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门石狮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人们总是把焦点集中在那些出土的东西上,惊叹着祖先留给我们这样丰富的遗产。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古董”正在被我们使用着,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那些百年建筑,很多房子还作为普通民宅,住着普通人张三李四;又比如一些老厂房、老仓库,还装着机器模具,正有工人在其中忙碌;再比如,那些端坐在某个大门口的石狮子,几十年、近百年地默默注视着过往的人们,人变了,狮子还那样……
  石狮子的传说
  老天津人,喜欢将从北方来的外地人叫“侉子”,把从广东、福建等地来天津做生意的,称作是“南蛮子”。广东、福建的商人聪明,善于做生意,经营多年后大多积聚了很多财富,旧天津人就认为是“南蛮子”聪明、有眼力,把天津的宝贝“憋”了出来,并且带回了家乡,所以人家“南蛮子”赚钱了,而剩下的天津人就失去了赚钱的机会。这种说法明显带有推卸责任的意味,是当代天津人不足取的心态。咱们话说回来,再讲这段“南蛮子憋宝”的故事。
  传说这对狮子是皇帝下旨让御用工人专门为水西庄雕刻的。安放在水西庄那天,正好是文殊菩萨的生日,菩萨从这里经过,一阵风吹起,把盖在母狮子上面的大红绸子吹落了,正好让文殊菩萨的坐骑狮子看到。于是乎,坐骑狮子记住了这个地方,每当月圆之夜,就到水西庄来找石狮子玩耍。而石狮子一看到坐骑狮子,就会幻化成一头真狮子,陪它到南运河里面戏水。天亮以后,坐骑狮子就变成石狮子的模样,端坐在水西庄的大门口,一起守门。文殊菩萨的坐骑狮子每个月要在人间玩儿三天,然后就回天庭,等待下一个月圆之日再来玩儿。
  南运河边儿的百姓几乎都知道这个传说,人们敬畏神明,也爱惜石狮子,有人半夜在河边看见了狮子在戏水,都赶快闭上眼睛装作没看见。有了神狮的护佑,南运河两岸的百姓生活富裕、丰衣足食。
  不久,人们发现胡同里多了个走街串户收旧物的“南蛮子”,日常不值钱的笤帚、水瓢,都让“南蛮子”当作宝贝一样收走了。可是说来也奇怪,这“南蛮子”收走了这些笤帚、水瓢之后,原本富裕的小康家庭就不再那么殷实了,做买卖家的生意也不如原来好了。百姓们私下里面都说,这“南蛮子”眼睛毒,把咱们天津人家里的宝都“憋”走了。
  于是,有人提醒,这“南蛮子”别是看上了水西庄的神狮吧。百姓们赶紧自发组织起来,等到月圆之夜要悄悄地“保护”神狮,不能让“南蛮子”憋走。到十五当天神狮下凡的日子,百姓们一连十多天都没看见“南蛮子”走街串巷,又等了两天,神狮依旧安然无恙,负责巡查的百姓还报告说半夜听见了运河边儿狮子戏水的声音,大家稍稍松了口气,觉得“南蛮子”可能去别的地方“憋宝”了。负责守着石狮子的赵二连着两天没睡好,这会儿已经到了第三天,就眯缝着眼睛打了个盹儿。一觉醒来,赵二发现“坏了”,只见公狮子背上被抠掉了一块儿长方形,里面露出黑黑的一个小洞。德高望重的老者一看,便摇头叹气:“完了,这神狮也让‘南蛮子’憋走了。神狮原来藏在石狮子肚子里面,现在背上让人剖开了,神狮见了光,就让‘南蛮子’带走了。”从此,人们再也听不到南运河里狮子戏水的声音,而石狮子守卫的水西庄也渐渐衰败,失去往日繁华。后来,人们找工匠把石狮子背上的这个缺口修补上,但长方形的印迹却怎么也抹不去了。
  外国的狮子何以成为中国 “镇宅之宝”
  我国本没有狮子,狮子进入中国,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狮子,并沿着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把狮子带进了中国。《后汉书·西域传》曾文,“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是说远在西亚的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送来罕见的礼品:狮子和符拔(一种形麟而无角的动物)。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狮子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尊称之为“瑞兽”,与中国传统的兽中之王老虎几乎不相上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也称“狮子出西域诸国,为百兽长。”
  而狮子的地位尊贵,更得益于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把佛家说法音声震动世界、群兽慑服称之为“狮子吼”。在五台山的许多寺庙中,都供奉着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像。狮子有了这等威严,因此在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胄坟宅前开始出现了石狮的踪迹。但当时只限于在陵墓坟宅前摆放,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慑,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这时的石狮子还没有进入民间百姓生活,在形制上也与后来守卫大门的石狮子有明显不同的特点,石狮子雕像下面没有高大的石头台座,这在汉唐古石狮遗物中可以看见。
  石狮子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
  在古代,设置石狮子有一定规矩。石狮,既作为艺术装饰作用的守卫之神,又能显示主人身份的高贵。一般门东边的狮子,脚边踩一只绣球,象征威力,为雄狮,俗称“狮子滚绣球”;门西边的则脚下抚一只幼狮,寓意子孙昌盛,为母狮,俗称“太狮少狮”,这已成为一般建制。狮子头部的鬈毛疙瘩却不得随意雕刻,鬈毛疙瘩的数目,是象征封建官府等级的标志,其数量越多,则主人官位品级越高。一品官、或公侯等府第前的石狮头部有十三个鬈毛疙瘩,谓之“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的石狮鬈毛疙瘩,则要逐级递减,每减一品就要减少一个疙瘩,七品官以下人家的府第就不准安放这种石狮。
