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改变观念仍需再提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保证,肩负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任,真正是任重而道远。然而,回顾过去的小学教育,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发表见解的机会,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教育要改革,观念必须更新。可是,教育改革已经多年,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育法规也已颁布多年,以上的这种教育现状又改变了多少?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旧的教育思想、旧的教育观念、旧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那么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复学习,彻底明确新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反复学习新课标,明确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深入探究,透彻掌握新理念
  
  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发展教学、优化教学。因此,应给出时间,给出内容,经常不断地、深入有序地引领教师探究,透彻明了地掌握新理念。
  
  三、不断实践,坚决改变旧观念
  
  1、应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输出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单向输出”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关系,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发展。
  2、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学生逐渐厌学,以至不学。面对课改,解读新课标,思考新理念,实践新课程,我们要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要把“教会学生知识”转为“教会学生学习”,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真正做到授学生以“渔”。我们要牢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道理,在课堂上要真正践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对孩子的五个解放:要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多给学生一些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创造。要让学生冲破传统课堂的樊笼,还孩子天真、活泼的个性,让孩子尽情地翱翔于课堂之中。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思考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4、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常常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有的教师教了几十年书,上过几千节课,似乎觉得自己形成了定型化的教学模式,但要问他的教学特色有哪些,又很难说清,这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现状。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形成教学个性。这里的创新主要指:一是教材要“活化”,教师要深加工,形成新思想;二是教法要“优化”,寻找最优化、最能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三是个性要“异化”,遵循教学规律,进行创新和突破,力求变异。
  
  四、乐于学习,更好地适应新挑战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育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适应未来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如下两点:
  1、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掌握必要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信息知识,未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把学生培养成“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知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以新的知识信息开启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贮存、加工、筛选、创新信息的能力,并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手段,正确指导学生检索信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只有能熟练地操作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才能胜任未来的教育工作。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使自身不断完善。教师不仅是专家,更应该是杂家。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知识,还需掌握许多其它知识,以适应综合化趋势。以往的那种“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说法显然已很不适合,教师必须是“自来水”,永不停流,永不枯竭。
其他文献
【摘 要】发挥教师作用、明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方案、提升课程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关键。文章从实践角度将核心素养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建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框架与方案,以期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  借助地方、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以核心素养为着力点建设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兼顾学
期刊
一、前言    青少年是青春期开始的年龄,一般女孩在10岁左右开始,17岁左右结束;男孩一般在12岁前后开始,22岁左右结束。在这个时期体格生长加速,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长知识最关键的时期。  在青春期发育期的学生,无论在营养知识、饮食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学生的营养知识偏差,不了解各种营养素的功用,不清楚吃零食、暴饮暴食对身体的害处,因此会导致其饮食上的偏差。而
期刊
【摘 要】单元教学思想于19世纪末产生,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国内开始逐渐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对“单元”概念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研究者从教材编写的单元角度思考,通过单元内重组和单元间重整,以横纵两种方法重组教材单元内容,以起到重建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容量,搭建学习支架,推动学生课堂学习进程的作用。然后再通过横纵交错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以教结构、用结构的
期刊
【摘要】“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课堂教学必须走向深度教学,教师是践行深度教学的关键,需在课堂中精准定位。文章通过实践案例,从深度教学的执行与引领者、深度课堂的设计与发起者、深度活动的策划与推进者、深度评价的设置与实施者四个维度,对高中思政教师在深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探析,以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深度教学;高中思政教师;角色定位  高中思政课作为活动型德育课程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纳入课程目标,并提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研究者在分析一道数学高考模拟题中学生的得分情况、题目背景、解法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解题教学活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三个教学思考:解题思维障碍的突破、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运算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解法探究;活动经验;运算素养;思维障碍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
期刊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寄宿制学校快速发展起来,已经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方向。然而和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一样,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利也有弊。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一线教学工作的实际,浅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有其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广大农民依靠勤劳和科技逐步实现了小康生活,有能力增加对
期刊
课堂教学的精彩究竟源于何种因素,真可谓是众说纷纭、各有所见。有人说,精彩源于课前精心的预设;有人说,精彩源于课中灵动的生成;有人说,精彩源于教师对教材深入的钻研与独特的取舍;有人说,精彩源于师生默契的配合与智慧的启迪……我认为这些说法皆言之有理,但又都不那么贴切,应该有一种更为确切的因素,那就是自信——师生共同展现的自信!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人物,自身必须具备强烈的自信。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过
期刊
摘 要:基于中小学实际教学条件,改良网络化教学普遍操作规程,文章探索了适合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网络化教学实际实施方法和流程。  关键词:网络化 信息技术 教学 整合    “网络教育资源广义讲是指支撑网络教育的三项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基础和资源基础;狭义讲是指能通过网络环境下获取、开放的教育信息源。”  “网络教育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
期刊
摘 要:本文秉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遵照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拓展延伸作了一定的实践研究,旨在深入理解课标理念、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成长的气息、绽放智慧的花朵。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有效教学 整合资源 探究迁移 有效拓展延伸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各地的中考试卷作为指挥棒也日趋体
期刊
摘 要:大学语文类课程在提高学生以下职业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等。要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老师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加大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增强教学效果;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