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并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新颖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等手段,达到预期的历史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学 方法探讨
  
  改变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主题鲜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时代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21世纪,我们倍感任重而道远,可以肯定未来世纪的竞争会更激烈,未来对人才的要求会更高,怎样培养高素质、智能型人才已很迫切地摆在我们老师的面前。所以,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要求,可以说势在必行。在这一点上,美国走得较快,1991年布什总统签发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包括历史在内五门学科。1993年克林顿政府颁布《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令》明确要在教育上建立世界水平的标准,其中也有历史,(引自《历史教学》99.1)美国作为世界超一流强国尚且重视历史为其所用,更何况我们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呢?1999年初江泽民总书记也提到“……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和世界其它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光明日报》1999.2)所以,我们更应肩负时代民族重托,为历史教学改革尽一份力。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几点尝试
  要构建多渠道教学组织形式,首先要弄清楚它的含义,一指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不应只是在课堂,还可包括课外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古迹、名胜等;二指老师传授知识的渠道多样,使课堂上既有老师的讲述,又有学生的自学讨论,既有具体历史知识的传授,又有思维训练,这样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多角度接受历史知识和信息。在此,我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和尝试。
  1、新课导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
  在学习《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和新航路开辟》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当你们走进新教学大楼时一定看到了墙上的两幅地图。”这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于是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关注老师下一句话,此时老师接着问:“靠左手边的世界地图上有美洲吗?”“有”尽管是异口同声,但仍不知老师的用意。老师再顺势说:“古代世界地图上是没有这块大陆的,只有在新航路开辟后才发现美洲。”“学生会由疑较思,新航路是在什么背景下,由什么人开辟的?它的开辟带来了什么影响?”于是,老师很快切入正题,学生也迅速进入角色。由身边的事物导入新课有一个好处,即学生易接受且较感兴趣。
  2、历史情景模拟法
  历史是过去的人和事,时空距离较远,要让今天的人们尤其是十几岁的初中生去理解,是比较难的,更不用说运用。如果能通过模拟历史情景再现过去,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这对于学生的记忆、理解、掌握大有好处,如学习“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事件时,我自制了一幅世界地图让四位同学依次上台模拟四位航海家,边演示航线边以“我”的视角看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更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以哥伦布为例,学生在展示航线的时候,就要有意强调:“我先后到达了东方的印度和日本。”台下的同学立即意识到他说错了,作为老师顺势借题发挥:“哥伦布造成了什么历史误会,没带回黄金是否说明哥伦布的航行没有价值呢?”从而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该记住的“发现美洲”也记得特别牢。可以说,通过模拟历史情景,学生不仅主动参与了学习,而且在老师精心营造的历史氛围中,轻松获得知识,提高了能力。
  3、借助网络,再现历史
  教学《新中国的成立》时,课前准备了:1、七届二中全会、国旗、国徽、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把资料归类保存在博客里2、自制聊天场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②《歌唱祖国》。再如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清明上河图》投影出来,比看课文的图片效果要好得多。
  得体的语言,恰如其分的感情抒发,辅之以形象的自制图片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4、自学讨论方法
  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历史现象包罗万象,何为对,何为错它不会主动呈现在你面前,只有学中问,问中学,才能辩出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所以用自学加合作讨论就能解决许多历史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发挥讨论的作用呢?我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老师设疑要巧: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争,才会有论,如初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中我让学生讨论:假如赤壁之战发生在北方,还会出现三国鼎立局面吗?由于这段历史学生们都比较熟悉,所以不仅能从主观原因,客观因素上找根据,有的还能从曹操个人品质、军事战略、用人等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又如在学习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夺时,我让学生们自学后谈谈:假如是中国人开辟新航路会有这些后果吗?学生们争论得非常激烈,有的说不会:因为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没有去掠夺,相反带给当地人的是友好和支持;有的说有可能: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就曾打到了欧洲,争论到后来,同学们甚至涉及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等,可见老师巧妙的设疑往往能激起学生思想的涟漪,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阅读、归纳、讨论的过程,实际就是书本知识逐渐向个人知识结构转化的过程。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思维会呈发散状、多次训练,即可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②老师要善“导”
