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失意无南北从公已觉十年迟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uz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撰的小说大全《警世通言》中,有一则颇具趣味的故事:王安石任宰相时,苏轼自恃其才老是给他挑刺。某次苏轼从湖州任上回来拜访王安石,在书房看到他一张未写完的咏菊诗稿,上面写着“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当下好胜心起,随后续了两句取笑这位大学者居然不知道菊花秋天不会落瓣。
其他文献
在美国的所谓“七大中国文物收藏中心”,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字辈”。迟至1933年,这座博物馆才正式对外开放。如今,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
苏轼是极为少见的综合性天才。他少年苦读,20出头就高中进士,并且在北宋难度最大的“制科”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被朝野上下都视为未来的“太平宰相”。对此,就连苏轼本人都不怀
皇祐四年(1052)年底,朔风凛冽,在宫里的内东门小殿,宋仁宗正在与宰相庞籍讨论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宋仁宗从容说道:“后唐将领孟知祥据蜀称帝与王小波、李顺起兵造反同在甲午
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70年前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政治部文工团团员的胡德
“藤校”博物馆的东方气息。梁思成所说的“彭省大学”,其实就是赫赫有名的八所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坐落在东海岸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该校创建于1740年,是美国第一所
嘉祐元年(1056),暮春三月,年19岁的青年苏轼告别母亲与乡邻,与弟弟苏辙一同跟随父亲苏洵沿蜀道北上,经大散关至关中,一路抵达京师。嘉祐二年(1057)是苏轼第一个命运转折点,在
元祐八年(1093)秋,高太后久病不愈,范纯仁、吕大防、苏辙等六位大臣到宫中问疾,太后虽然只能躺在病榻之上,大脑却依然清醒,她预见到身后之事,语含悲怆地对这些大臣说:“老身
在“二十四史”里,在元代成书者多达三部,即《宋史》《辽史》与《金史》。辽金两朝相继崛起北方,与赵宋俨然又是南北朝的局面。而以史书而论,“宋史”纳入正史自然毫无争议,
虽说盛世必修史,但也没有哪一个王朝的修史狂热比得过大唐朝。大唐朝修史的热情,源于武德四年(621)令狐德棻对唐高祖李渊的一段说辞:“窃见近代已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犹
元丰八年(1085)三月,为变广法操劳了一辈子的宋神宗英年早逝,时年36岁。由于即位哲宗年仅9岁,因而只能由神宗之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这位对新党和新法从无好感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