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汉语语法教学,助力学生语文学习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cxi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课堂基本难见语法教学,因为基础教育阶段降低了对语法知识学习的要求。也正因此,当今中学生普遍不懂语法,不了解词的功能,不明白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以致考试中不懂判断病句,阅读中不理解句子的含义,不能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等等。笔者就这些现象谈谈补充汉语语法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帮助。
  关键词:汉语语法;语文学习;课堂教学
  近二十年来,语文的基础教学已经谈化了语法知识的教学。这让学生不再为学习晦涩的语法而痛苦,也让教师不再为教授语法而犯难,仿佛给师生“减负”了,但是语法“减负”的背后是喜是忧呢?学生不会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不会翻译文言文,不理解现代文阅读的句子含义,不能准确、流畅的表情达意。也许有人认为不学语法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可笔者认为,任何的学习,包括语法知识的学习,都是不能以功利为目的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汉字汉语专题研讨”的学习目标与内容里提到:“就汉字或汉语的某一问题,加以归纳、梳理,训练学生从应用中观察语言文字现象和总结规律的综合分析能力,旨在加深学生对汉字、汉语的理性认识”。[1]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必修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与汉字、汉语有关的某些问题”“验证汉字汉语的理论规律,例如汉字的表意性质、汉语的韵律特点、词汇意义的系统性”等。而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应该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也应该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中适时地给学生补上语法这一课,这不单单只为了考试而教授语法知识,而是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语文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粗谈一下学习汉语语法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帮助的想法。
  一、补充汉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高中语文学习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不论是在阅读还是写作中,都十分需要扎实的语言知识来把握文章内涵、表达思想感情。汉语语法与高中生的口语沟通、书面表达有着密切关系,语法是词汇、短语、语句等语言单位的基础结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补充汉语语法教学十分有必要。第一,语法知识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语法的语言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语言学习中最高境界并非掌握语言形式,而是通过掌握语言形式来实现语言交际。但是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表述不清、语无伦次的情况,而学习汉语语法知识,就能够改善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准确、流畅的表达。第二,语法知识是分析病句的关键。近几年来,病句解析在高中语文各类考试中频频出現,解析这类题目的重点就是对语句进行语法分析,找出语句中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对语句成分以及成分之间的搭配进行分析,以便找出语句病因,从而进行正确解答。因此,汉语语法知识的学习是病句解析的重要基础,学生需要深入掌握。第三,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中语法知识点较多,很多学生往往无法精准掌握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名词使动用法、判断句、倒装句等,从而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了畏难心理。因此,十分有必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汉语语法教学,学习详细而系统的语法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更加准确、更加深入的掌握文言文,从而领悟作者的深刻思想。
  二、补充汉语语法教学,辅助学生语文学习
  首先,补上汉语语法一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小学到高中,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学生经过十二载的中小学学习,仿佛都会听、说、读、写,然而听说的效果如何,读写的能力怎样,其实还是存在差异的,特别是海南的学生。海南是一个移民省份,也是方言及其复杂的省份,受方言影响,海南人的语言表达大都不够规范,比如海南人想表达“我先去吃饭”,却说“我去吃饭先”。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的角度上说,“我去吃饭先”这句话是不规范的表达,也是不规范的普通话。“我”是主语,“去吃饭”是连谓短语作谓语成分,“先”位于谓语动词“去”的前面,应该作状语。如果海南的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现代汉语语法,就不会出现类似这样不规范的表达了。因为语法里涵盖了词的分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划分,还有句子的语气、语体色彩等知识,只有正确地学习了现代汉语语法,才能够准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也才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并有助于当地普通话的推广。
  当前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任务也写入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一线语文老师热情饱满地积极探究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但是,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够很好掌握语法知识,阅读和理解一篇文章尚且困难,那么还何谈进行整本书阅读呢?当然,不是否认学生无法读完整本书,而是学生不能够很准确的理解书中句子的深刻意思,甚至无法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考试中,试题的阅读量加大,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因此,掌握语法知识不管是对学生的表情达意,还是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其二,补上汉语语法一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中提到:“梳理所有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3]如果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读不懂文言词义,不会翻译文言句子,就根本没法梳理这些文言知识点。学习文言文,对于语音、语法、词汇的知识,都应该学习,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语法,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文言字词和古汉语的一般规律。而要掌握文言文的一般规律,首先要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有的语文老师通常给学生教授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比如断句方法、句式方法、翻译技巧等,但换了一篇文言文,学生仍然出错。为啥方法也学了,还是做不对题呢?究其原因,没有掌握汉语语法知识是原因之一。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其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是文言文翻译题里的得分点。为了给学生打好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教学文言文前,总要花些时间给学生补上汉语语法知识。如文言文倒装句式,这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如果学生掌握了汉语词的分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就可以参照现代汉语特点和一般规律来翻译文言句式。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个句子里的“利”“强”都是形容词,在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中,作定语成分。依据汉语语法规律,定语常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这在古汉语中称作“定语后置”。由此“利”修饰“爪牙”,“强”修饰“筋骨”,分别译为“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再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句中“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介词“于”+ 偏正短语“稽山阴之兰亭”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位于动词“会”的后面。依据汉语语法规律,状语修饰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称作“状语后置”。   学生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了解各成分的用法,再以现代汉语作为参照系,这样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因此,在中学阶段,教师应该系统地给学生补充相应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其三,补上汉语语法一课,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2019年海南高考语文考试大纲》(2019年版)的“表达应用”模块里主要包括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其中辨析并修改病句、变换句式、压缩语段、标点符号等内容均涉及到汉语语法知识。例如2017年(浙江高考)病句题A选项:“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这道题考查的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题中“大型客机”与“标志性工程”搭配不当,“大型客机”是一种运输工具,不是一项工程,不能打造成“标志性工程”,应该将“标志性工程”改为“运输工具”。再如2017年(浙江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第3小题B选项的【乙】句子:“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这道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根据汉语语法的修饰关系可知,【乙】句中“不管达到临界值”和“超过人类智能总和”都是修饰“奇点时刻”,因此“不管达到临界值”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不管是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还是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都需要借助汉语语法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如果学生掌握一定的汉语语法知识,那么这类语言文字运用题就可以很准确地作出判断。
