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血压的8个新观念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10月8日,又一个全国高血压宣传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提请广大高血压患者关注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脉压增大危险多
  
  所谓脉压,是收缩压减去舒张压的差值。随着年龄的增大,高血压病程的延长,脉压会增大。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为自己"虽然高压高,但低压正常"的情况感到欣慰。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脉压是反映动脉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其真正原因是动脉硬化,不仅是粥样硬化,还有纤维化。脉压大表示血管弹性差。
  高血压、糖尿病、衰老等都可以改变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使管壁变硬,弹性变差,动脉扩张,导致脉压增大。一般50岁以后脉压开始增大。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一样,脉压增大是心脑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下,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数值越高,危险性越大。但是,当收缩压高于130毫米汞柱时,收缩压越高,舒张压越低,则危险性越高。如收缩压为160毫米汞柱水平时,75毫米汞柱的舒张压比95毫米汞柱的舒张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 12%,这也就是脉压在起作用。
  
  收缩压下降更能表明实际降压效果
  
  以往,人们对舒张压的重视胜过收缩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高血压首先表现在舒张压升高。如一位40岁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不超过140 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已超过90毫米汞柱,诊断是根据舒张压来定的,因而容易引起重视。二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随年齡增长,收缩压升高是正常生理现象,而舒张压升高则为异常,所以更在意舒张压的升高。其实,收缩压对健康的影响更重要,收缩压每升高20毫米汞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将加倍。
  目前,高血压治疗对收缩压的控制相对比较困难,舒张压的控制率可达90%,而收缩压的控制率只有60%。以往高血压治疗是将控制舒张压作为目标,现在看来失之偏颇,控制血压必须两头兼顾。由于收缩压更难控制,所以收缩压的下降比舒张压下降更能表明实际降压效果。
  


  
  低危的轻度高血压有可能回归正常
  
  所谓轻度高血压,就是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90~99 毫米汞柱,属于1级高血压范畴。所谓低危,就是不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不存在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一段时间里,轻度高血压有三种变化趋势:1/3人的血压上升,1/3维持原有血压水平,1/3下降至正常血压水平。从结果来看,有1/3的人血压可自然回归正常,他们显然并不需要用药。进行非药物治疗,如吃得淡些,减肥,调整生活作息时间,少喝酒,大部分低危的轻度高血压可以回归正常。
  因此,一旦查出血压高,应该先请医生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血糖、血脂、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果轻度高血压同时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应尽快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治疗。如果不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应该观察6~12个月,同时进行非药物治疗。血压升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在一段时间里持续存在,如果观察6~12个月,就可以得到比较平均的客观水平。在此期间,最好每隔1~2周在同一时间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如果经过6~ 12个月的非药物治疗,血压仍然升高,就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进行降压治疗。
  高血压初发年龄提前
  
  目前,高血压的初发年龄有提前趋势,青少年高血压的比例不断增加,其中原发性高血压人数高于继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和肥胖有关,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得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发病年龄也较早。肥胖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另一重要原因。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是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脏先天性畸形、肾动脉狭窄等。由于两类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不同,因此,一旦发现青少年血压升高,应区分是原发还是继发。最重要的是查尿常规和血钾,如果肾功能有异常或血钾低下,大多数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应进一步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无法根治,继发性高血压应与原发性高血压一样进行降压治疗。
  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2岁以上者与成人相同,12岁以下者按不同年龄和性别而异,低于成人标准。青少年的血压测量,判断舒张压的标准不是低音消失,而是以渐变音为准。所以,家长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学会给孩子正确地测量血压。
  
