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my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C语言课程特点及当前的教学现状,结合案例教学本身的优势,对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从而为其在C语言教学中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C语言 案例教学 探索
  【基金项目】2013年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究”(编号2013B23)资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39-01
  1.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上是所有高等院校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平台课程,在众多的程序设计语言中,之所以C语言能够受到大家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其语法结构简洁精妙,写出的程序代码高效,还因为它能够深入到系统底层,进行底层硬件的编程,并且可以和汇编语言进行很好地融合。所以说,C语言是横跨软、硬件两个层面的且很实用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这足以显示其在程序设计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教好、学好《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使学生切实掌握它,并具有相当的编程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就成为了许多教师、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而案例教学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教学方法,它能很好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衔接[1,2]。
  2.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它一直是被作为商业、法律和医学领域职业培训的基本教学模式。后来,案例教学逐渐地被运用到教育中来,涵盖了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领域[3]。
  案例教学重在案例,没有案例,也就谈不上案例教学了。对于案例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阐述,含义基本相同,只是各有侧重[4]。
  首先是情境说。该观点认为,案例就是有关某种情境的描述。Brown等人认为:知识与活动是不可分离的,活动不是学习与认知的辅助手段,它是学习整体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学习者在情景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景性的。其次是事件说。认为案例本身就是事件,但并非所有事件都能成为案例,成为案例的事件应具备代表性,应与时俱进,能引人思考,使学习者对该事件所引发的问题进行较细致深入地探讨和分析,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或采取某种行动方案。再次是故事说。该观点认为,案例是包含有情节、冲突等众多要素在内的故事。它以较丰富的表述形式,向人们描述具有典型行为、思想和感情在内的故事。
  综上所述所谓案例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知识点展开,以事例为载体,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的事务描述。而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相关知识点的具体案例,宏观上把控教学秩序,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探讨等活动,使他们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参与。
  3.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3.1课程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任务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语法知识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熟练使用开发工具,具有应用C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就是围绕合适的案例,配以相应的教学情境,旨在锻炼、培养、加强学生的编程应用能力。采用案例进行教学具有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在设置的案例情境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从而提升自我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从课程任务的能力培养与技能发展来看,案例教学是比较适宜的。
  3.2课程内容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它既要求学习者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求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考虑到C语言这门课程基本上学生走入大学校门所接触到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可以说学生是在毫无计算机程序设计知识背景的前提下来学习的,如果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讲下来,学生要完全理解这些概念是相当困难的,且易挫伤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改为从案例入手,通过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模仿,在实际应用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和概念的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所以从课程内容而言,案例教学是适用的。
  3.3授课对象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人员大多为高校或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从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可以看出该教学模式需要学生通过案例自主学习和探索分析,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情境,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故而,从教学对象来看是能够运用的。
  3.4授课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教学基本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理论教学阶段,主要是围绕相关知识点,以呈现案例的方式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深层探讨与挖掘,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步入实践环节的教学,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为上机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上机过程教师应耐心指导,以便发现学生中存在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这既是对理论教学有益的补充,同时也丰富了案例素材,也便于更有效的归纳总结,为下一次的授课奠定基础。所以,从授课方式上看,是适用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
  4.结论
  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学习者技术能力的提升,自主认知及反思能力的加强和师生间、学生间的集体合作精神的锻炼等。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元惠,高占国,杨静.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3):209-211
  [2]詹自胜.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06
  [3]许立新.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4]袁媛.VB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与VB案例程序库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该研究建立了间接ELISA法检测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Ts)血清中抗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s)抗体的检测方法.以盐析法从健康鳖血清中提取γ球蛋白质免疫新西兰
【摘要】职业教育既是满足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之一。本文主要将模具专业教学实践与高职教学改革相联系,探讨了高职模具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 模具专业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25-02  高职教育机构是专门针对生产
试验旨在通过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规律的研究,为人工调控产后母牛的早期排卵和卵巢周期、防治生殖机能障碍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奶牛繁殖效率。 试验在乌鲁木齐农垦乳业
【摘要】分布式电源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经济的发电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其结构为单电源、放射状,配电网的继电保护是以此结构为基础设计运行的。本文以分布式电源经逆变并网为研究对象,介绍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的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对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 并网保护 逆变器并网 保护逻辑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从2003年开始,精品课程建设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0 个年头。精品课程的建设在探索中前行,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局限,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促使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因而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共享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年后的今天,对如何正确理解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索实现精品课程的科学途径,对确保精品课程的顺利进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精品课
该实验研究了PRRS病毒BJ-4株体内外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PAM)数量及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从免疫学角度探讨该毒株感染对靶细胞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与呼吸道局部免疫防御变化
钠氢离子交换蛋白(NHE)是广泛存在于细胞膜的跨膜蛋白,具有pHi调定点,决定胞内pHi水平,对细胞内外环境稳态,细胞行为调节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组织损伤具有密切关系。NHE的9个同
食欲素作为下丘脑重要的神经肽,在生殖器官和脑部各区域广泛投射进而调节生命活动。食欲素受体在生殖系统中有表达,下丘脑食欲素和卵巢的E2有相互影响、相互具有正、负反馈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