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血小板分离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g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外循环(CPB)期间,由于血小板激活和α-颗粒释放,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功能下降.CPB前,利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可将部分血小板从患者全血中分离出来制成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PRP可在术后回输,以达到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双重保护,另一方面可将PRP制备成自体血小板胶(autologous platelet gel, APG),APG中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并且具有足够的抗张强度和粘性,因此可起到术中止血、封闭伤口、促进胸骨及伤口愈合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08国际微创胸外科手术论坛——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推介会(2008 International Mini—invasive Thoracic Surgery Forum &.Recommendation of Single—Direction VATS Lo
期刊
目的通过建立兔自体骨髓移植模型,验证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移植到缺血心肌后是否在心肌的微环境中可以向心肌细胞分化,探讨其对缺血心肌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3只新西兰大白
目的 总结体外循环(CPB)下序贯式双肺移植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对1例双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伴感染的患者在CPB下行序贯式双肺移植术。术中采用游离肋间肌包埋支气管
患者 女,2岁5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查体,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胸腔内肠管影,病程中无腹胀、肠梗阻、便秘,既往无恶心、呕吐等病史。体征:心脏绝对浊音区心音弱,其它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在CABG围术期,对急性心肌梗死(2例)、术中停体外循环困难(16例)、停体外循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7例)和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健康SD大鼠14只,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二氮嗪预处理组,
1986~1958年,对广东3个城市1~5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做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给新生儿普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1针,1、6个月接种第、3针,每针10μg,共接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共诊治先天性冠状动脉瘘8例,效果良好,现将其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患者男,60岁。因吞咽困难伴呕吐3d入院。食管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中下段交界处长约3cm黏膜中断,壁僵硬。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8cm处见食物残渣(肉块)嵌顿,取出后见距门齿32~34cm食管前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