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在阐释中生成——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知识性质研究及启示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mingming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知识通常被认为是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是具有“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正确性”等特性的。由此,不仅造成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师生缺乏对科学知识的反思、批判、追问与探究,而且造成人们不能清醒、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知识背后价值因素的渗透,致使师生缺乏对科学知识与道德、价值判断等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科学霸权”、“社会霸权”等的分析与认识。实际上,从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以及有关理论流派的研究来看,科学知识与一定社会的价值因素之间是存在着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的,科学
其他文献
人们在果树苗木繁育嫁接时,习惯采用春季枝接或夏、秋季芽接等方法,其实在果树休眠期树液停止流动时嫁接,不仅可以缓解人力和时间紧张等问题,还可提高成苗率,有兴趣的果农不妨一试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临床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结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教授和学习领域贯通的过程,在这一动态运作过程中,课程综合共同体作用的发挥,是保证综合课程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为此,应当确立其构建的理论,并在此基础
目的对2008-2016年北京地坛医院麻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了解该院麻疹流行趋势,为麻疹防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报告的4194例疑似麻疹病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