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就是要让课堂为学生提供一种“家”的感觉。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片自由安全的天空,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徜徉,使他们的心灵自在地舒展,生命自由地生长。
关 键 词:自由安全 个性 放飞 自我的心灵
所谓“家”,是我们累了、倦了时的一个避风港,是包容我们所有喜怒哀乐的温暖的小巢,更是我们不断上进的动力源泉。曾记得匈牙利的作家阿格妮丝 •赫勒在《日常生活》一书中这样表述:回家应当意味着回归到了我们所了解,我们所习惯,我们在那里感到安全,我们的情感在那里最为强烈的位置。因此,“家”的感觉就是熟悉感、亲切感、温暖感、可靠感、自在感、安全感、信任感、依恋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种“回家”的感觉,使他们的心灵自在地舒展,生命自由地生长。
一、 给学生一片自由安全的天空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安全的气氛中进行。教师要给学生一片自由安全的天空。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的无限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判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课堂上就要两手背后,双腿并拢,身体坐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然而,这一做法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过分强调这些“清规戒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像力。应该意识到,我们过多地强调抓纪律,抓规范,而忽略了关注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能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吗?能给学生一点言行的灵活性和自主权吗?也就是能给共舞之外的独舞一点精彩回旋的自由空间吗?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有人曾对某市10所小学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敢于向教师提问的仅占20%,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可见,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因为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也就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
现代学校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讲课是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因此,不要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鼓励提问,允许插嘴。学生如主动提问、质疑,提出与教师相左的见解,教师应当高兴;对于学生插嘴,也应当采取宽容态度。在课堂上,只要有助于学生学得生动、学得积极,就应该给学生一路绿灯。学生可以举手说,可以站着说,可以抢答,可以与同桌讨论。解除了陈规陋习对学生的五花八绑,才能使学生找到“家”的感觉,得到心灵的释放。
教师也不要急于教给孩子什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鸟飞”的广阔的发展时空,尽可能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家”里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二、 让学生的个性得以放飞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的文本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课堂,应该成为伸展自我的生命灵性、张扬自我的精神世界的“家”,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飞扬。
1、珍视学生个性化解读
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受到年龄、知识积累、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的制约,他们对许多课文的理解往往是充满灵性的、闪耀着创造光芒的。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创造性解读,鼓励学生主动地与文本展开自由的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我们要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
2、尊重学生自主性选择
学习的自主选择是一种主体意识、主体行为、主体能力的体现。学生的知识经验相异,兴趣爱好有别,阅读个性不同,对学习关注的重点、所获得的体验也不尽一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儿童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童真、童趣、童心,他们用此价值尺度来进行决策,因而,我们应尽一切可能让学生选择认为有价值、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十分有利。
此外,学习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而是应该给学生学法选择的自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自觉选择,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不断优化学法的运用效率,同时发展学生的选择能力。
三、 用自我的心灵去建筑
人们谈论语文教学,并不缺乏对精神家园的关注,然而也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似乎儿童的精神家园是由教师为他们建筑的,家园所能给予儿童的自由感、安全感等等都是一下子现成地呈现在儿童的学习之中的。在我看来,不管是教师给学生自由,还是现成地赋予他们自由,学生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都无法真正走进或回归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因为,儿童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家园,是由他们自己用心灵去建筑的,他们全部的快乐都来自于必然要经历的感受和体验。因此,用心灵去建筑,用生命去感受和体验的建筑过程,就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这些重要原则。学生对语文缺乏热情,在课堂中表现得压抑、淡漠,并不是他们不喜欢语文,而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体验,即缺乏一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过程。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应在于让学生获取一种独特的感受,体验一种诗意的情感,最终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 键 词:自由安全 个性 放飞 自我的心灵
所谓“家”,是我们累了、倦了时的一个避风港,是包容我们所有喜怒哀乐的温暖的小巢,更是我们不断上进的动力源泉。曾记得匈牙利的作家阿格妮丝 •赫勒在《日常生活》一书中这样表述:回家应当意味着回归到了我们所了解,我们所习惯,我们在那里感到安全,我们的情感在那里最为强烈的位置。因此,“家”的感觉就是熟悉感、亲切感、温暖感、可靠感、自在感、安全感、信任感、依恋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种“回家”的感觉,使他们的心灵自在地舒展,生命自由地生长。
一、 给学生一片自由安全的天空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安全的气氛中进行。教师要给学生一片自由安全的天空。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的无限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判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课堂上就要两手背后,双腿并拢,身体坐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然而,这一做法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过分强调这些“清规戒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像力。应该意识到,我们过多地强调抓纪律,抓规范,而忽略了关注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能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吗?能给学生一点言行的灵活性和自主权吗?也就是能给共舞之外的独舞一点精彩回旋的自由空间吗?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有人曾对某市10所小学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敢于向教师提问的仅占20%,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可见,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因为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也就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
现代学校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讲课是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因此,不要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鼓励提问,允许插嘴。学生如主动提问、质疑,提出与教师相左的见解,教师应当高兴;对于学生插嘴,也应当采取宽容态度。在课堂上,只要有助于学生学得生动、学得积极,就应该给学生一路绿灯。学生可以举手说,可以站着说,可以抢答,可以与同桌讨论。解除了陈规陋习对学生的五花八绑,才能使学生找到“家”的感觉,得到心灵的释放。
教师也不要急于教给孩子什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鸟飞”的广阔的发展时空,尽可能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家”里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二、 让学生的个性得以放飞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的文本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课堂,应该成为伸展自我的生命灵性、张扬自我的精神世界的“家”,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飞扬。
1、珍视学生个性化解读
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受到年龄、知识积累、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的制约,他们对许多课文的理解往往是充满灵性的、闪耀着创造光芒的。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创造性解读,鼓励学生主动地与文本展开自由的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我们要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
2、尊重学生自主性选择
学习的自主选择是一种主体意识、主体行为、主体能力的体现。学生的知识经验相异,兴趣爱好有别,阅读个性不同,对学习关注的重点、所获得的体验也不尽一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儿童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童真、童趣、童心,他们用此价值尺度来进行决策,因而,我们应尽一切可能让学生选择认为有价值、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十分有利。
此外,学习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而是应该给学生学法选择的自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自觉选择,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不断优化学法的运用效率,同时发展学生的选择能力。
三、 用自我的心灵去建筑
人们谈论语文教学,并不缺乏对精神家园的关注,然而也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似乎儿童的精神家园是由教师为他们建筑的,家园所能给予儿童的自由感、安全感等等都是一下子现成地呈现在儿童的学习之中的。在我看来,不管是教师给学生自由,还是现成地赋予他们自由,学生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都无法真正走进或回归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因为,儿童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家园,是由他们自己用心灵去建筑的,他们全部的快乐都来自于必然要经历的感受和体验。因此,用心灵去建筑,用生命去感受和体验的建筑过程,就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这些重要原则。学生对语文缺乏热情,在课堂中表现得压抑、淡漠,并不是他们不喜欢语文,而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体验,即缺乏一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过程。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应在于让学生获取一种独特的感受,体验一种诗意的情感,最终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