感染了四周的游客,人们情不自禁地陆续加入到规模越来越大的集体舞蹈中,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
  离开这令人陶醉的欢乐场面前行。只见不远处烟雾袅袅,随风飘来一阵阵诱人的香味。走近一瞧,一群大人和孩子正围着一根点燃的大树干烤香肠。尽管烟气熏得人泪眼汪汪,但他们仍旧兴致勃勃地翻动着烟火上熏烤着的香肠,直到吃上一根滚烫流油的香肠才肯罢休。
  传统婚礼是仲夏节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活动。岛上16世纪修建的古老教堂里,每年仲夏节都要为一对情侣举行盛大的结婚仪式。在男女傧相和双亲的陪同下,身披白色婚纱的新娘和身穿黑色礼服的新郎来到教堂,参加专门为他们安排的讲道仪式。随后,这对新人在人们夹道欢迎的掌声中来到小岛中央的大舞台上。婚礼圆舞曲响起,新娘新郎飘然起舞。金发碧眼的新娘手持一束玫瑰花显得格外美丽动人。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新郎也显得兴奋不已。伴随着优美的乐曲,迈着轻快的舞步,这对佳人在不停地旋转,沉浸在无比幸福的喜悦之中。
  当落日余晖映在天边时,人们纷纷涌向湖边,观看最精彩的压轴戏——点燃仲夏之夜篝火。据说,过去人们在仲夏节点篝火是为了驱除邪恶,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这种美好的祝福至今听起来仍很富有诗意。只见湖心岩石上用十几条旧木船和树枝搭成的主篝火足有十几米高,周围簇拥着许许多多富有各地特色的小篝火。晚上10点整,人们先将一堆堆小篝火点燃。不一会儿,刚刚举行过婚礼仪式的新婚夫妇乘坐一条古老的长木船来到湖心岩石的篝火旁。他们从去年在这里结为伉俪的夫妇手中接过火把,点燃了巨大的主篝火。转眼间,星星之火迅速燃开,篝火越烧越旺。火借风势窜上20米高,旧木船在熊熊烈火中渐渐显露出骨架,中天的火光映红了湖面。映照在隔岸观望的人群那张张激动而又兴奋的脸上。此时,岸边的乐队奏起热烈欢快的民间乐曲,景色之美,场面之壮观,使仲夏节庆祝活动达到了最高潮。
  太阳虽然擦着地平线落下,但仲夏夜的天边总是泛着鱼肚白。群情激昂的人们再一次随着乐曲跳起民间舞蹈,双双对对,如醉如痴,狂欢一直持续到凌晨……这时刚刚落下的太阳又会冉冉升起。
  编/杜松
其他文献
在德国的留学生活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我常常萌发出这样一个念头:何时能驾车游览繁花似锦的美丽欧洲,遍览一下向往已久的西方文化?  今年夏天,父母来德国探亲,一家人聚在了一起,其乐融融。一天,我在网上浏览到一则汽车租赁公司的广告:在周末的三天里,你可以租到半价的新车,请快来本公司。  德国人做生意,信誉是第一,绝不会做虚假广告欺骗顾客。于是,我立即带着信用卡和公证过的翻译成德文的中国驾照,找到了位于
2016年7月23日,安徽省总会计师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二届一次理事会在合肥召开,17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一致通过了王永民会长所作的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汪皆斌副会长所作的财务工作报告和许建胜副会长所作的第二届理事会筹备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王永民为会长(法定代表人)、吴建军为秘书长的新一届理事会领导集体。多年来,安徽省总会计师协会在依法办会、民主建会、服务立会、科教强会、活动兴会方面走在了
从瑞士的苏黎世到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飞机大约要飞行两个小时,大多数乘客都在安静地闭目养神。然而,事业与命运紧紧地与南斯拉夫、巴尔干连结在一起的我,却抑止不住心儿的跳动,飞机升空不到半小时,就怎么也坐不住了。一个特大的问号,不时地在脑海里闪现:在经历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野蛮的狂轰滥炸后,在异常险恶的境域里,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的南斯拉夫文友们,还有精力和财力召开一年一度的贝尔格莱德国际作家笔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