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阿扁叶蜂发生规律及其飞机喷药防治初报

来源 :陕西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阿扁叶蜂是目前商洛市油松林主要食叶害虫,严重威胁油松林的生长质量和森林资源安全。本文通过对商洛市松阿扁叶蜂的发生规律、危害现状进行多年设点监测,连续三年采用贝尔B-7140型直升飞机超低容量喷洒"噻虫啉+白僵菌"防治松阿扁叶蜂,防治面积累计2.2万hm^2。结果表明,飞机防治能有效遏制松阿扁叶蜂对油松林的为害,选用"噻虫啉"和"白僵菌"环保农药进行防治,平均虫口减退率96%以上,平均防治效果在95%以上,防治成本大幅下降,省时省力,防效显著。
其他文献
昆虫长期进化而形成一套复杂、敏感的气味识别和鉴定系统,可在充满气味的自然环境中准确寻找食物、寻找同种异性交配、在合适的场所产卵繁衍后代以及逃避天敌等等,这种气味物
以不同分布区域的思茅松标准木为基础数据,对思茅松活立木材积进行分析处理,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思茅松活立木材积与胸径、树高的回归方程为V=0.00023004×D^(2.077
2014-2016年大荔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查出林业有害生物245种,其中虫害181种,病害38种,有害植物24种,鼠害1种,兔害1种,查出天敌29种,基本查清了大荔县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
采取典型样地采样和实验室经典测试方法,对凤县花椒园0~20、20~40cm层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凤县花椒园0~40cm土层有机质、速效氮、磷、钾
为了明晰新近发现的一种瘿蚊对杨树锈病的控制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室内繁育和形态学研究,记述了该瘿蚊不同虫态的形态学特征,确定其为双翅目瘿蚊科的锈菌瘿蚊M
利用他人已有研究成果和保护区观测资料,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内羚牛种群分布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区内羚牛种群的分布范围在逐渐扩大。自1998年以来,羚
通过对兰州市南北两山不同海拔、坡向天然生长的红砂种群进行样地调查,结果表明:各坡向的红砂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从阳坡到阴坡呈现出均匀到聚集的变化趋势;红砂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指出了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进行日常活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所存
选取栓皮栎林、油松林、混交林、灌木林等主要林地类型的165个土壤采样点,研究了伏牛山区陶湾流域林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型。结果表明:0~20cm深度,栓皮栎林、油松林、混交林、灌木林SOC密度平均为7.92,8.42,8.14和9.67kg·m-2,灌木林与栓皮栎林、油松林、混交林SOC密度差异显著(P<0.05),4类植被类型SOC密度值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0~20cm
油松在陕西华山分布很广,为估算古树年龄,采集了不同海拔油松胸高处、西南向的枝条,运用WindendroTM 2005a年轮分析仪测定了油松枝条圆盘的年轮数。结果表明:枝条的直径与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