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诺基亚 一匹来自欧洲的狼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i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弃Symbian、Meego;拒绝Android;联姻微软;押宝Windows Phone;股价跳水,沦为低价代名词;大幅裁员;管理层洗牌;卖楼;关工厂……
  诺基亚:147年的历史,14年的霸主辉煌,而在今日,消失在国际通信行业,只用了“瞬间”。
  是什么时候诺基亚开始日薄西山?当然是乔布斯和他的iPhone问世。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之时,诺基亚并非没有看到智能手机市场,其一些举措也表明,诺基亚重心已向智能手机转移。2008年1月,诺基亚收购挪威Trolltech公司,拥有了开源界两大GUI开发框架之一的Qt,获得发展潜力的核心技术。据了解,当时诺基亚拥有Maemo和Symbian两大系统,同时拥有Qt开发框架。如果高层决定正确,发展方向明确,不应该是现在的结果。很可惜,当时Maemo和Symbian两个技术排系发生了争执,最后妥协的结果是将Qt移植到Symbina上。之后,Android开始发力,Symbian老化加快,Maemo和Mobile合并成为Meego,Qt成为Meego核心框架。再后来,埃洛普从微软漂移到诺基亚掌舵,方向瞬间发生变化,与微软联姻,宣布采用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放弃了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Symbian和Meego操作系统。结盟微软,诺基亚押宝Windows Phone,但此时的市场已不是2007年iPhone刚问世的局面。市场上已有高端的iOS和开放的Android,他们的市场份额占到了82%,诺基亚想要翻盘的机会已渺茫。2012年第一季度,三星手机销量超越诺基亚,将诺基亚持续了14年的最后一点荣耀彻底泯灭。
  新诺基亚转型已定
  2013年9月,微软宣布将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购买其10年期专利许可证,共计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上述金额将全部通过现金支付。诺基亚预计,将因此项交易获利约32亿欧元。2012年,诺基亚计划出售的这部分业务带来了149亿欧元的营收,占该公司总营收约50%。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诺基亚将向微软提供10年期非排他性专利授权。微软同时将向诺基亚提供与位置技术相关的专利授权。微软未来有权延长这一专利合作。微软同时也将获得诺基亚Here平台的授权,并成为诺基亚Here业务最大的客户,基于独立的授权协议付费。
  此举当时已引发诺基亚可能变身“非专利实施实体(non-practicing entity,简称NPE)”的疑虑。据摩根大通的统计,诺基亚的专利组合数量在30000项,而目前只有10%是向外授权的,也就是说,新诺基亚仍有90%左右的专利没有对外授权,这可能和之前诺基亚手机业务未被微软并购有关。
  而近期的一则消息将对诺基亚转型的担忧再次提及。据韩国媒体报道,最近,诺基亚在向三星电子和LG电子索取高额专利费,正在美国进行仲裁协商。据了解,诺基亚从2013年9月将手机部门出售给微软之后就开始了类似的专利攻势。通过微软与诺基亚的合约,诺基亚即使不制造手机,也可以行使与手机相关的专利权。有意见认为,诺基亚极可能会变身为专利管理公司(NPE)。一般来说,手机制造公司通常会通过交换专利来减少专利费支出,但诺基亚不再制造手机,可以向其他公司要求支付专利费。诺基亚的大部分专利是基础性以及标准性专利,很难回避。因此,韩企将通过协商来最大程度降低专利支出。
  如果说去年对诺基亚有可能转身NPE还是一种揣测,那么从近期诺基亚向三星电子和LG电子索取高额专利费来看,诺基亚确有转身NPE之势。首先,诺基亚把手机业务卖给了微软公司,但保留了与手机相关的专利,当时这项交易安排就已经注定诺基亚未来会依靠专利来赚钱。其次,专利持有的成本非常高,尤其是手握数万件专利的诺基亚更是如此,索取专利费可以弥补专利持有以及之前研发投入的成本。再次诺基亚自己不再从事手机制造业务,如果还不能透过手机相关的专利许可甚至专利诉讼来营利,那么它继续持有专利就没有什么理由了。因此,诺基亚转型从事专利运营完全在意料之中,相反,如果它不从事专利运营,那才是比较奇怪的事情。
  但在《中国知识产权》杂志记者采访中,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袁真富表示,“诺基亚是不是就此成为NPE,得看如何为NPE定义。通常认为,NPE是对仅靠专利创收的公司采用的一种礼貌说法,更为尖锐的或负面的称呼是Patent Troll。如果把NPE限定为那些不制作任何产品或提供任何技术服务,只依靠获取专利来获利(尤其是通过诉讼维权)的公司,那么,如果诺基亚仍然在提供其他产品和服务的话,诺基亚还称不上典型意义上的NPE,更难谓Patent Troll。”
  面临诺基亚专利压力
  从之前诺基亚专利授权的厂商看,苹果、三星是其获利的大头,其次就是摩托罗拉、HTC、黑莓、LG和索尼这些使用谷歌Android系统的国际品牌手机厂商。但由于摩托罗拉、HTC、黑莓、LG和索尼这些厂商在智能手机市场表现低迷,尤其是摩托罗拉、HTC、黑莓,这势必会导致未来诺基亚从这些厂商身上授权专利收入的降低,与这些日渐式微的国际品牌厂商相比,中国手机厂商正在崛起,至少在量上的增长相当显著,且多是基于谷歌的Android系统,这无疑会让诺基亚加大对于中国手机厂商专利授权费用的力度。Bernstein Research公司在分析诺基亚未来专利组合新的市场机会时称,诺基亚可以与中国的企业签合同,因为中国的手机制造商在全球智能机行业占了14%的份额,这可以为诺基亚提供增加5000万欧元专利许可收入的机会。