  用非降压药缩小脉压
  
  对老年脉压增大的高血压患者,传统的降压治疗通过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虽然也能一定程度缩小脉压,但作用有限。现在认为,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升高、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自由基产生增加等,都可影响动脉内皮功能,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因此,改善动脉弹性功能是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非降压药的应用将起重要作用。这类药物有以下几类:
  1.硝酸酯类药物:可直接舒张大动脉血管平滑肌,改善大动脉弹性,发挥作用较快。
   2.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不仅能调节血脂,而且具有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还能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他汀类药物改善动脉弹性和缩小脉压的作用相对较慢,需要长期治疗才能显效。
  3.叶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明显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 6,有可能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从而改善动脉弹性功能,但剂量和疗程都还缺少证据。
  4.胰岛素增敏剂:存在胰岛素抵抗者,降压治疗的同时应服用胰岛素增敏剂,以改善血管弹性,但需要3~6月才能显效。
  


  
  长期降压治疗好处多
  
  高血压患者治疗上最大的问题,是用药不规范,包括用药断断续续,或在血压下降后停止用药,这种做法是有害的。高血压患者经过 6~12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如果无效,或原本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就需用降压药实施长期有效的治疗。首先,经过降压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这是降压治疗的结果,但平均停药6~8个月后,绝大部分患者的血压仍会恢复到原有水平。如果停药,在这段时间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血压上升,将使与高血压有关的重要靶器官处于失保护状态。其次,血压恢复正常,并不等于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病变恢复正常,通常这些病变至少要经过两年的治疗才能得到改善。第三,有不少患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停药,事实上,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最容易发生在启动治疗的2~4周,长期治疗后,副作用反而越来越少。如果经常停药,患者就要不断无谓地忍受启动治疗时的副作用。第四,有些患者担心血压正常后继续治疗,会使血压越来越低,因此他们会在血压较低的夏季停止用药,其实,降压药的主要作用是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周围阻力,阻力正常了,血压就不会再降低。
  
  
  尽量用长效药
  
  从降压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分,降压药分长效药和短效药两大类。然而,从药物效价比的角度而言,有条件的应尽量用长效药。一是因为长效药服药次数少,不会忘记,患者将由此得到长期规范化治疗。短效药服药次数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容易遗忘,缺失保护的时段将使人体处于危险状态。二是长效药降压平稳,血压的波动较小。短效药降压使血压波动大,容易引起左心室肥大、心肌耗氧增大,对心血管带来一定危害。
  如果要用短效药,不要用单一的短效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联合用药,即将几种短效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或直接用复方短效药,以减轻降压导致的血压波动以及减少服药次数。
  
  高血压是一种综合征
  
  高血压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的疾病,也是代谢紊乱综合征。血压上升的同时,还伴随着其他许多代谢改变,如血糖升高、肥胖、血脂高等。多种危险因素联合,可引起更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因此,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其他代谢方面的改变,如果已出现其他代谢问题,治疗应与降压同步进行。
  
  相关链接
  怎样正确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前应先休息15分钟,取坐位量右上臂血压。要反复量几次,直到量出的血压稳定为止。舒张压以声音消失为准,如声音持续不消失,可采用变音时的数值。
  导致血压升高的外因
  饮食,特别是茶、酒和咖啡都可使血压升高。另外,吸烟、运动、膀胱充盈、外界温度太高或太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也可使血压升高。
  
