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规律及施工控制

来源 :广东公路交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ery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广东省龙川-怀集公路TJ20标段沿线相关路基工程地质状况,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法及换填加固法两种方案对公路软土路基进行加固处理.针对加固后的软土路基进行沉降监测,以荷载试验验证两种公路软土路基处治方案的加固效果,分别得出其沉降变化情况及各方案对应的适用场景.验证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加固方案适用于路基软土3.0~9.5m厚度的路段,换填加固方案可实现就地取材,适用于路基软土在3m以下厚度的路段;换填加固方案总体沉降量中以软土部分沉降量为主,换填土沉降量相对较小;水泥搅拌桩加固方案处治后的软土路基沉降量与软土压缩特性及含水率直接相关,表现为先快后慢,前45d沉降量可达总量的50%;两种加固方案均能确保处治后的软土路基具备足够的路基承载力.
其他文献
为研究龙门换流站特高压柔性直流阀厅不同空调送回风方案下的温度场、风速场分布,明确特高压柔性直流阀厅的空调系统送回风方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比下送上回和侧送下回2种送回风方案,对阀厅内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特征截面温度场和风速场的分析,发现采用下送上回式方案,阀厅温度场、风速场更为均匀,能最为有效地降低发热阀体表面温度;因此,对于特高压柔性直流阀厅空调系统,采用下送上回空调送回风方案更为合理.特高压柔性直流高
为明确新规范中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验算时各参数对设计指标的影响规律,选取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采用公路路面设计程序系统HPDS2017进行基于材料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底基层疲劳寿命次数随面层模量的增加而波动,随基层模量、土基模量、面层厚度和底基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底基层模量的增加而减小.沥青层永久变形量随上中面层模量和上面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下面层和基层模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底基层模量、土基模量和基层厚度的变化无明显变化.相关结论可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验算提供参考.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与地表材质发生显著变化,城市高温风险上升.如何科学评估高温风险,制定气候适应性规划策略,对人居环境健康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即“LCZ”)框架,以亚热带高密度城市深圳为研究区域,对规划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与互联网新兴数据进行整合和量化分析,建立全市范围的LCZ分类地图、LCZ城市形态指标数据集、人群聚集度数据集及地图兴趣点数据集;以LCZ数据集为信息基础,量化高温风险的危险性、暴露度和脆弱性,得出高温风险
为了研究青豫直流工程投运后,青海海南换流站接地极入地电流对青海地区交流电网直流偏磁的影响,通过分析直流偏磁对交流电网的影响机理,以青海海南换流站接地极实测土壤电阻率及青海交流电网结构为基础,建立仿真模型对直流偏磁进行计算分析,并与换流站调试期间的交流电网直流偏磁的实测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变压器与接地极距离是影响直流偏磁幅值的主要因素.青豫直流工程单极大地运行期间,对于直流偏磁超过控制值10%以上的变压器,应重点关注单极大地运行期间,是否出现变压器噪音明显增加、振动或局部过热等现象,并据此判断是否采取
高速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隧道结构稳定与运营安全.以云梧高速公路石牙山隧道火灾事故为例,提出了系统性的隧道灾后检测流程,探明了火灾对隧道结构及内部设施的损伤情况.检测结果显示,火灾主要影响段拱圈衬砌砼存在剥离,最大深度为40mm;衬砌厚度与强度均受影响,但仍满足设计要求;衬砌结构未出现结构侵限,火灾影响总体可控.同时,基于FLAC3D软件探讨了火灾对既有隧道的影响规律,评价了灾后受损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拱部剥离达到10cm的工况下,拱顶沉降为4.07mm、结构最大压应力为12.61M
针对多站融合规划配置过程中未全面考虑储能电池健康状态和寿命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站融合场景的光伏储能(以下简称“光储”)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分析多站融合的运行模式;然后采用雨流计数法计算复杂充放电过程中储能的充放电深度,并构建储能循环寿命和健康状态的变化模型;接着以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为目标,构建光储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提出多站融合场景下的光储协调运行控制策略;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配置方法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计及储能寿命特性和健康状态的配置策略,能够综合考虑储能的充放电深度和储能寿命、储能
为满足烟气超低排放的要求,采用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技术对某钢铁企业自备电厂燃用副产煤气的燃气锅炉进行环保改造.基于半干法脱硫原理,结合钢铁企业燃气锅炉的运行特点,对设计方案和运行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如采用更大容量的再循环烟道、改进锅炉零压点控制方案、提高脱硫出口烟温控制值、采用粉煤灰作为流化床建床原料等.改造完成后,在一般运行工况、性能考核工况及多种燃料混合工况下,SO2排放质量浓度(标准状态)均能控制在35 mg/m3以内,脱硫效率可达8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满足超低排放要求,验证了该套脱硫系
依托广州市长洲立交B匝道桥1#独柱墩加固工程,制作了4个推出试件,研究由螺栓连接的钢-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将试验值与各国规范和相关文献公式进行对比,并对钢托梁结构螺栓连接进行承载能力验算.推出试验分析了钢-混凝土界面不同处理方式、群钉效应的影响,根据推出试件的抗剪极限荷载、钢-混凝土之间相对位移等数据,绘制了荷载-位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界面采用刷胶处理(环氧树脂)和灌注苏博特Ⅱ号(环氧砂浆)均能大幅度提高试件的界面抗剪极限承载能力,其极限承载能力约为不做界面处理试件的145%.但采用钢-混凝土
在真空灭弧室中,真空间隙和瓷壳沿面是2个并联的绝缘系统,任何一个发生击穿,都会导致真空灭弧室绝缘失效.真空灭弧室瓷壳沿面场强的大小是影响真空灭弧室绝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仿真分析真空灭弧室瓷壳沿面场强,以确定屏蔽罩的最佳尺寸.通过电场仿真分析,得到72.5 kV真空灭弧室用屏蔽罩零件的最佳尺寸为:端屏蔽罩长度为53 mm,端屏蔽罩端部卷边直径为105 mm,主屏蔽罩长度为208 mm,主屏蔽罩端部卷边直径为114 mm.应用ANSYS仿真软件对72.5 kV真空灭弧室进行电场仿真优化分析,并对其在不同开
覆冰在线监测主要为以称重法为主的力学测量方法,而称重法广泛应用于直线塔架空导线上,针对直线塔架空地线的研究还不足.为研究覆冰在线监测中直线塔架空线路等值覆冰厚度计算模型在地线上的有效性,采取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在大高差大档差、大高差、大档差、非大高差非大档差4种工况下均匀覆冰时架空地线悬垂串的受力和偏斜角大小,并验证直线塔架空线路等值覆冰厚度模型在地线上的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在5 mm均匀覆冰时,在大高差大档差工况下等值覆冰厚度计算结果误差达到最大,绝对误差为-1.71 mm,相对误差为-35.3%,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