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点燃慈善之火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y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天意 尽人事
  平常心 莫强求
  陈志强
  
  陈志强
  香港知名慈善家,现任圣约翰大司令勲衔泰国区主委、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董、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名誉会长、圣约翰爵士敬老基金会创会会长、新界工商业总会沙田分会会长、广东清远市政协委员、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国际艺人会港澳总会荣誉会长、港澳303区钻石狮子会会长等职。曾荣获中华爱心功绩勲章、2003年度医学慈善家勲章、浙江金华市荣誉市民。
  
  C.K.Chan,
  Notable charitarian in Hong Kong, at present he acts as the president of St. Johns senior commander medal, Thailand District, permanent honorary director of the China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 in Hong Kong, honorary president of Guangdong Community Association in Hong Kong, the chairman who established the St. Johns Foundation for the Aged, the chairman of General Association of Industry & Commerce, N.T. Shatin District, committee member of Qingyuan CPPCC, Guangdong province, honorary chairman of the Overseas Friendship Association, honorary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ctors Association, Hong Kong & Macao General Association, the chairman of Lions Club of Diamond in 303 District of Hong Kong and Macau etc.. He has received the China Order of Caring Merit, medical charitarian 2003, honorary citizen of Jinhua city, Zhe Jiang province.
  
  2006年2月19日,由香港圣约翰爵士敬老基金会和深圳市盐田区政府联合主办的深港“千叟宴”在盐田区政府行政中心二楼隆重举行。大堂内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气氛,宴席上坐满了皓首如霜的长者,宛若一场以“最美不过夕阳红”为主题的感人剧目。
  作为圣约翰爵士敬老基金会创会会长的陈志强爵士是此次敬老活动的总策划之一,他穿梭於100桌筵席之间,奉献之乐消除了忙碌带来的疲惫,真诚传递着关爱的温暖,彰显了一名慈善家的卓然风采。
  了解陈志强爵士的人都说,他的人生故事是由奉献所谱写,以“点燃慈善之火”为主题的时代赞歌。
  
  用爱心撰写慈善宣言
  
  与慈善事业结缘,对於陈志强爵士来说,並非偶然。从祖父那一辈算起,他的家族执著於慈善事业已有三代之久。幼年时他经常看到族中的长辈们,给周围的贫苦居民派米周济他们的生活,耳濡目染中他感受到这其中的快乐,幼小的心灵深处默默地印刻下“奉献”二字,紧握祖父和父亲的爱心接力棒就成为他事业有成後的必然选择。
  2002年,O.S.J(圣约翰爵士勲衔)组织在香港湾仔区举行派米敬老活动,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敬老这一传统美德,增强香港社会对老人生活的关注力度,经O.S.J亚太区主委田国培伯爵推荐,陈志强爵士向总部申请成立圣约翰爵士敬老基金会获得批准,随即这家慈善公益机构在香港诞生。
  陈志强爵士介绍说:“圣约翰爵士敬老基金会是以泰国及中港两地的热心社会公益人士为主体,以宣扬慈善贡献社会的精神为宗旨,以扶贫救災、敬老护幼、捐资助教、关注健康为己任的慈善公益机构。”谈到入会条件,身为创会会长的他笑着说:“爱心是入会的凭证,只要愿意为祖国及香港的慈善事业出一份力、发一份光,就会成为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另外,他还进一步强调,基金会的善款来源,大多数是由所有成员无偿提供,没有任何回报,而且会内运作的行政费用均由负责项目的成员或义工捐助,从未发生过挪用各界所捐善款的事情。同时,每年基金会都会制订财务收隻情况的年度报並公布於众,接受所有成员的监督。
  没有苛刻的入会标准,实施公开化、透明化的办会方针,是基金会每年可筹得超过百万元港币善款的重要原因,是很短时间内便拥有300名成员並日益壮大的前提,是其成立不久後就在中港两地引起很大反响的坚实基础。基金会成立四年来,陈志强爵士是用爱心撰写慈善宣言的见证者,更是付诸实际行动的执行者。
  
