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TLIF术和T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效果对比

来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法将其分为MIS-TLIF组(n=30例)和TLIF组(n=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差异、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采血测定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肌酸激酶(CK)及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及出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研究组患者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L-6、IL-10、CK及CR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S-TLIF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应用安全性更高,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并改善其腰椎功能及疼痛症状,减轻术后肌肉损伤程度,促进患者炎症指标恢复.
其他文献
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axis,MGBA)在肠道微生物和大脑之间起着双向调节的作用,肠道内环境尤其是微生物的变化可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出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如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而影响着胃肠道运动和消化吸收功能.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GBA在功能性胃肠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涉及的途径包括神经信号通路、免疫应答、内分泌及代谢产物作用等.本文就MGBA形成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功能性胃肠病应用的研究作一概述,以期为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 ,LPD)是目前腹腔镜操作中难度最大的一类,也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标准术式[1].胃Dieulafoy病又称恒径动脉畸形,是胃供血动脉保持管径不变进入胃黏膜下并突向胃腔的一种血管畸形.这种疾病病灶微小,位置隐匿,诊断困难,出血后死亡率高[2].LPD术后合并胃Dieulafoy病出血临床少有报道.我院2019年6月治疗LPD术后胃Dieulafoy病出血1例,报道如下.
期刊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是指由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引发的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较重、易复发、逐渐呈年轻化趋势的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HTG-AP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相关临床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对HTG-AP相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进行讨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