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门板上的“红苹果”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棉岛的明姥姥对桂莲说:“往后你不要再给我带点心了,姥姥牙都没了,吃不了多少东西。”
  桂莲说:“姥姥您放心吧,我买的这些糕点入口即化,不怕咬不动的。”
  窗户上糊的都是纸,是有点发黄的麻纸,整个窗户没有一片玻璃。桂莲给明姥姥泡了一壶茶,又說:“您这屋里冬天太冷了,我去买几片玻璃给您换上吧。”
  明姥姥说:“好啊,又要麻烦你了。”桂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转头看到旧门板上有一道裂缝,她说:“姥姥,这扇门板也不挡风了,索性一起换掉吧。”明姥姥猛地站起来,身体挡在门板前面:“这怎么成,不能换!”
  明姥姥坚持不肯,桂莲忍俊不住,笑了:“行,不换就不换,过一阵子再说吧。”说完,就张罗着去买玻璃。桂莲走在路上,不明白明姥姥为何不让动那扇门板,那门板又黑又旧又薄,门上还用蜡笔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苹果,大概是明姥姥的孙儿画的吧?
  5年前,桂莲的父亲因病去世,桂莲勉强读完高中,之后就离乡背井到了木棉岛。桂莲的父亲是个电工,桂莲也学得一手好活,因为喜欢绽放放着火红的木棉花的木棉岛,就在供电局找了份工作安顿下来。
  同事问她:“你一个姑娘家,怎么也跑来当电工?”桂莲说:“我爸就是电工,他在世时我没能孝敬他,现在他走了,我想做点爸爸擅长的事,也是对他的纪念。”
  这天,桂莲去云朵巷检查线路,路上碰到了明姥姥。明姥姥腿脚不便,她伸手拦住了桂莲:“姑娘,你能帮帮我吗?”
  桂莲跟着明姥姥走,明姥姥说:“家里的保险丝断了,我孙子快要下课了,怕他晚上写不成作业。”桂莲换好保险丝,看到厕所的灯也坏了,就从工作包里掏出一个崭新的备用灯泡装上去。明姥姥奇怪地问:“怎么包里还带着灯泡呢?”
  桂莲笑嘻嘻地:“咱们木棉岛有不少孤寡老人,我备着随时就能用得上,方便大家。”正说着,忽听嗵嗵嗵一阵很有活力的脚步声从院里传过来,很快就看见一个七八岁左右的男孩走进来。明姥姥叫住他,指着桂莲说:“叫姐姐。”
  男孩很乖巧,叫了声姐姐,桂莲低头问:“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大声地说:“我叫明朗。”
  明姥姥说:“明朗他爸在城里的工地里开塔吊,过年才回来一次,孩子就只能跟着我。可我一个老太婆,最多就是照顾他吃饱穿暖,其他什么也教不了。不放心啊。”
  桂莲说:“反正我下班都得经过云朵巷,以后我下了班就过来看看,顺便给明朗检查检查功课。”明姥姥开心地笑着,却又有些担忧:“这会不会太麻烦你了?”桂莲说:“不会不会,我回宿舍也是一个人。”
  后来,明姥姥家里有啥事就喜欢叫桂莲来。有邻居想帮明姥姥,她都说不用不用,等桂莲来了再弄。明朗也很喜欢桂莲,偶尔桂莲的兜里会藏着一块牛轧糖,用来奖励明朗的进步。以前明姥姥总爱待在屋里,自桂莲帮她在院里种上花草后,明姥姥就时常到院里来,给花草浇水,坐在院里晒太阳,有时还会哼起年轻时爱唱的《红旗颂》。
  快过年的时候,明姥姥的儿子明强回来了。儿子说:“工地补发了去年的奖金,我看这钱够我们把房子翻新一下的。”
  明姥姥一听急了:“谁叫你翻新的,我跟明朗住这旧房子舒服得很,不翻。”
  明强说:“妈,你可真不会享福,有谁会不想住新房子的,我们把房子翻翻新,屋里看起来也能敞亮一些。”
  “这是一楼,采光自然是差一些。”明姥姥还是不松口。
  儿子数着门板上的“红苹果”,说:“妈呀,你就别固执了,你在这门板上画了408个苹果,就是桂莲帮我们家做了408件好事,是吧?”明姥姥说:“你知道还要拆,你个没良心的,都不晓得要感恩啊,我就是要留住这扇门板,房子不许翻新。”
  儿子知道母亲宝贝那扇门板,不管它多旧多黑多薄,母亲始终不肯拆掉它。母子俩说了许久,最后明姥姥说:“眼看这门板是画满了,要拆下来也成,你就把它送到供电局吧。等装了新门板,我还接着画。”明强把拆下的门板送到供电局,局里的领导才知道桂莲这些年默默做了许多好事,领导把那扇门板钉在宣传栏上,还颁给她一个“最美心灵奖”。
  桂莲说:“我爸去世那阵子,家里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多亏邻居们凑钱给我,我才得以读完高中,我懂得那种暖到底有多暖。”说到这里,桂莲微笑着看着大家,又缓缓地继续讲道:“毕业后我想到外面闯一闯,但我总记着帮助过我的人,不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把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身处孤独与困顿的人们。”
  火红的木棉花儿静静地绽放着,饱满肥硕的花苞点缀其间,静美无言。
  不知从何时起,木棉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人们总是要来看看木棉花,不经意间也会谈起那长在门板上的“红苹果”。
其他文献