  以奉献谱写慈善之歌
  
  任何个人或者团体,都是由汗水和心血铺就起发展的道路。虽然香港圣约翰爵士敬老基金会成立仅有四年的时间,但在香港社会已经是妇孺尽知,成为一隻举足轻重的慈善力量。特别是敬老活动的频繁举办,营造出中港两地敬老事业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陈志强爵士作为基金会的创办人,充分履行着创会会长的职责,正是因为亲身参与到各种慈善活动之中,对於四年来基金会所取得的成绩,他可谓是如数家珍。
  他介绍说,像在深圳盐田区所举办的“千叟宴”,基金会每个月都会至少有一场,有时是盆菜宴,有时是请歌星演唱,有时是组织老人自娱自乐。每年此类大小活动超过50场,主要形式是和香港及地方政府联合举办。令他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10月9日,基金会与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政府、香港交通安全队特殊职务署联合主办佛冈县重阳敬老晚宴,这是基金会成立以来首次在祖国内地举办此类大型活动,佛冈有近800名老人喜气洋洋地共进晚餐,观看文艺表演,接受派送的节日礼物,並愉快地参加抽奖活动。基金会将爱心洒向内地的第一次活动,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由此便固定下来,成为基金会每年必然要开展的重头戏。
  据不完全统计,以2004年和2005年为例,基金会主要开展了新春敬老嘉年华、中秋宴、欢乐满东华、新春送礼、爱心粤剧献长者、万众同心千岁宴、花好月圆贺中秋等诸多敬老活动,受惠群体以万人计,所用金额数目庞大。除在香港举办活动外,基金会还先後与广州市、肇庆市等地方政府合作,组织“港穗交流团”访问广州,捐款兴建肇庆大旺区希望工程新光小学。
  一系列敬老慈善活动的开展,真正倡导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一社会风气,使受助的老人们享受到晚年的安祥与快乐,丰富了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激发了他们的生活乐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生活的美好意境。
  古代思想家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陈志强爵士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主持圣约翰爵士敬老基金会工作的同时,他还担任了光彩明天儿童弱视专项基金副会长。2002年6月6日,为解除弱视儿童,特别是解除贫困家庭的弱视儿童因弱视造成的身心痛苦,在全国爱眼日暨中国儿基会推出“安康计划”两周年之际,一项造福於弱视儿童的专项基金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儿童弱视专项基金”成立。肩负副会长一职之後,陈志强爵士积极参加该基金会组织的各类活动,筹募款项捐献爱心。
  选择了慈善事业,就是选择与爱心同行。2003年非典期间,陈志强爵士率领圣约翰爵士敬老基金会筹募资金六百万元港币,捐赠给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及有关医学团体,用於贫困地区医疗环境的改善,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为此,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为他颁发了2003医学慈善家勳章;2005年,他随港澳“爱心团”一行访问北京,参加了“第4届中国儿童慈善日”,将港澳人士的爱心及推崇公益文化的信息带到了北京。
  致力於慈善事业的同时,陈志强爵士还担任马里共和国驻澳门领事、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董、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名誉会长、新界工商业总会沙田分会副会长、香港交通安全队特殊职务署署长、福建省邵武市高级经济顾问、广东清远市政协委员等职,为推动香港和内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奉献着自己的一片赤诚,为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地建言献策。这麽多的社会职务並没有让他感到疲惫,反而做到了融汇贯通,譬如在举行大型慈善活动时,有相当一部分服务人员来自陈志强爵士所在的香港交通安全队。这种将各种职务紧密地联繫在一起的工作方式,使他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各项工作安排有条不紊。
  
  淡然面对社会荣誉
  
  通过不遗餘力地在尊老爱幼、关注教育、关心健康等慈善事业上的奉献和付出,陈志强爵士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讚誉,褒奖与荣誉也接踵而至。“工作都是大家同心协力去做的,取得的成绩不应当属於个人,是集体共有的宝贵财富。”他谦虚地说道,言语中折射出面对社会荣誉的那种淡然心境。
  为了表彰陈志强爵士多年来热心於社会慈善事业,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贡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为陈志强爵士颁发了中华爱心功绩勲章,全国人大常委会也聘请他为荣誉理事海外执行主任,福建省邵武市、浙江金华市也分别授予他荣誉市民等称号。
  对於这些光芒四射的荣誉,陈志强爵士由衷地说道:“从我的祖父起家族就开始做善事,包括我的父亲,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通过慈善事业而获得什麽,一直都是秉承‘助人为快乐之本’这一家族传统。同样,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态度继承了家族慈善事业,没有任何的功利心。其实,圣约翰爵士敬老基金会成员众多,他们都有资格获得应有的荣誉。国家和社会之所以将这些荣誉和奖励授予我,是让我作为大家推选出来的代表,去接受褒奖和鼓励而已。荣誉一方面是某一段时间里的工作总结,另一方面则起到鞭策的作用,今天的荣誉不一定代表明天的工作成果,所以获得荣誉之後,将其淡忘才能真正做好明天的事情。”没有沽名钓誉的功利之心,有的只是如同小溪般清澈的真诚态度,这就是陈志强爵士淡然品格的可贵之处,也是值得世人去感悟和学习的高尚情怀。
  为了不违悖自己不图名利的宗旨,陈志强爵士每次接受媒体採访时,从不宣传和介绍自己的企业,从不藉慈善之名来引起大众对其企业的关注,让人误解成以慈善之名、谋利益之实,他所要做的是一个只有爱心的慈善公益人士。
  其实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不解地问道:“你到底图的是什麽?目的何在呢?”每到此时,陈志强爵士便会笑着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虽然回答得非常简短,似乎並没有给予合理的答案,但细细琢磨便可领悟——是啊!作为一名中国人,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去奉献一颗爱心,所图的不就是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吗?
  
