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青年十万兵 远征开启青年学生从军运动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3年下半年以后,中国驻印和入缅作战远征军的作战极为艰苦,缺员很多。而与英军协同作战中,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普遍存在着外语交流与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这些因素,决定了只有知识青年从军才能适应战场上的变化与需要。时任中国战区副参谋长的美军少将魏德迈,多次对蒋介石及军政部官员提及中国士兵素质问题,他批评道:“国民党政府征来的兵,首先是肚皮吃不饱,有的人骨瘦如柴,素质不佳;一般下级官员又缺少文化,不能掌握新式武器。”
  为弥补兵源不足状况,改善兵源质量,迅速提高军队战斗力,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定以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员为骨干,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军。
  1942年10月,为号召青年学生服役,蒋介石通电全国:“查征兵开始,六载于兹,所征壮丁多系目不识丁之文盲。其知识分子之学生,多未予以征集。因之士兵素质低劣,影响抗战甚大。更以各地学校收容超过学龄之学生,几为壮丁避役之渊薮。役政推行。尤多滞碍。兹特通令各级学校之兵役适龄学生,自三十二年一月起,一律依法抽签,按序征召。依其强度,配服役务,不得予以缓役。”
  这一讲话,可以视为是国民政府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先声。随后,兵役署以蒋介石讲话为指导。对《兵役法》提出了修改案。1943年3月,国民政府立法院公布新的《兵役法》,扩大了征兵范围。缩小了缓役者范围;鼓励青年学生参军,规定学生服役期间保留学籍,使得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消除了对学籍的顾虑。
  1943年,陈诚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官,他要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其补充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兵源。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命令四川省军管区各县市选送300名知识青年补充驻印军,要求如期如数完成。
  四川军管区随即派参谋长徐思平出巡川北各师管区宣传和督导。11月11日,徐思平到达绵阳,13日召集士绅、机关、法团及大中学生演讲。听者无不慷慨激昂,当晚即有绵阳中学学生邱永森等15人到徐思平驻地,表示愿服兵役并呈具誓词,这是青年学生志愿从军运动的开端。
  1月15日,徐思平在三台县出席东北大学纪念周,要求青年学生自动服兵役。当场即有男生15名,女生4名申请参军。16日,徐思平又召集中学以上学生2000余人讲演,当场又有男生200余人。女生30余人请缨。一些女生因被徐思平婉谢,竟痛哭流涕地质问:“爱国无分男女,女子何以不能抗战杀敌?”当晚,徐思平再应学生之请在东北大学礼堂作讲演,参加者为三台县机关、法团首长,及该校教授、学生等800余人,外来中学生等2000余人。讲演结束后,国立十八中学女生林霖等30人泣请从军,坚不可却。青年学生的慷慨激情,被三台县政府官员视为改进役政的基础。决心扩展成果。
  20日,针对学生从军热潮日渐高涨,县政府按师管区规定成立了远征军新兵大队,同日起举行体格检查,由师管区军医室、县卫生院及联合医院各院长,率同医官十余人主持。截至12月7日止,参加体检学生共631名,计录取213名。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摘自《中国近代史研究期刊》)
其他文献
1948年秋,中共中央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为了把三大战役搬上银幕,八一电影制片厂从1986年始历时五年拍摄完成《大决战》。该片公映后,获得上下普遍的欢迎,在海外也产生了良好反响。邓小平满意地说:“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这部巨片是如何诞生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求真求精写剧本全国“海选”演员    早在1950年代,八一电
期刊
2009年2月6日,刘原进行的镍含量化验结果显示,他体内的镍含量已达到93,6个单位。在卫生部网站,不少网友发帖讲述自己装上镍铬烤瓷牙后身体出现的各种不良症状。    他肾脏本没有问题。然而,2006年底,他却被告知患上了慢性肾炎,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他偶然看到一篇美国医学论文,称镍铬合金会导致肾病,才猛然惊觉,原来问题来自牙齿。  2004年和2005年,他先后安装了两颗镍铬烤瓷牙。
