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呋塞米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来源 :当代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753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剂量呋塞米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0)与治疗组(n=75)。对照组接受小剂量呋塞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前后循环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尿量、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联合低中心静脉压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过程中采用控制性降压,观察组在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过程中采用控制性降压联合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对新生儿黄疸血常规及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进行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在换血前后的血常规及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00例黄疸患儿换血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B/A)、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网织红细胞比值(RET)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换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外涂预防接受ESD术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发生食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将在新乡医学院接受ESD术的168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B组和C组。在术后,A组患者不使用曲安奈德制剂进行治疗,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对B组患者进行局部注射,在C组患者食管黏膜缺损处涂抹曲安奈德凝胶。然后,比较三组患者食管狭窄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接受EBD术的总次数、其中Stooler分级为2级及3级患者的占比。结果:术后的1个月内,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和C组患者食管狭窄的发
目的:分析房角分离术在老年患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158只眼)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确认房角关闭<180o。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和联合房角分离术组。对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联合房角分离术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效果。结果:在手术后3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疾病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江西省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心内科住院的69例装置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3)与干预组(n=36)。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采取双心护理干预,采用自我管理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出院当天,出院后1、3个月进行测评。结果出院当天,出院1、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预后优良指数、长期用药指数、药物剂量加大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优良指数、长期用药指数、药物剂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产妇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1例PPROM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HCA分为HCA组(n=66)与无HCA组(n=35),比较两组年龄、产次、羊水过少、破膜孕周、潜伏期时间的分布状况与产妇分娩前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PPROM产妇发生HCA的影响因素。结果HCA组中,羊水过少、破膜孕周<32周、潜伏期时间为≤168 h的占比高于无H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顽固性呃逆是指发作时间超过48小时的持续性膈肌痉挛。该病多由器质性病变所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用针刺疗法、灸法治疗该病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用针灸疗法联合穴位注射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等方法治疗该病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本文对近年来用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临床上治疗Hp感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含铋剂的四联疗法目前已被证实是根除Hp的有效方案。此外,对传统的三联疗法(2种抗生素+1种质子泵抑制剂)进行调整和加强,联合胃黏膜保护剂、中药、口腔洁治法、益生菌、维生素等治疗Hp感染,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治疗Hp感染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此病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超声刀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55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超声刀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