  结语
  
  有关资料显示,21世纪的中国将受到人口老年化的威胁,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健康状况有待於改善。然而,国家财政未能完全覆盖这些领域,所以中国的慈善事业还需进一步发展,肩负这一使命的慈善人士更是任重而道远。
  令人欣喜的是,在港澳地区、中华大地越来越多地涌现出像陈志强爵士一样的慈善家,他们纷纷点燃慈善之火,像陈爵士一样高高地举起,用光和热点亮慈善事业的天空!
其他文献
他手握图纸,即可旋转乾坤,  亦可让你物我两忘,诗意地栖居;  这是一位香港园境设计八十年代的开路先锋,  伴随着园境学一步步蹒跚走来,  三十年来与之休戚与共;  他既见证了这门科学的历史变迁,  又甘当后辈攀上峰顶的奠基石,  他在这条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  骄傲地为人民服务;  你看那一道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它们的变迁史上镌刻着他精心打造的一座座丰碑,  他是香港园境师学会会长——姚宝隆
期刊
【本刊讯】3月23日,香港中山侨商会假香港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三楼大会堂隆重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暨庆祝香港中山侨商会成立一百周年庆典。  广东省政协委员会汤炳权副主席、中央驻香港联络办公室黎桂康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保安局李少光局长、广东省侨务办公室吴锐成主任、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陈茂辉、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侨界社团联合会主席余国春先生、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全国政协委员
期刊
一个把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李嘉诚    李嘉诚  1928年7月出生於广东潮州。11岁赴港,先後做过茶楼、钟表公司徒工及推销员。不到20岁,他便以7000美元创办长江塑胶厂,成为“塑胶花大王”。後投资房地产、金融、电信等行业,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凭藉超人的商业智慧,李嘉诚连续十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创
期刊
有一种情感,  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有一种情怀,  是对社会不离不弃的爱。  当他接起“安信”的担子,  他的肩上,承载起看不见的友谊的重量,  他的心中,装进了慈善助人的博大胸怀。  安信,见证他与创始人陈振明先生  高山流水般的厚重的友情;  安信,也托起了他们  所期待的那片慈善的天空。  安信,既是做事业,也是做慈善,  即便是如那大海里的一滴水,  他们也要贡献出一份心意,  让那
期刊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庄世平  1911年1月出生於广东普宁。193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经济系,曾旅居泰国、老挝、越南等国从事经济活动。1947年到香港,1949年创办南洋商业银行,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历40年。1959年起,先后当选为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南洋商业银行名誉董事长、中国银行常务董事、香港
期刊
时刻积累积极奉献  李群华    李群华  太平绅士。出生於福建省泉州,1961年移居香港,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华侨大学校董会副董事长、香港篮球总会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原主席)、香港福建同乡会荣誉会长(原理事长)、香港福建体育会荣誉会长(原理事长)、旅港福建商会副理事长等职。    K.W.Lee,  “JP”, he was b
期刊
凝聚乡亲乡情  热忱爱国爱港  黄光汉    黄光汉  香港银紫荆星章勲贤、太平绅士,厦门市荣誉市民。现任香港泉昌有限公司、伟景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华丰国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同仁堂製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社会公职有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旅港福建商会副理事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创会主席、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副会长、泉州华侨大学副董事长等。    Wong Kong Hon,  
期刊
我觉得人不管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在什么国家里,都要有一点奉献精神。因为有了奉献精神以后,你会快乐一点。  陈香梅    陈香梅  美籍华人,著名社会活动家、作家。祖籍海南,1925年生於北京。1947年与“飞虎队”司令陈纳德将军结婚。1960年移居美国华盛顿,並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进军政界、商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了美国社会多个第一。30年来,先後八位美国总统都对她委以重任。1972
期刊
待人以诚克勤克俭  许世元    许世元   澳门星华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届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社会协调常设委员会委员、中华总商会理事长、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监事会主席、培华中学校董会主席及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荣誉主席等职,曾任澳门政府谘询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澳门潮州同乡会会长及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常委等诸多社会职务。    Hoi Sai Iun
期刊
人生之价值在於奉献  事业成功在於努力  陈伟南    陈伟南  1919年出生於广东潮州,1938年赴港。现任星洲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屏山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並任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汕头市政协委员会名誉主席、潮汕三市政协香港委员会联谊会会长等职。曾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铜紫荆星章、泰皇御赐白象勳章,以及广州市、汕头市、潮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Cha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