期刊
1956年3月我从印度奉调回国,任国防部外事处长,与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有过多次接触。    彭总对外国人不卑不亢    我记得,第一次走上国防部五楼去见彭总,在门外喊了几声报告无应声。我刚转身要走,门开了,门内站着彭总。我立即向他敬礼,念了一串报告词。他“嗯”一声,回到他办公桌前坐定,问道:“朱开印,你在国民党军队干过吗?”  我说:“没有呀!”以为他要审查一下我的历史。  他说:“没当过国民党
期刊
毛泽东讲话时,历来不喜欢别人做笔记,更不喜欢录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曾两次批评录音工作,后来被称为“秘密录音”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四人帮”一伙把所谓“秘密录音”问题炒得沸沸扬扬,篡改为骇人听闻的“秘密窃听”,不仅是强加在当时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头上的一大罪状,还在全国范围内株连了一大批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秘密窃听”一案得到彻底平反。  上个世纪90年代,杨尚昆撰写
期刊
大规模的全国学雷锋活动已经过去40多年了。今天重温当年那轰轰烈烈的动人一幕,还原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历史细节,对我们了解学习雷锋活动的历史全貌是有益的。    雷锋生前为什么没有被提干    雷锋生前就是一位模范的共产党员,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全军学习的先进典型。按照他的贡献和影响,早应该提升为部队干部,可是为什么直到牺牲前还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呢?  1961年2月25日,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员
期刊
高官女儿垂青,搅乱清华学子心    2008年底,正在清华大学读研的许永刚好不得意,连走路都有些飘飘然。  他没想到。自己平凡的人生,竟会发生如此神奇的逆转,那些原本难以触摸的大人物,因着一个女人对他的垂青,此刻已是触手可及。许永刚仿佛看见,幸运的大门已缓缓打开,那门后,是他多年梦寐以求的生活……  这一切,都要从一场聚会开始。  这年圣诞节,许永刚应同学郑伟之邀,参加了校内的一个牌局,来的人大多
期刊
“妈妈,对不起,我不能陪你。我死后,把我的肝移植到爸爸身体里,救爸爸!”2009年2月3日中午,在江苏省无锡人民医院ICU急救观察室前,一个惊魂未定的中年女人拿着女儿的绝笔书,泪干声哑,目光呆滞……原来,为救治肝癌晚期生命垂危的父亲,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陈婧毅然选择自杀。想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父亲的生命。    极端的孝心,少女竟然自杀捐肝救父    崔兰家住无锡清名桥一个狭窄的弄巷里,丈夫陈建军是无锡
期刊
尽管这世界无奇不有,但你可能想象不到。一个画家拿自己已经成年的23岁的亲生女儿作为裸体模特,并将画作公之于众。这件你想不到的事,恰恰就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位在此之前名不见经传的重庆画家,一时之间成为焦点,鲜花和臭鸡蛋,一并向他飞去;掌声和唾沫。也是此起彼伏。    艰难的寻访——“难听的议论”吓退了“神女”    今年1月18日,也就是首届重庆黄桷坪国际艺术节开幕次日。来自德阳的李壮平父女格外引人
期刊
这是一支被有意无意地遗忘了60多年的中国军队。如果不是因为一部热播剧。相信绝大多数人仍然不会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么一支惊天地、泣鬼神的军队。这就是67年前首支抗击日军于国境之外的中国远征军。  眼下正在四大卫视热播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讲述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撤退期间的故事。该剧第一次触及了在中缅边境抗战的中国远征军这个较为敏感的话题。第一次远征军以惨败告终,10万中国军人中的6万人永远
期刊
老百姓在保险公司买下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原以为今后一旦生了大病,有了可靠的经济保障。殊不知,部分重大疾病保险合同设立了繁杂而令人迷惑的“门槛”,经常让投保人落入“投保易,获赔难”的陷阱。日前,曾当过4年保险业务员的王字(化名)透露重大疾病保险合同中部分条款的“潜规则”,提醒大家购买此类“保死不保生”的保险时擦亮眼睛。    合同条款“门槛”重重    “我在保险公司做了4年业务员,陆续接了一批重大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