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部分二级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来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sat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河南省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河南省部分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河南省微生物联盟统一检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依据CLSI-M1002019年版判读.结果 收集2019年1—12月河南省部分二级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菌株45643株,革兰阳性菌占21.2%,革兰阴性菌占78.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6%、36.9%和43.8%.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均≤1.9%.肠杆菌目中除肺炎克雷伯菌外,其他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依然保持着高度敏感性,大多数菌属的耐药率均<12%;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0.3%和20.1%,不同区域耐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南省二级医院门急诊标本送检率低,无菌体液标本占比少.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且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迫切需要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高送检意识,防止耐药菌株院内传播.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胃肠穿孔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个体化预测胃肠穿孔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12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170例行胃肠穿孔手术治疗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筛选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生伤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个体化预测胃肠穿孔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列线图模型.结果 手术时长≥2 h(OR=3.317,95%CI:1.272~8.649)、手术切口未冲洗(OR=6.129,95%CI:1.197
皮疽诺卡菌是一种需氧丝状分枝杆菌,为选择性细胞内寄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土壤、腐烂树叶中,根据16S rRNA 基因鉴定,发现目前有54个亚种与医学相关,常见的有星形诺卡菌(Nocardia asteroids)、巴西诺卡菌(N.brasiliensis)、脓肿诺卡菌(N.abscessus)、盖尔森基兴诺卡菌(N.cyriacigeorgica)、鼻疽诺卡菌(N.farcinica)等,可通过皮肤、吸入、消化道等方式进入机体,从而引起致病,目前认为最常受累部位为肺或者皮肤 [1],由于其引起肺部感
目的 基于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优化不同肝功能患者在念珠菌感染时米卡芬净的给药方案.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米卡芬净PK参数和念珠菌药敏数据,应用蒙特卡罗模拟获取不同肝功能患者的达标概率及累积反应分数.结果 对于不同肝功能患者,米卡芬净在给药剂量为100 mg/d时对热带念珠菌效果良好,对光滑念珠菌、克鲁斯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效果较差,对白念珠菌效果受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较大,在肝功能正常患者中效果较好,当患者存在中度及重度肝功能不全时治疗效果较差.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念珠菌以及不同程度肝功
目的 分析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形成与抗菌药物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从2019年1—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痤疮患者皮损处分离、鉴定获得44株痤疮丙酸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8年标准判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菌株分为红霉素耐药株、克林霉素耐药株、克林霉素-红霉素双重耐药株.体外培养至96 h及120 h,结晶紫染色检测生物膜生物量(D570 nm)、刃天青染色检测生物膜内活菌数量(560Ex/590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结构.结果 培养至96
目的 了解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获得KPC-2型碳青霉烯酶后对细菌毒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3株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野生株(hvKP)作为实验菌株并调查其临床信息,采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分型及ST分型等.采用过表达实验将blaKPC-2克隆至pHSG396质粒并转化至hvKP野生株构建blaKPC-2转化株,采用血清抵抗试验和生物膜实验比较hvKP野生株和blaKPC-2转化株对血清中杀菌物质的抵抗能力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低速度离心沉降实验及糖醛酸测定比较二者黏液性及荚膜多糖含量,荧
暴发性紫癜(purpura fulminans)是一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极端血栓性亚型,临床主要特征是微血管血栓形成引起皮肤坏死,最典型的是累及四肢和手指 [1-5].罕见的和具有潜在致残威胁生命的暴发性紫癜通常分为三种临床类型:先天型(新生儿常见,由于先天缺乏蛋白C、蛋白S或抗凝血酶Ⅲ);特发型(极为罕见,由消耗蛋白质活性的自身抗体引起);急性感染型(成人最常见,严重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发症)[1].脑膜炎奈瑟菌是婴儿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成人常见的病原菌是链球菌 [6].全层皮肤和软组织广泛坏死的患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血液病患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诊断困难,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因此早期及时诊断对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关键.本文报道1例HIV阴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出现急性发热、两肺弥漫性磨玻璃影进展快,最终经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诊断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并予以抗真菌治疗后救治成功,为临床医师对HIV阴性血液病患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治提供参考.
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68岁.因“房颤迷宫术后3个月,起搏器术后2个月,囊袋红肿2 d”于2019年7月6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4年,服用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一般.患者3个月前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持续性房颤”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全麻下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左心耳缝扎术、三尖瓣成形术及房颤射频迷宫手术.2个月前因头晕、黑朦入我院心内科治疗.于2019年5月10日行双腔起搏器安置术,植入双电极,过程顺利,出院时囊袋愈合良好.5月24日出现囊袋肿胀再次入院,
目的 了解血液病患者产毒艰难梭菌无症状定植和感染的流行状况,探讨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3年3—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病房新住院患者进行7个月的前瞻性研究,追踪收集患者的粪便标本.在患者入院48 h内、每周以及随时发生腹泻时收集粪便标本;采用富集芽孢法对粪便标本进行厌氧培养筛选艰难梭菌,对分离得到的艰难梭菌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基因(tcdA和tcdB)、二元毒素基因(cdtA和cdtB)及16S rDNA基因,同时进行核糖体分型,筛选鉴定是否存在027型高产毒株.结果
目的 探讨贫血是否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雷神山医院58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及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水平分为入院贫血组、住院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三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入院实验室参数及临床结果等指标差异;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评估COVID-19患者死亡事件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583例COVID-19患者中,281例(48.2%)入院时合并贫血,52例(8.9%)住院期间新发贫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