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方向•自省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赛把教师引到了正途,教师们要全力提升自身的素养。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声情并茂的朗读、端正规范的书写、身怀一技之长、扎实的课堂教学、思路敏捷的教学点评。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师们存在许多问题:很少范读课文了,只是凭借多媒体的范读(此次大赛中凡范读课文的教师,课堂教学分数都较高),我们的老师是害怕自己读得不好,害怕读错,不敢读书,长而久之,读书水平几乎丧失;由于多媒体的出现,教师们连板书也很少了,更别说什么规范的粉笔字了;没有特长,哪怕是很简单的一项技术(大赛中一位教师的板书获得满分);校内研讨课或外出上课,没有多媒体不会上课(上海卢雷老师上《火烧云》,没有课件,分数依然很高);对别人的课堂教学不敢点评,或只是说一些云雾里的话,没有重点、中心。
  我们语文教师要“自省”,我们身上还欠缺哪些,要压迫自己去学习练习。这次“素养大赛”无疑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师要苦练基本功,坚持读文章、读课文,锻炼普通话,学会快速浏览文章,立即可读;多练习板书,写好粉笔字,把这块展示自己的“招牌”擦亮;苦练一项特长,可以是书法、剪纸、配音,甚至是舞蹈、魔术……锤炼课堂教学基本功,准确把握文本,扎实教学文本内容。
  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要细致思考一下自己的课堂,你那节语文课有没有成为思品课、历史课,学生在课上学到了哪些祖国的语言文字,得到了哪些语文素养。不要让孩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会读会写是前提与基础。“写”对有些老师来说已经很奢侈了。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经常写些东西,语文教师更有必要。……自己深切的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透彻,指导就会更恰当。语文教师仅止于能读会写不足以教好语文,真正能对学生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应是适当的课堂教学行为、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师生间的交往与对话、合作与互动。
  语文教师的读、写、不同于作家和学者,在于语文教师必须是语文学者,一个语文教育研究者。其读、写活动是围绕语文教学展开的。语文教师要立足于语文学科本体。
  做一名语文教师容易,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容易。日积月累、不断锤炼,我们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片段】  师:让我们慢慢地走进课文的第一部分。请你用心去读,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是“亲人”。读书,勾画,批注,体会。  (生默读,师巡视。)  师:找到相关的句子先勾画下来,再多读几遍。  师:你这个批注很不错,句子很长可以用几个词语做点提示。  师:你勾画得不错,想想还可以写点儿什么呢?  师:这几个词和你勾画的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吗?请再考虑一下。  师:很好啊,你勾画
期刊
片段一:  师:好奇怪呀,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如此的魔力,我们快去找一找,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到马上举手示意我。呵呵,你真快,我们再找一找,好吗?我看到了你是第一个举手的,真棒。戴眼镜的小女孩儿,你来。  生:更羸是一个魏国有名的射箭手。  师: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呢?考考你。  生: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射箭能手,你的眼睛真是火眼金睛。找到了他是“射箭能手”。哎?什么是能手?哇,
期刊
杨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学一个小故事,叫什么名字?  学生:(齐答)蜜蜂引路  杨老师:认真看老师来写课题。(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蜜”)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块儿来写写“蜂”。它是什么旁的?  学生:(齐答,一边伸出手在空中比画)“虫”字旁。  杨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虫”字旁)你看看,右边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字的右边一样?(在黑板上写出“蜂”的右边)  (学生分别答“蚂蚁”的“蚁”和“丰
期刊
一    金秋丹桂香,  古城人倍忙。  七彩语文七色花,  已是朵朵芳。     专家亲指点,  前辈送期望。  倍受鼓舞求发展,  豪情永回荡。    二    六朝古都地,  金陵帝王洲,  各省才俊齐聚首,  南北共交流。     无意来争艳,  偶得非所求,  七彩语文七彩梦,  编织始今秋。
期刊
六朝古都地,七彩语文杯。  各省名师聚,专家评委集。  听说读写艺,专业素养提。  此行多收益,凤凰共来仪。
期刊
【片段1】  师板书:童年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往事,大家回忆一下,童年的你都做过哪些有意的事呢?  生:有一年清明节,我去爸爸的老家和爸爸一起在泥岸边捉蟛蜞。  生:去年下大雪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  师:相信这些童年趣事都会永远珍藏在你们的心底。当然,每一个人对于童年的记忆都是不一样的,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英,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的城南渡过的,所以她对童年的所有回忆都
期刊
回首这次大赛,感触良多!纵观赛场,可谓如下打油诗一首:    才艺展示,百花齐放。  赛后点评,锦上添花。  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大赛历练,妙不可言!
期刊
也许,是年龄大了容易怀旧的缘故,看着演示着的、幻灯似的、五颜六色的多媒体语文课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总觉着头晕!我并不是不相信“信息技术会引起教育的革命”,更不会怀疑“教育信息化可以带动教育现代化”,但是,我以为还有一个长长的过程。而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似乎还不能,也不应该抛弃我们的传统教育手段。在人们纷纷成为教育信息技术“发烧友”的时候,我却更加怀念儿时的语文老师板书,因为我坚定地认为那也
期刊
一、 关于多样化学校语文课程的理性思考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校的语文课程,如何根据《课标》提出的有关语文教育新理念,来进行改革呢?我们认为必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小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特点和语文学科的性
期刊
难忘那100多个起早贪黑准备大赛的日子,那真是一种幸福的煎熬,我痛并快乐着;重温那些在南京参加比赛的时刻,新课改,新理念,抛开浮华的新课堂,如晨风清新扑面而来,我收获并思考着。  大赛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奖杯和证书,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的收获,我是选手,也是求知若渴的“学生”,汗水与泪水交织后,饱尝喜悦,我——感言满怀!    一、感悟    1.“课堂教学,谱写和谐”(注重师生平等互助);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