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出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7606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数字出版的飞速发展开始于1995年,在2000年之后,随着个人PC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出版经历了一个飞跃。跟国内数字出版发展轨迹不同的是,国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且发达的拨号上网阶段。在流量受限的情况下,完善而多元的基于文本的网络服务成为主体。这些奠定了西方国家数字出版的坚实基础,尤其是英国和美国。
  反观我国,互联网真正走向大众,是从2005年前后宽带普及开始的。在此之前的十几年中,我国互联网是绝对的精英媒体和小众媒体。而宽带的到来,将互联网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内从文本媒体转化为多媒体,从精英媒体转化为大众媒体。由于缺乏一个从精英到大众的过渡时期,在我国互联网服务中,知识含量和知识服务的比重很小,而影音多媒体、网络游戏、大众社区很快成为了主角。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立足于思想传播、文化传承,基于文本形式的数字出版在前些年始终处在被边缘化。
  当然,语境的因素并不是我国数字出版滞后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出版社的运营体制和赢利模式,造成了很多单位靠教材维系、以炒作发财、不思进取。另一方面,数字出版的最佳赢利点在学术图书和专业图书,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像专业内容市场,缺乏系统开发和完善运营。像部委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和科技出版社在内的国内科技出版体系,在开发专业图书和学术图书方面远远逊于西方同行。我们没有世界一流的学者、世界一流的学术出版商和世界一流的学术专著,跟我国出版业长年以来“靠教材,重通俗,轻专业”的文化有直接关系。
  这些深层次因素,决定了当我国出版业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缩短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的时候,处在一种先天不足的状态。而这种先天不足加之急功近利,很容易引发一场大跃进。从这两年如火如荼的数字出版发展来看,很多潜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第一,商业模式简单重复。纵观国内各大出版集团的数字出版战略,真正具有创意性、前瞻性的模式几乎没有。所有的商业模式,不是照搬西方同行,就是互相克隆,大同小异。如此下去,数字出版领域的重复建设将非常严重,一方面浪费了国家资源,另一方面使本来就处于落后地位的我国数字出版业更加落后。
  第二,发展数字出版的思路老套。数字出版从本质来讲是文化创意产业。在西方,数字出版的主体一方面是各大出版巨头,另一方面是千千万万个中小企业,他们有活力,有创造性,有激情,有专业背景。可以说,整个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是创意和中小企业成功的历史。违背这个规律,一味通过出版集团,大型化平台垄断资源来发展数字出版,恐怕会扼杀整个行业的创造性和活力。
  第三,产品定义没有突破。从理论上讲,信息时代出版社的角色是信息服务商,或者说知识咨询者,虽然很多出版集团的老总在讲话里开始引用这个观点。但是在战略运营上,却丝毫体现不出这些理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数字出版时代,我们对于产品的定义依然是“图书”,而不是信息。我们对产品的理解依然是一个商品,而不是服务。如果这种理念继续下去,我国的数字出版只能是数字化的传统出版,而不是数字时代的出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进步和生产资料的极大丰富,人均寿命持续增加,病人的护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提高康复护理床等医疗器械的生产效率,满足医疗行业市场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TSP1)在表现为难治性癫痫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在表现为难治性癫痫的FCD患者及其正常人群中TSP1的表达差异,从而明确TSP1所致FCD癫痫发生的致病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FCD患者。并收集2017
近年来,仲裁裁决侵害仲裁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案件频发,维护仲裁第三人合法权益已成为当今仲裁制度的主要完善方向。保障仲裁第三人撤销权的有效实施,其目的在于给仲裁第三人在遭受不良仲裁行为侵害时,提供一条有效的救济途径,同时也体现着仲裁以及仲裁裁决公平正义理念的要求。但是其中也存在诸多困境与阻挠,首先,仲裁第三人对仲裁裁决的撤销权缺乏法律的依据以及制度的保障;其次,撤销权的实现缺乏程序性保障;再次,仲裁第三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地)委、市政府(行署)的正确领导下,衡水人民不畏艰难,战天斗地,实现了今天的发展与繁荣。$$第一产业不断巩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基础地位不断巩固。上
报纸
伴随着船舶大型化的趋势,一旦发生船舶灭失等事故,势必造成保险公司的巨额赔付。目前国内保险行业对于船舶风险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方法,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在船舶领域,国内外专家们对于综合安全评估法应用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很多船公司也应用了这一方法,但是在船舶保险中应用实例还比较少,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在船舶保险领域中应用综合安全评估法,能科学合理评价船舶在各种情况下的风险状况,
1918年,谷崎润一郎曾到中国旅行了两个月,并有意寻访中国文坛的新兴作家,最后竟一无所获,失望地回到了日本。1926年1月,谷崎第二次造访上海。这时的文坛气象已与8年前迥然不同了。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