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108例临床观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6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临床观察的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08例,心功能为(NYHA)Ⅱ—Ⅳ级,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54例,显效3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6%;对照组54例,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3.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治疗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两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方法 将42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20例)行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B组(22例)行传统气管切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 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操作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感染率低.结论 经皮穿刺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其发生率达6%,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DSA技术是有创检查,具有操作相对复杂,重复性差,受病情因素限制等较多不足之处。而颅脑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操作简单、
目的 研究FEC化疗方案对p53依赖的凋亡上调调控因子(PUMA)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影响.方法 选择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癌组织标本30例,设为化疗前组(A组);A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过程中所取癌组织标本30例设为化疗后组(B组);乳腺增生病变20例设为对照组(C组).采用RT-PCR法检测三组乳腺标本中PUMA mRNA的表达;采用统计学分析A、B、C三组PUMA mRNA的表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