  学生能否活跃起来,真正进入讨论状态,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问题,引和不引,效果大不一样。如学习“西、葡殖民掠夺时”很多学生会很自然地倾向于坏的后果,因为书上描述殖民罪恶的比较多,这时老师须引导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他们以坏的一面表现出来时,是否也隐含了好的因素呢?欧洲在古代比亚洲落后,可现在呢?让学生对比古今,拓宽视野,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不是以个人经验或情感出发,当学生参与积极讨论时,老师要善于从学生反应中发现其中可贵之处,并给予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勇于自我表现,大胆创新,尝试成功,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③重视讨论过程
  历史现象纷繁复杂,立场不同,观点自然不一样,讨论重在参与,探寻知识,找出规律,只要言之有理,就应得到老师肯定,不必强求得出一个固定的结论,那样论了不如不论,还会影响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面向新世纪的历史课堂应是开放而充满活力的,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势在必行,作为历史教师,需不断地摸索实践,使自己的教育能力、教学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历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新时代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要为学生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把握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 合作 学习     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小组合作被越来越多地加入课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安排小组合作交流这个环节,然而实践中,“合作学习”往往
期刊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掌握学习”“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我进行了语文教学目标的系统尝试。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得知目标教学的尝试与开展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了“课堂教学三步法”的模式。现以《藤野先生》教学为例,对三步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引入目标   1、导入新课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手段。引导好了,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调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教材中有启迪思想、开发智力的优秀幻想教材。教师可启发学生用绘画、色彩、线条等手段再现音乐。用丰富的联想,续编音乐故事,创造情节,发展思维。  关键词:音乐 欣赏 创作     中学音乐课主要是唱歌教学、欣赏教学、音乐创作等。在唱歌教学中,我们不妨编排一些小音乐剧,让学生担任各种角色,进行参与活动。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知道具,寻找适合小音乐剧的歌曲,自导自演。我想每个孩子都
期刊
摘要:微型实验是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它节约药品,节省时间,操作安全,污染少,让学生找一些实验用品的替代品、自制实验仪器,这样就可以在缺乏仪器时开展许多原来不能做的实验了。  关键词:化学 实践实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与传统的初中化学课程相比,新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活动和评价方式
期刊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实效。在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探索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受到情感的体验和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品质。  一、创设情境,在课堂生动起来。  良好的开
期刊
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初中政治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和挑战。必须不断进行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肩负起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育的重任,以适应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本文讨论的是中学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的问题。  1中学政治裸教学现状  1)中学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往往是老师教政治知识,学生学政治知识,然而,由于思想政治课
期刊
摘要: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预习 实验 记忆 培养能力     初中化学义务教育
期刊
摘要:模仿是学生学英语不可逾越的阶段。且学生表现欲强,善于模仿,乐于模仿,根据这一特点,我引导学生反复模仿原汁原味的英语对话达到脱口而出,培养一定的英语语感。  关键词:英语 兴趣 语感     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应该是一天中令人兴奋、精神愉快的一段时光。心理学家麦克里德认为“学生和成人都有不同的成就需求,而兴趣是达到成功的内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他们所关注、感兴趣的事物投入大量精力,
期刊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有一句名言,叫做:今后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然而,当前农村初中普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农村初中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尤其是数学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方面自主学习习惯,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  一、学会“数学阅读”——智力因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首先应当让学生学会数学阅读,我们通常说的
期刊
摘要:听在日常交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各种语言技能中使用最多的。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接受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是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其中的一部分进而被学习者消化吸收为内部语言系统的一部分,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关键词:听力 策略 培养     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往往只强调教师课堂上反复,大量地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在下面做练习,通过做联系的情况来检验听力的效果。这种方式虽然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