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的产业链可在供求关系引导下自行恢复

来源 :中外会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第二外國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刘大可指出,当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长期存在时,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逐步恢复正常,而不是简单停止。会展活动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有效运转的平台和“润滑剂”,更需要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序重启,而不是长期受到限制。并且,会展产业是投资贸易、文体交流、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众多领域高度相关,会展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由其功能决定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会因疫情影响而下降。“当然,受疫情影响,会展活动的数量和产业规模短期内都会受到明显冲击,出现大幅缩水。”刘大可说。
  谈及疫情对产业链的影响,刘大可认为,疫情期间的确出现了很多小微会展服务企业倒闭的现象,从而导致一些会展活动在恢复举办过程中出现了服务供应商短缺问题,但这绝不意味着疫情对整个会展产业会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产业链受损只是疫情冲击下的短暂现象。从长期来看,会展产业链一定能够在供求关系的引导下自行修复。会展产业链之所以在疫情冲击中出现断裂,进而出现会展活动恢复过程中服务供给不畅问题,从根本上看,主要是因为当前会展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会展服务企业规模不大,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
  在此次疫情中,一些场馆改造成“方舱医院”成为会展业履行公共职能的范例。对此,刘大可认为,对现代化城市而言,场馆本来就应该成为服务城市综合发展的公共空间。在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期间,场馆成为服务投资贸易、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大型集会的场所。在社会经济特殊运行时期,场馆应成为缓解城市压力、提供公共救助的临时场所。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等场馆设施被临时改造为“方舱医院”,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事实上,在水灾、地震等情况下,会展场馆同样可以成为非常有用的灾民安置场所。为此,刘大可建议,未来场馆的设计建造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场馆的多重功能,既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常规运行的需要,而且在社会经济出现突发冲击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城市运行“缓冲器”的功能。
  在新常态下,与线上会展、平面宣传、社交媒体宣传等其他媒介相比,以高人流量、“面对面”、时间短为特点的实体展会,应该突出哪些独特优势?例如,展览会是应该继续强调贸易成交和现场交流的传统功能,还是有新增重要功能?对于这个问题,刘大可强调了两点:
  首先,功能就是价值,展览会的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展览会的本质功能就是为企业拓展市场服务的,如果削弱了这个功能,展览会存在的必要性就会受到冲击。当然,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的形式可能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例如,早期的展览会获取订单是最重要的价值,而今天,展会价值的表现肯定更加多元化,如品牌的推广、客户的引流等等。
  其次,要提升客户体验,要在服务上做足文章。线上会展、平面宣传、社交媒体宣传等与传统展会在功能上存在竞争,但是共同的缺陷是缺乏现场的体验感。实体展览在客户体验方面做得越好,在与线上平台竞争中的相对优势也就越大。
其他文献
7月28日,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换届选举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上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情况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以及《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章程(修改草案)》、协会会费收取和管理办法。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协会新一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监事长、秘书长。  北辰会展集团总经理、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魏明乾当选为新一任理事长,振威展览股份董事长张学山、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赵鸥、北
期刊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唐贵发《中外会展》:目前场馆如何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在防疫工作中做了哪些调整和动作?  唐贵发:这个春节会展业的同行过得都不轻松,我们每天关心疫情防控的新闻报道,在家通过视频会议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布置防疫工作。从1月24日(除夕当天)起,我们对整个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红线内采取了准封闭式管理,进出登记、人员测温、每日消毒一样也不能少。  正是因为我们
期刊
2020对于各行业来说注定是特殊的一年。疫情不仅打乱了原有的发展节奏,甚至改变了很多行业固有的模式和规律。对于会展业来说,在疫情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成为每个会展人的必修课。  疫情带来的社交阻碍成为限制会展活动的枷锁。尽管国内疫情早已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时不时零星爆发的疫情仍让各地政府胆战心惊,始终不敢放松对大型活动的管控。尽管中央已有多个文件明确可以举办必要会展活动,但是开始办展的城市仍然只局限在
期刊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会长郑智表示,疫情对全人类的生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伤害。而会展业作为整个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桥梁与平台,受到重大冲击和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会展业作为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重要的展示、沟通、交流平台,其地位不会动摇,但会展的形态可能会做一些调整。但不管形式如何变化,会展业在人類生活当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会改变的。  关于疫情是否对会展业产生不可逆影响,
期刊
当前,疫情成为行业必须面对的新常态。随着疫情的反复,越来越多的展会项目延期乃至停办,这对会展行业的影响将不仅仅体现在經济损失方面。2020年全年展览数量及体量大规模下滑已成定局,展览拉动经济、刺激消费的功能被削弱。国家级重大会展活动取消,“主场外交”也暂时失去用武之地……但是,整体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那么,在“新常态”下,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交往中扮演的角色是否会发生变化?会展活动本身是否会
期刊
“全球疫情愈演愈烈,世界经济遭受重创。我国有幸最早挣脱,率先进入了逐步恢复的上行通道。”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教授/博导张敏表示,然而空前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对会展业提出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安全复业有序化的严格要求。会展业要想走出停摆困境,必须全面落实工作重点新定位,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常态化、复业有序化。为此,7月3日商务、公安、卫健三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有序化前提下,充分发
期刊
黄彪  疫情发生后,灵通展览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快速行动,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黄彪及公司各部门管理者快速建立联动防控机制,科学规范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严格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面对疫情的肆虐,灵通展览第一时间做出了延期复工的决定,并针对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采用全体管理人员上互联网班(即在家办公)的新模式,继续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微信、电话、视频、邮件等多种沟通形式及时响
期刊
機械汽车展览联合会名誉会长张效林表示,今年1月下旬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并迅速扩散,导致国内外会展项目先后停摆,或取消或延期。整个会展业都遭到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一些中小会展企业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会展产业链可谓是瞬间停顿。企业长时间无项目(包括出展项目)可做,无现金入账,办公室、厂房租金、办公成本、员工工资的压力使得企业的生存难以为继,不少企业已经关门歇业。这种情况不但造成了就业岗位的减少,更令人
期刊
王翔  王翔表示,对于广大会展企业而言,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只有各项支出,没有收入,而且企业规模越大压力越大。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疫情过去后,各延期展会可以尽快开展。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延期展会积压太多,展馆很可能会缩减展会搭建时间和撤展时间。如此一来,如果现场施工监管不力就容易引發施工安全。  王翔认为,展会时间越紧张就越要监管,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欧马腾会展旗下“0事故安无虞”的审图监理产品,能
期刊
荀恩來  目前整个经济大环境受疫情影响巨大,各行各业复工程度、复工时间差异不一,造成服务性行业很难跟上其他行业的节奏。四川时代天竞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代天竞”)目前主要的困难就是企业自身的工作节奏因此被打乱,对工作影响比较大。  荀恩来认为,对于服务性行业而言,本次疫情对服务个人的行业影响相对较小,对服务企业的行业影响相对更大。例如很多企业现在都提倡在家办公,原本的办公场所大部分是实行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