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相互关系、形成条件与培养路径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运动能力是基础,健康行为是关键,体育品德是保证。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无法脱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情景与学生状态等条件。体育课堂教学具有追求实效的体能发展、因材施教的技能学习、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和重在激发的运动兴趣,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路径。
其他文献
2019年7月5日-8日,第四届全国身体运动功能教学指导培训班暨青少年体质发展研讨会期间,广州市教育局主办、荔湾区教育局承办了广州市“一校一品”学校体育特色展示活动。参加
摘 要:作为健康行为核心素养的表现之一,《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所提出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涵盖了锻炼意识、锻炼习惯、作为从意识到习惯中介变量的锻炼行为这三个方面。其中,锻炼意识是人作为锻炼主体对锻炼活动的自觉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具有先导性、主体性、变动性的特征;锻炼习惯是个体在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体现出的一种综合性的固定模式,具有自觉性、稳定性、持久性的特征;在锻炼意识
摘 要:技战术运用是运动能力的直观表现、综合反映和上层境界,也是运动认知的重要内容。建立“学以致用”和“以用致学”双向教学思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技能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创设发展技战术运用能力的情景等,是培养学生技战术运用能力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技战术;运用;运动能力;情景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4-0014-03 
摘 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于2018年9月正式实施,一线教师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探索。笔者在研读新课标过程中,对“学业质量”这部分内容产生了许多疑惑,在反复“追问”与“追求”过程中,学业质量渐渐清晰起来,也发现学业质量的提出确实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一线教师认真研读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台,标志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迎来新的转型期。本文分析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核心素养内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教学实施建议,促进《课标》中各个水平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家环保节能政策及要求,充分体现“互联网+”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用能,推进工厂自动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我们根据公司安排自行
关键词:校园足球;师资培训;送教到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6-0010-01  由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近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举行。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过遴选的100名体育教师参加了培训。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