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锚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5例,男21例,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锚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35~78岁,平均63.5岁.病程1.6~18年,平均3.6年.3节段18例,4节段7例.20例合并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均有颈脊髓受压症状,JOA评分3~11分,平均6.7±2.2分.均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开门节段均为C3 ~C7,均采用锚定钉固定,固定节段为C3、C5、C7.结果:锚定钉均顺利置入,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100~500ml,平均200ml,无脊髓损伤、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有颈肩部疼痛,给予对症处理2个月后疼痛消失.术后随访0.5~2.5年,平均1.9年,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0~16分,平均13.8±1.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改善率为(68.1±7.5)%,优良率为88%.X线片检查显示颈椎曲度基本正常,椎管中矢状径与椎体中矢状径比值平均为1.2,锚钉无松动,无颈椎不稳及关门.结论: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应用锚定钉固定开窗椎板方法简单可靠,可避免“关门”,临床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以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早期胃癌336例中的复发性早期胃癌12例为研
目的采用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自噬,观察其对顺铂(DDP)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自噬在DDP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
目的 开展单一切口下的腓浅神经与腓骨短肌联合活体组织检查,通过回顾相关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联合活体组织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共15例患者,女性7例,男性8例,年龄14 ~7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L-myc和H-ras的多态性以及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浙江省嘉善
对浙江苍南矾矿废弃地的土壤基质特殊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废弃地土壤以砂土为主,通气透水性能好,蓄水量少而蒸发失水强,抗旱力弱,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低,酸性强,有机质含量
目的 评估山羊髂内动脉或腹主动脉阻断后髂内动脉压力的变化,为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动脉出血合理选择阻断动脉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共选择5只山羊,分别按以下方法测量髂内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大鼠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和急性排斥反应(AR)中作用.方法 建立同种大鼠原位小肠移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鼠分为4组.移植对照组、左旋
目的 研究家族成员中反复腹痛和无反复腹痛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DQA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方法 应用胶体金标免疫渗滤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个反复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技术在老年患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390例(年龄≥65岁)接受治疗性ERCP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瑞芬太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小脑发生发育过程中的凋亡蛋白caspase 3表达变化,探讨小脑发生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印迹对胚龄(E)12、14、16、18、20 d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