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坐姿知多少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w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人对坐姿很有讲究,因为它是礼仪的一个方面。贾谊在《新书·容经》里是这样规范坐姿的:“坐以经立之容,(h9ng,胫骨上部,股骨下部)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经坐 又称危坐,两腿并膝着地,而后臀部贴着脚后跟,挺直腰板,目光平视。这是古人标准有礼的坐姿。如西汉时大夫宋忠、贾谊,有一次听卜者讲解卜筮,由于这位学识渊博的卜者侃侃而谈,二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于是“猎缨正襟危坐”。这四种坐姿的区别在于头部是平,还是微俯,是仰,还是低头。视线落点的不同,分别对应四种坐姿。
  跽坐 双膝接地,但臀股与双足跟保持一定距离,而且挺身直腰。跽坐就是跪坐,由坐而跽,多是表示敬意或被对方所震动,或表示警惕。如在那次杀机四伏的鸿门宴上,樊哙带剑拥盾撞仆卫士入内,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项羽震惊于樊哙闯帐,心生警惕,所以才“按剑而跽”。
  趺坐 双足交叠,盘腿而坐,类似佛教中修禅者。《礼·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雕题是文脸,交趾注曰“足相向”。
  箕坐 两腿分开平伸,上身与腿成直角,形似簸箕。如有他人在场而取箕踞的坐姿,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遂,“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反映了荆轲对秦王的蔑视。
  侍坐 陪坐在宴席间地位较低的座位上。侍坐一方面表示不敢与尊长平起平坐,另一方面也含有恭候调遣、随时奔走效力的意思。如《鸿门宴》中“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胡坐 臀部坐在凳子(椅子)上,大腿与躯干成直角,小腿与大腿成直角,脚着地与小腿成直角。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是少数民族使用的椅子等坐具传入中原,当时人称为“胡坐”,但很快为汉民族所采用,专家称之为“垂足坐”,这就是今天常见的坐姿。
其他文献
期刊
针对目前国内中型煤粉炉运行效率偏低的问题 ,通过详细推导 ,得到了送风量改变时锅炉热效率变化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固态排渣煤粉炉运行优化主导因素法。为验证该方
那是12年前的秋天,我在北京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刚经历过情感的挫折,一个人东一头西一趟地在外面跑着,似乎只有这样不停地游荡,才能冲淡那无着落的茫然.那次,我从黑龙江的密山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作为“悲剧中之悲剧”的《红楼梦》中,有着既平凡又特殊的两个人物——尤二姐和尤三姐.红楼二尤,人们向来更偏爱尤三姐,尤二姐几乎是被人所忽视的,即便提到,也多是以其软弱
本文由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之说出发,认为辛格短篇小说《掘墓人》中的主人公门德尔的一生就是圣化的一生。这一点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一、遵守上帝的戒律;二、实践至圣的生
摘要: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观念信仰系统的一种艺术语言的解释,也是民族民俗活动的一种行为表现在功能,它兼具实用与观赏工艺上,它运用雕刻、绘画及印刷等诸技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中国民间美术的瑰宝,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高密扑灰年画年被确认为我国首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本文从色彩方面对杨家埠木版年画与高密扑灰年画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其艺术价值内涵。  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密扑灰年画
《仪礼·聘礼》曰:“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可见动辄大礼厚礼,其实是极其不“礼”的。  《论语·阳货》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孔子看来,玉帛钟鼓,只是礼乐的一种载体,一种物质形态,他更看重的是这种物质形态所承载的道德与礼制,这才是他要“克己复礼”之“礼”。  在人际关系中,物质形态的“礼”,是情义的一种载体,但“礼轻情意重”,人们看重的是“情意”。礼重了,伤的或许正
随着金融危机的日益加剧,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政府改革的影响,09届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哪里有危机,哪里就有机遇,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笔者经过研究,
目的 观察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焦湿热兼证的发生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对152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及81例中青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总结老年肺部感染中焦湿热兼证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