  狮子底座花纹的雕刻也有学问,正面雕刻瓶、盘和三支戟,象征着“平升三级”;右面刻有牡丹和松柏,象征“富贵长春”;左面刻的是“文房四宝”,象征“文采风流”;背面雕刻“八卦太极图”,象征着“镇妖驱邪”。
  ——摘编自中国网
其他文献
看古代的电视剧时,经常听到“宰相”或“丞相”之类的名词,都指代仅次于皇帝的最高行政官员,但历史上却没有“宰相”这个官职,这是为什么呢?  “丞相”一词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秦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到文帝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
期刊
事起的缘由  最早记载孔子杀少正卯一事的是在《荀子》一书中。文中写道:“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荀子·宥坐》)  孔子
期刊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第一境。  读书,要静心而读,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独,要潜心铸剑,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笃。  柳宗元诗云:“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在明媚的春光里,小桥流水,白云悠悠,在树荫下,一本书,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读起来,你感到是那样地清静,那样地优雅;  在寒冷的冬夜中,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在书房里,一本书,一个
期刊
西方的教育传统与中国的教育传统的差别,其实早在柏拉图对话录里的苏格拉底与《论语》里的孔子那里早就奠定了基调。苏格拉底的对话与孔子的语录就是最好的标志。而且,这个差异至今仍然无法沟通。  中国的教育注重记忆与背诵,总感觉如果学生没有记住与背诵出一些什么东西,那么教育就是空白的。因此,我们总是容易见到有形的东西。一些大学毕业生拿着自己的听课笔记去找工作,以为这些东西就是所谓的大学教育了,结果发现在大学
期刊
2016年1月5日中国集邮总公司《丙申年》特种邮票——生肖猴年邮票正式发行。《丙申年》猴票,一套两枚:一枚画的是一只猴子手托寿桃,寓意“灵猴献瑞”;另一枚表现的则是一只母猴抱着两只小猴,暗合“福寿双至”……  自古以来,猴与人类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受到人类的格外关注、垂青与宠爱。在我国,申猴虽然在十二生肖中仅仅位列第九,但生肖邮票却以猴为首。从1980年首轮庚申猴票发行开始,时至今日的第四
期刊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吟完单相思的诗后,兴犹未尽,“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及搔首对天长叹”,又吟出这联联语。  贾雨村是个利欲黛心的人,同时又才干优长,不是草包。这种人正是封建社会名利场中富有竞争能力的好手。即便在穷困落魄之时,他也按捺不住勃勃的野心。在万家团圆的中秋月夜,他站在寂寞的葫芦庙里,对着冷月,想着倾心的美人;又想到尚无出路,前程茫茫,念出这样
期刊
假使恋爱是人生的必需,那么,友谊只能算是一种奢侈;所以,上帝垂怜阿大(Adam)的孤寂,只为他造了夏娃,并未另造个阿二。我们常把火焰来比恋爱,这个比喻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贴切。恋爱跟火同样的贪滥,同样的会蔓延,同样的残忍,消灭了坚牢结实的原料,把灰烬去换光明和热烈。像拜伦,像哥德,像缪塞,野火似的卷过了人生一世,一个个白色的,栗色的,棕色的情妇(Une blonde, Chataigne ou bru
期刊
徐桐是晚清理学家,道光年间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是清末保守派人物之一。《清史稿》说他“守旧,恶西学如仇”。徐桐的宅子接近著名的东交民巷,即当时的各国大使馆区。当初徐桐住过去时,那儿还是一片空地,他出几千两黄金买下那块地,在那儿大兴土木。没想到后来那儿成为使馆区,徐府前面还开了一条大马路。徐桐觉得不可忍受,干脆关了前门,从后门出入。  徐桐穿的衣服都是绸缎或土布的,不用洋布
期刊
【杨朱过宋东之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  杨朱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其实古今中外都有这些事。杨朱有一次到了宋国,住在旅馆。逆旅就是旅馆。这个旅馆的老板有两个小太太,大太太不算。这两位小太太,一个漂亮一个丑,可是这个老板喜欢那个丑的,不喜欢那个漂亮的。  【杨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杨朱越看越奇怪,
期刊
人生多少相逢,是“绝版”的。  告白之后,便是告别。转身之后,各自天涯。命运,只许给彼此短暂的一段光阴。此前不曾有,此后不再有,一生仅此一回。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从此,人在热闹处,却活得清冷。你的世界,成了一座荒城:无数的人,都是过客。而你,也成了无数人的过客。  你只为一个人而来。那个人走了,之后,你也会乐一把,疯一把,哭一回,笑一回,但一切都跟那个最重要的人没有关系了。这个世界有无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