江一燕的演绎,只反映了她的一个侧面  在昆仑山北坡羌塘高原的西北部,有一片广袤的无人区。据说,那是地球上除了南北两极以外人类无法生存的第三极,是著名的“生命禁区”。现实生活中,有位旅行家孤身闯过了这片禁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徒步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第一人。这段经历后来被导演赵汉唐拍成了电影《七十七天》,为此他带着自己的团队在无人区整整拍摄了三年,多次同死神擦肩而过,才终于拍出了这部画面美丽绝伦、情节惊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对青年一代发扬伟大五四精神、奋力担当时代使命寄予了殷切期望,对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对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的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书记 苑芳江   五四运动
时尚往往意味着常买常新,但却鲜有人关注被替换下来的旧衣将何去何从。作为一名原创服装设计师,张娜对此深感惋惜。为了拯救那些被丢弃的旧衣,她开了一家“再造衣银行”,并通过一系列设计实现了旧衣的“重生”。    “真可惜,好些二手衣其实不旧,或者说根本就是新的,布料和款式也都不错,就这样统一被处理掉,太浪费了。”张娜忍不住感慨。“可是送去贫困山区也会有问题,二手物品嘛,肯定有新有旧,有人就会想了,为什么
“咕咕、咕咕、咕咕”一串鸟儿清脆而响亮的叫声在田晓刚的身边骤然响起,正在聚精会神听课的田晓刚被吓了一跳,但很快明白这是同桌田晓强的手机响了。  全班许多同学都转过头朝他们那儿看,有的还嘻嘻地笑。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数学老师中断了他的演算,摘下眼镜,拿起点名簿看了看,怒喝:“田晓刚,站起来。”  田晓刚无奈地站了起来,望着王老师鲁迅似的花白短发,感到十分委屈。要是上语文老师的课就好了,作为班主任,林老
1  莉安搬进新租的曦和山庄603室的时候,对面601室的门恰好开着,她的一大堆东西搬运工只负责送到了门口,便找了理由离开。莉安想打电话给程雨,却是对方线路正忙,她束手无策地站了十几分钟后,便决定自己一件一件地搬进去。  但一个盛放书的硕大的箱子还是让她发了愁,无论如何推拉,那箱子都岿然不动。正愁眉苦脸之时,601房间走出一个看上去扛两个箱子都没有问题的高大男人,他大概是要关门走人的,看到莉安堆在
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有一个叫度莫克塔的小村庄,这里山水相映,环境优美,被称为“最美的村庄”。这里的村民有一群特殊的朋友,便是野生亚洲象。千百年来,大象和村民互不打扰,和平相处,过着安静祥和的日子。  那一年的夏天,村中一户居民家中电线短路,引发大火。火势随风迅速蔓延,很快就延伸到了大象栖身的树林。生命受到威胁的象群迅速撤离,但是有一头刚出生不久的小象,因为行动缓慢,被大火烧死了。  这场火灾,让村民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与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碰撞。当人类将动物们原有的生活领地一分为二后,野生动物的智慧超乎人们的想象,生活在英国沃里克郡附近的野生动物,它们居然学会了利用地下排水管道穿越交通繁忙的街道,还有一些野生动物居然利用飞行毯像“空中飞人”般来往于高速公路两侧。然而,随着肆意生长的公路、铁路如蛛网般遍布大地,给人类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地球上的野生动物们产生了巨大的威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已这三个字就成了搪塞的借口。比如,想吃家乡素常的饭菜,却漂泊在异乡,就有了“莼鲈之思”。这不知是多少人的心愿,所以就有了无辜的不得已和不得意。  “莼鲈之思”的主角西晋文学家张季鹰却是任性果敢的,不像我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他是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世说新语·识鉴》里记载着: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
《白鹿原》是文学大家陈忠实笔下的一部经典的举世之作,而搬上电影、电视剧的《白鹿原》更是让人感触颇深,里面所展示的关中风情,剧中人物曲折的感情纠葛,以及当时的封建传统宗法制度,整个剧情让人跌宕起伏。它还展示了关中地区明清时期古民居的风貌特色,再现了关中塬上人们传统的自然形态及生活形态的古老村落,在这里形成了独具关中风情的游览和展示区域。现笔者就带您一道走进陕西蓝田白鹿原一探究竟吧。  走进白鹿村感受
有人一辈子活得都悲情、消极。  因为她一生都是个月亮,只有十五亮一回,其他时间都是暗淡无光。但有人一生都活得跟太阳一样,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光,照到哪里哪里就亮。  我表姐是前一种人。  她高中毕业时进了一家工厂,跟师傅学机加工,就是车工,表姐的师傅是一个比她大三岁的帅小伙,对她极好。这种好后來变成了热烈的爱慕。两个人公开关系后,遭到了舅舅的强烈反对,反对的原因是他高中毕业,以后没多大出息,不足以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