  而对于一些国际上知名的手机生产厂商而言,在其产品中只有部分专利技术是属于自己的,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形成了一种非常巧妙又错综复杂的互相利用并互相牵制的关系,也因此,专利诉讼和专利价格战没有一发不可收拾。但是,诺基亚或许将打破这样的局面。   此前,就有爱立信在剥离手机业务的过程中在全球掀起一轮专利诉讼浪潮,波及众多厂商,三星、中兴等行业巨头亦不能幸免;摩托罗拉与华为、微软也曾有过旷日持久的专利诉讼;而三星与苹果的专利诉讼案甚至迄今尚未完结。如果诺基亚“心情不好”,那么他将掀起的全球通讯行业的专利诉讼,搅动的将是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战役。
  据了解,目前绝大部分中国厂商的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在100美元上下。以中国主流安卓手机品牌华为、联想、TCL和中兴为例,2013年第三季度,上述四家手机品牌智能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仅为103.25美元,同时期,上述四家手机品牌的平均利润率为1.70%。目前,微软已向安卓制造企业以智能手机每台约5美元(占成本价的5%)、平板电脑约10美元的价格征收专利许可费。同时,由于竞争的加剧和低端智能手机的兴起,智能手机的价格一路走低。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未来5年内,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还将继续降低约7%。
  诺基亚转身NPE将会对相关企业造成哪些影响?袁真富分析道,主要看以下几点:一要看诺基亚持有的专利分布在哪些领域和产品线上,如果诺基亚持有的专利主要是与Android厂商有关,那么,这些厂商将面临较大的诺基亚专利压力;二要看诺基亚持有的专利有多少是基础专利和标准专利,如果是手机等设备厂商无法绕过的专利,那么这些厂商就会面临更大的专利压力;三要看诺基亚在专利许可上的强势态度,如果诺基亚在谈判未果的情形下,更倾向于采用诉讼等强势的手段,那么相关厂商面临的专利压力也将更大。
  而微软并购诺基亚后,中国手机企业要面临的压力将是生死存亡。因为无论是微软还是诺基亚,只要提升专利许可费,就将使利润空间本来狭小的中国手机生产企业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它们最终只能选择退出市场或者将该成本转嫁给智能手机消费者。
  袁真富分析认为:“考虑到诺基亚也持有大量的中国专利,同时,不少中国企业的业务已经拓展到国外,尤其是诺基亚拥有专利的区域。因此,如果诺基亚转身NPE,中国企业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以支付诺基亚的专利许可费。如何争取到公平合理的许可费,是中国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华为诉IDC的成功算是一个可以参考的做法。”
  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诺基亚选择了从手机制造转向技术服务的转变,如果从视角来观察的话,之前也有不少企业与之类似。比如,IBM将电脑业务卖给联想,成功完成向全球最大计算机服务提供商的华丽转型,同时在美国专利授权榜上保持了连续21年位居榜首的记录,并因此每年获得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专利许可费。爱立信作为曾经的手机巨头,现在也转型为技术服务商,包括国内企业在内的全球多家通信行业厂商都在向爱立信支付不菲的专利许可费。袁真富强调:“换言之,美国不少科技公司都通过放弃硬件转型为服务商,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或许才是国内专注于硬件制造的厂商应该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其他文献
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针对AKAMAI TECHNOLOGIES, INC(简称AKAMAI)诉LIMELIGHT NETWWORKS,INC(简称LIMELIGHT)侵犯专利权案作出终审判决,撤销了之前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侵权判决并发回重审。在该案中,AKAMAI作为专利权人拥有一项通过内容传输网络传送电子数据的美国方法发明专利权,并且AKAMAI拥有分布在多个地点的服务器。网站经营者,或者被成为
期刊
何为“新媒体”?  “新媒体”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虽然已成为一个行业名词,但到目前,还没有哪个定义能够明确的指出“新媒体”都涵盖哪些。  无线互联网;手机媒体;APP客户端;非传统媒体;所有数码产品新媒介物,这些都在新媒体范围内。另一种定义更为宽泛,“已知的,和未知的,非传统媒体”。  也有人这样为新媒体的发展总结:“新媒体的最大理想是创制人工生命而不是虚拟爱情;最大现实作为是飞快商业、飞快应
