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淋巴管瘤四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是由一些与淋巴系统不连通的淋巴组织起源的良性肿瘤,是一种先天性病变,每12000个出生者中发生1例[1].可分为: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囊状淋巴管瘤3种类型,常常发生在颈部或肩部.发生在小肠的淋巴管瘤极为罕见,我院自1988-2006年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阻塞性黄疸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重要临床特征,而阻塞性黄疸将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肝功能异常及各种营养素的代谢紊乱。另一方面,近年肝门部胆管癌手术范围的扩大势必加重机体的代谢紊乱。因此,进行恰当、有效的营养支持,对于改善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十分重要。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讨IL-6-634C/G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估此基因多态性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IL-6浓度的影响。
期刊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组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
期刊
期刊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婴幼儿多见,但有20%在成人发病[1].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41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肝门部胆管癌占肝外胆管癌的50%以上,起病隐匿,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选择,而实现无瘤切缘的根治性切除(R0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期刊
动脉瘤的诊疗是血管外科的难点与重点之一.尽管血管外科诊疗技术近年来已获重大进展,危重繁难的动脉瘤病例仍屡见不鲜.所谓难治性动脉瘤,主要是指累及重要血管、侵袭主要脏器、局部解剖复杂、瘤体巨大、病灶多发、合并感染、趋于破裂或已经破裂、并存内瘘及复杂内科疾患等情况的动脉瘤,现对其治疗原则与经验加以论述。
期刊
患者女,75岁.因上腹部饱胀、疼痛伴间歇性呕吐1个月入院.近1个月体重下降3 kg.其胞弟因患胃癌去世.查体:剑突下饱满,可扪及一肿块,边界不清,局部深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期刊
我们研究脂质体LipfectamineTM Reagent介导c-myc ASODN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胃癌MKN45细胞增殖、凋亡及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治疗胃癌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总结腹壁硬纤维瘤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0-2005年诊治86例腹壁硬纤维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和随访结果 ,分析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本病的发生原因可能与损伤、内分泌失调及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等因素有关.86例均以腹壁肿块为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腹壁的实性、质硬,边界不甚清楚的肿块.CT显示为密度偏高均匀一致的周界不甚清楚的实质性肿块.此肿瘤的特点为浸润性生长,少有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