  其四,学习并掌握汉语语法,不仅仅有助于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英语的学习。高三第一轮复习刚开始,我和英语老师都遇到一个共同的困惑:学生不懂语法知识,复习中困难重重。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學习语法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而汉语和英语都是语言类学科,均有其共性之处。比如词的语法功能,“她的篮子”,代词“她”充当定语修饰成分,修饰、限制了“篮子”,说明篮子是“她”的,不是“他”的,也不是“我”的。在英语里,“her basket”,这个“her”是一个物主代词,同样修饰了“basket”。显然,如果学生掌握了汉语语法知识,明白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那么也就能够理解“her basket”的用法,因为在英语里,名词前有其他修饰词时,前面不用冠词。
  给学生补讲汉语语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高三学生借助语法知识来提高各模块的复习能力。后来,我和英语老师商量决定,我先从汉语的词类着手,给学生补充汉语语法知识,之后英语老师再讲解英语语法知识。我俩相互配合,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事实证明,经过半个月的汉语语法讲授,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英语与语文相通的语法知识。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语法知识的教学。虽然早在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界提出了“语法教学内容要简化,要降低,考试时少考或不考”的主张,语法知识几乎淡出课堂教学,但是在当今高考语文试题中仍然涉及到语法的运用,而且在提升和规范学生表达能力方面也更显语法的重要性。因此,不管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我们应该给学生补上汉语语法这一课。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4] 《2019年海南高考语文考试大纲》(2019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背景、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以至于形成个性化学习形式。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在生本理念下,运用阶梯式教学方式,可以满足不同階梯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显著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教师先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诉求等分成不同的阶梯,再根据不同阶梯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阶梯,让不同阶梯学生完成难易不同的学习任务,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为不同阶梯学生提供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考的改革,不仅是对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改变与挑战,更是对芊芊学子的挑战和机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对高中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高中生形成思想政治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广大高中政治教师应在新高考改革的基础上,颠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并对新改革内容进行补充调整,更好的为高中生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使高中生更好更快的适应新高考改革
期刊
摘 要: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作文教学按图索骥,沉溺于模仿应试佳作的套路,重形式,轻内容,忽视了学生作文基本素养和品质的培养,将考场作文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标尺,写作教学逐渐演变为单一的考场作文教学,久而久之,我们的写作课堂逐渐变得单一、沉闷、乏味。学生失去了写作“源头活水”,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渴望创作的兴趣荡然无存,最终导致我们的写作教学僵化和模
期刊
摘 要:菊花是我国的名花,近年来随着园艺事业和菊花文化的发展,为菊花的栽培、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市场。本论文借助课题研究和师生的课外实验开展,探究了光照时间对组织培养菊花开花率的影响,实验中利用人工控制光周期,控制组培培养瓶内菊花的开花时间和开花率。通过大量实践操作,获得初步成果。  关键词:组织培养;光周期;开花率  菊花是我国的名花,近年来随着园艺事业和菊花文化的发展,为菊花的栽培、应用开拓了广阔
期刊
摘 要: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一直都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数学作为贯穿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决定着学生的未来选择,是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而高中数学由于其重要地位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对高中数学学科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将分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
期刊
摘 要:高中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并完成相关作业。其中思政学科是高中教育重要组成,在高考文科中也占据较多分值。传统教学方式和布置作业内容过于单一,并未充分考虑学生学情,以致于学生以应付心态完成作业,不仅没有高效理解和掌握思政知识,一定程度也对该学科产生厌烦心理。基于精准教学下的思政课堂要求教师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理念,布置差异化作业,促使学生高效巩固复习课堂所学新知,提高思政教学效率和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其对整个教育行业所造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这其中高中地理教学也颇受教育改革影响,不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从表面上看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改下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新课改在实际的高中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不乏有教师教学方式的问题,还有学生主体性不够突出等問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从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期间,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多压力和负担,教师不得不选择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教学时间全倾注于理论知识的传递,而学生长期在高强度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违背了寓教于乐的学习宗旨。因此,教师不应片面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情况,更应该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然而,现阶段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并不乐观,其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灌输式教
期刊
摘 要: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教育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当代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大多数进行的都是基础知识传授,课堂形式非常的单一,但是很难将知识传授这个环节做得更加的好,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一些。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很多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得到了推广,并且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比如说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这种问题导学法可以很有效的吸引学
期刊
摘 要:对于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函数概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函数概念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在学生进行函数概念构建的时候,学生会从自身的感性认识逐渐转化为理性认识,这样就能对函数概念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从而让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在教师进行函数概念教学的时候,相比于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它的教学效果更需要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配合,只有拥有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生才能对函数概念有更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