期刊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确立,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越发受到关注,甚至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不少与此有关的提案(议案)。例如,去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宗庆后建议对于商标侵权企业要“罚到它倾家荡产”;人大代表杨悟建议完善证据规则,解决取证难的问题,加大专利权保护力度。今年“两会”期间,这两位代表继续在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法院等问题上提出建议。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至少有两项提案涉及到知识
期刊
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出现一种新兴取证方式,即:使用telnet命令远程访问目标服务器,并监测目标服务器是否使用了涉案计算机软件。然而,司法实践中,这一取证方式在不同法院得到了不同回应。本文从telnet命令基本原理以及相关计算机技术入手,并结合证据法基本理论,对telnet取证进行分析论证,认为telnet取证的合法性不容置疑,但是其真实性和关联性却不足以为法院所采信。  欧洲电信标准化
期刊
当读者收到本期杂志时,应该已接近农历的除夕。回顾与展望、总结与规划应该成为很多人在岁末年初的主要活动。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有春节才算是辞旧迎新,送午马、迎未羊才正真地进入新的一年。  回顾马年的中国知识产权事业,从新商标法实施到各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修订;从3Q大战到红罐之争;从北上广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到整个司法系统的改革;从创新驱动发展到依宪治国,从成果转化到跨界运营……。新法令、新标准不断
期刊
在接下来的“中国知识产权高峰论坛”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二庭庭长张晓津女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庭庭长杜长辉先生、智谷公司总裁林鹏先生以及新诤信副总裁陈晓嫣女士分别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相关情况、中国知识产权专业化和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证据取得及应用等话题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9日上午的Panel对话环节是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认定”为话题的讨论。该环节由中国知识产权杂志首席专家曲三强教授主
期刊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陈锦川  “这次是我们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以后,我和我的几位同事首次来参加的一次会议。对于我们来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秉承着专业、开放、透明、合作的理念,我们要把我们的知识产权法院建成一个法官具有高度的专业素质的这样一个法院,另外我们也期待着跟各方面来开展合作,我们将以一个透明和公开的态度展现给社会各界,我们也欢迎各位能够经常关注我们的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
期刊
“知识产权前沿案例培训会”,邀请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知识产权法官和资深知识产权律师担任讲师,就近年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同与会者展开深入讲解与交流。  培训以近两年北京高、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结的部分典型案例为核心内容,涵盖专利行政案件、专利侵权案件、商标及不正当竞争和著作权纠纷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讲解,不仅能够让学员对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有更好的理解,而且能够对法官的审理思
期刊
通常认为,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媒体都可称之为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所能承载的信息更丰富,传播能力也更强。诸如微博、微信、App客户端这样的新媒体,从推出到普及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态势,令许多传统行业人士为之震惊。与此同时,著作权人尽管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搭上新媒体的便车,但更不安于新媒体的发展影响其对自身权利的控制能力,从而也不遗余力地开展对新媒体的维权诉讼
期刊
Designview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外观设计免费检索工具。Designview系统所连接的参与国知识产权主管机构一共有26处,使得其共可提供约三百六十万件外观设计的相关信息。Designview提供所有成员国语言的检索界面。自2012年11月19日正式启用以来,Designview系统为来自135个不同国家、超过800,000件的外观设计信息搜索提供了服务。  它是欧盟主导开发的外观设计免费检索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