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开在城乡之间的家——基础设施、时空经验与县域城乡关系再认识

来源 :社会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析方法,引入时空经验的视角,以鲁东地区山县为例来理解县域内进城农民家庭的"城乡两栖"现象.本文发现,交通与通讯技术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变革带来了人们关于县域内时空经验的变化.而在将这一新的时空经验编织进日常生活的同时,进城农民基于村庄内的旧有惯习,将关于家庭的"终生筹划""拓扑"至跨越村庄—县城的空间中,从而呈现一种"撑开"在城乡之间的家的形态,县域内的城乡关系结构由此出现一体化的特征.在乡村振兴的视野下,上述发现对于城乡融合的体制构建具有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完善犯罪治理体系、提升犯罪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犯罪统计数据既是犯罪治理的成果展现,是观察测量犯罪现象的重要工具方法,又是评判犯罪治理绩效的基本依据.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的犯罪现象在内部结构上正呈现"双降"与"双升"的趋势,犯罪治理的绩效相当好.在大数据时代,因应国家治理和犯罪治理的要求,犯罪统计应基于法治主义改进其统计指标体系,基于数据互联的要求改进统计组织体系,基于数据共享的原则改进其发布和应用制度.置身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语
为保护自身的网络空间安全,各国纷纷立法,由此形成了网络空间国家化趋势.然而,这一趋势越是加深,网络空间安全秩序内含的矛盾越发凸显,这源于封闭性的国家立法在面对具有跨越性的网络空间时,立法目的难以达成,而隐藏其后的则是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二元论对立思维.我国《网络安全法》中的网络数据和《数据安全法》中的数据的认知差异深受这一思维的广泛影响.为此,需回到网络空间本身的跨人格性、跨国家性与跨空间性等属性,反思我国现行网络安全立法.在明晰主权国家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辩证关系基础上,确立网络空间安全立法的双重基础
在中华法律文明定型的重要历史阶段,秦汉时代建立了典型的集权体制,并通过集中调配资源和强势国家理念,对"法"的形式渊源、施行方式、侧重领域及司法标准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与同时代的古罗马相比,可看出二者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各自特点.两大帝国相关状况的比较显示,"法"的差别与政治权力结构密切相关.这种以历史为试验场的解释性比较可能超越中西法律比较的东方主义,更深刻地描述和理解中国的法与传统,并解释法与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
从现代化角度审视,总结与归纳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策机制与模式匹配,有助于当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也为更长时段的国家治理调整提供思考.长期以来,我国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或新型政策体系的决策实施中,形成了国家治理中的行政主导机制,实现了较高的治理效率.新时代的政策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公众对政策问题解决、决策科学性、政府治理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以精准施政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也正在配合着政策对象的多元趋势,演化出了多方博弈机制和影响网络机制,契合了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机制的运用从单一走
贵州省仁怀市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紧扣“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尽锐出战,2018年底全市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底1.8万户6.67万建档立卡人口实现全员脱贫,2020年不断强化巩固提升,奋力书写了仁怀高质量可持续脱贫的“优质答卷”.
期刊
家庭养老是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的具体体现.在多子女家庭内部,同胞之间的养老责任分工是在外部环境制约下,家庭内部个体之间出于不同的身份认同、利益需求和情感关系进行协商的结果.本研究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讨论了多子女家庭中子女养老支持的性别和排行分工,以此展现当前我国家庭多元复杂的代际关系模式.研究表明,不同结构类型的家庭内部养老分工的模式不同.在子女数量较少或性别一致时,子女之间责任均摊;在子女数量较多且性别不一致时,老大、女儿会给予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老小、儿子会给予父母更多的家务支持.多
近年来,一些企业动员大量的人力、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下乡,努力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与企业的主营业务优势紧密结合,客观上打造了一种可复制、可造血、可持续的协同治理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视角的治理理论因为缺乏"市场的视角"而未能有效回答这一新现象背后的机制和后果.选取两家企业跨界社会治理的实践作为个案研究发现,这些企业通过"企业项目制"的资源动员方式,缓和了生产目标和治理责任的张力.它们像组织产品生产一样经营乡村,在组织化乡村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形塑了所在地区"生产型治理"的特征.生产型治理对社会治理能力的现
中国近古以来乡村聚落地名群风貌的时空差异一直存在.宋代乡村聚落地名群风貌存在东南、华北两种类型.东南类型以鄞县、琴川为代表,乡村地名中以"村""庄"为通名者均占一定比例,通名中水文地名较多,"姓氏+家+通名"式地名所占比例较大.从宋至清,该类型乡村地名群的风貌和地名变化较少,乡村地名最为稳定.华北类型以安阳、泸州为代表,其乡村地名中以"村"为通名者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姓氏+村"式地名所占比例最大.安阳的乡村地名中"方位+同名"式搭配使用较多且一直相沿,以"村"为名的特色长期不变;而泸州的乡村地名风貌变化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社会研究的聚落维度变得更加重要.通过与聚落地理学文献的对话,本文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来解释乡村聚落形态的区域差异.这个框架揭示出乡村聚落具有系统、社区和生活的结构三重性,而乡村聚落的演化在系统性、社区性和生活性三个相应的进程中同时展开.在传统乡村社会,生存是生活的基本内涵,生活性进程也构成了对其他进程的强制;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系统性进程的影响力大大增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系统性、社区性和生活性三个进程协同起来,探索创造良好的乡村社区生活的可能性.
本文通过公路货运市场车货匹配模式的变迁,考察了数字平台如何对传统行业生产组织方式进行重构.基于车货匹配平台的桥接型匹配使交易从熟人交易转向陌生交易,从议价模式转向竞价模式.探底竞价和较高的交易风险使相关主体的处境遭遇恶化.基于无车承运平台的整合型匹配则通过卡车司机的再组织和熟人交易的再建构表现出一定的赋能作用.平台对货运市场的重塑表明,数字技术虽然具有颠覆传统行业组织方式的强大力量,但是技术作用的方向和力度仍然受到产业政策、政府监管以及行动者抗争等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