其他文献
日本著名养生家西胜造先生,在研究总结古今、东西方医学文献及民间疗法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的酝酿和实践,创造出包括营养、饮食、运动、呼吸、入浴、美容、睡眠等多方面内容的一套健康法,被人们称为"西氏健康法"。该法在日本流行数十年,依然深受欢迎。现将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健康六法介绍给读者。   基于人的直立行走导致了因骨骼发生错位和变形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健康六法旨在弥补这一构造带来的缺陷,对整个机体起调节
期刊
一到冬季,一些老年人会不停地咳嗽、咳痰,尤其是抽烟的老年人,遇到感冒,在多年咳嗽、咳痰的基础上,病情还会加重,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慢性支气管炎。由于病程较长,患者的体质一年不如一年。如果慢性支气管炎经久不愈,还会进一步发展为肺气肿,最后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提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少人会感到很陌生。其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阻塞性"意味着空气呼出受阻,即所谓的气流受限。
期刊
今年四、五月"非典"流行猖獗时,很多人道听途说、争先恐后地要求注射各种增强免疫力的注射液,如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以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强等于抵抗力强吗?     人体免疫力强,就能抵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这样的观点似乎顺理成章。然而,这却是认识上的误区。因为免疫力并不等于抵抗力,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而言,增强其免疫力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可能有害。因为如果病毒很"凶",病人免疫力太强,反而会与病毒
期刊
人的一生中,会出现近视、远视、散光或老花,此时就需配一副眼镜。但是戴镜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有些人戴镜后会出现头晕等不适感,尤其是一些长期在电脑荧光屏前工作的人,很容易得一种以视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医学上称为电脑终端性眼病。究其原因,其中60%是由验光不准确引起。那么,怎样才能配一副既舒适又能起医疗保健作用的眼镜呢?这就需要准确的医学验光。  这里提倡的医学验光,并非平时在眼镜店里配镜前的验光,即
期刊
“医生,医生,让我们先看吧!病人80多岁了,实在吃不消啊!”“排队,排队,我们小孩发烧39℃,还不是要排队?”“不行,不行,我先来的应该先看!”……这种情景在我国内地医院的急诊室里时常见到。维护秩序的护士也很无奈,如果让危重病人优先诊治往往会怨声四起,最后不得不按老规矩——凭挂号先后看急诊。笔者前不久考察了香港玛丽医院,他们急诊医疗的分诊制度,值得内地医院借鉴。   应香港玛丽医院急诊科主任的邀请
期刊
在中国,慢性乙肝的患病率非常高,这主要是母婴传播所造成的。由于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不健全,当病毒入侵机体后,不被其免疫系统所识别,结果病毒就像找到自已的“家”一样,安安稳稳地住了下来。这种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了乙肝病毒的患者,由于长期携带病毒,就逐渐发展成为慢性乙型肝炎。    怎样早期发现肝炎?    要早期发现肝炎,需要对肝炎有所警惕,以下两种情况需要特别加以关注。1.有无被传染的途径  近1~6个月
期刊
生活中,谁不会碰到头疼脑热等一系列小毛病?除了吃药打针,自己也可以掌握一些自疗办法。试试这些方法,你的不适之感也许会跑得无影无踪。   若问什么事让你感到无奈,相信打嗝会是其中之一。打嗝,是指膈下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医书上写做“呃逆”,古人则称为 “哕”。  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打嗝,但究竟为什么会出现,确切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明了。有些科学家认为,打嗝是一种退化的生理反应,因
期刊
小儿功能性便秘较为常见,经常困扰儿童及家长,令儿科医生也颇感棘手。以前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多以泻剂为主,但药物多有副作用,而且远期疗效不满意。如今,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除合理安排膳食、适当应用药物治疗外,更应强调排便训练。  一些家长认为,排便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无论训练与否,绝大多数孩子将来都能学会自己处理大小便,而忽视了正规排便习惯训练,尤其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我国传统育儿方法中常有的"把便""把
期刊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改变,我国肥胖者队伍日渐壮大,而减肥也成了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减肥,很多人愿意选择保健食品,但是减肥类保健食品却常让人“吃药”。   据调查,近年我国查处的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药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添加的违禁药品,以去甲麻黄素、氢氯噻嗪、芬氟拉明等为主,減肥者在不知情中“吃了药”,健康受到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食用了添加不同违禁药物的减肥类保健食品,
期刊
無汤不成席,在众多菜式中,汤是举足轻重的一个组成部分。粤港菜推崇开胃汤,本帮菜时兴饭后汤,至于汤的品种则更不胜枚举。按照传统的观念,汤是最有营养的,因此,嗜汤、喜汤、品汤的大有人在。但对汤中究竟有什么营养恐怕并不清楚,普通家庭经常烹制的蔬菜汤中维生素C含量有多少,至今也不为人知。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组实验,完全模拟家庭厨房的烹饪过程,制作番茄鸡蛋汤和冬瓜虾米汤,测定不同状态时番茄、冬瓜及其汤中的维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