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翰墨 万世师表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i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夏之交,我第三次漫步在小城曲阜街头,杨柳枝叶厚厚的浮尘,古老而有些陈旧的建筑,让人心中颇有些沧桑的感觉。曲阜曾为鲁国故城,史书记载,周灭商,大封天下,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被封于曲阜,为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君,至公元前249年被楚所灭。而它名扬天下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孔子故里。


  走近古城,高大厚重的城墙上书“万仞宫墙”,为清朝乾隆皇帝题写。孟子评价孔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为进入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其后为棂星门、“太和元气”石坊和“至圣庙”,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称赞孔子“可谓至圣也”。弘道门是明朝时孔庙正门,乾隆题写,这些有着特殊含义的名字,无疑是对孔子最高的褒奖。往前即到孔庙的藏书楼奎文阁,这个院落也被人们称为“碑院”,院内有十三座“御碑亭”,记述历代帝王拜祭孔庙的情况。穿过大成门、“先师手植桧”和孔子当年设教聚徒讲学的“杏坛”,就是孔庙的主殿大成殿了。殿内供有孔子的神位,悬挂有康熙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的“斯文在兹”等清朝历代皇帝题写的匾额。
  参观完大成殿,就去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汉魏碑刻陈列馆了。曲阜是中国三大碑林之一,有历代碑刻6000余块,汉魏碑刻陈列馆陈列其中最精华部分,现存西汉至民国碑刻131块,石雕6尊,其中汉碑数量为全国之冠,不仅数量众多,质量也是首屈一指。《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被称为“汉碑三珍”“汉碑三杰”,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陈列馆的匾额由黄苗子题写,院中央是“汉石人亭”,北侧汉魏、齐、隋展区是陈列馆最重要的部分,东西两侧是唐、宋、元的碑刻,南侧嵌有明、清墓志。北面屋子铁栅栏里面饱经沧桑的一排碑石高低错落,比起御碑亭里那些高大上的丰碑有些灰头土脸不太起眼,但却是全中国汉魏碑刻最精华的所在。


  猛抬头迎面就是1800多岁的《史晨碑》,被长期锤拓过的碑面黑如铁石,碑没有巨大的形制和豪华的外表,非常朴素,笔势含蓄,端庄典雅,清人王澍认为学隶书应从学此碑开始,取其严谨和“古厚之气”。
  《乙瑛碑》稍小,刻于东汉永兴元年(153年),是孔庙东汉碑刻中最早的,碑两侧刻有图案,书法方整平正,法度严谨,波磔分明,有雍容之气。
  《礼器碑》立于东汉永寿二年(156年),在前述两块碑之间,与《史晨碑》大小相近,略窄稍高。书风细劲雄健,端严俊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一向被认为是汉碑经典之作。王澍认为它“无美不备……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
  这三块碑貌不惊人,有的甚至没有碑额,却出身高贵,从立碑之初直到现在,它们就一直没有离开孔庙半步,置于曲阜孔庙这样庄重的场所,其书体风格和儒家的中庸思想相符合。同处于汉魏碑刻陈列馆中,这三碑既不像西汉《五凤刻石》那样古拙恣肆、质朴自然,也不像北魏《张猛龙碑》那样奇正相生、意态跳宕。这三块碑刻,遒逸俊健、端庄典雅,是隶书“中和之美”的典范。可以想象,1800多年前,那些书家一丝不苟地趴在碑石之上虔敬书写的情景。我想起了梁启超先生的一副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在这万世师表的景仰之地,摩挲千秋翰墨,思绪穿越古今,这里的每一块石碑,都像一位博学儒雅、饱经沧桑的长者,心平气和地向你讲述着远古的故事,见证着书法艺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吴勇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直书协副主席,江苏省硬笔书协副主席,南京市青年书协主席)
其他文献
面对似乎永远做不完的作业,你曾幻想过有一台机器可以代替你完成作业吗?瞧,在谢尔·希尔费斯坦的诗歌里,还真的有这样一台“作业机”呢!读读这首诗的前六行,你一定心痒痒吧?是不是很想拥有这台完美的机器?只要投进一角硬币,按下按钮,等上十秒,作业就会出来,而且又干净又整齐呢!可是,作业机真的如此完美,如此神奇嗎?继续往下读这首诗吧。当你读完这首诗的时候,你还愿不愿意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他呢?你是不是会看着满纸
期刊
大家好,我是林语婷。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书法,到现在快六年了。我学书法的初衷比较可笑:那时候年龄还小,我顽皮好动,总是一知半解却洋洋自得。妈妈看我性格浮躁,索性让我去学书法,說不定心会静下来。于是,渐渐地,我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开始学书法的时候,我总是笨手笨脚的,经常穿着斑斑点点的衣服、两手漆黑黑地回家;练习纸上,要么是画了一条蚯蚓,要么是睡了一只熊猫。有很多时候,我都想放弃了,觉得自己是不是
期刊
周恩来的一生成就非凡,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也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  周恩来出身于书香门第,年幼时,便坚持日练百字。在沈阳一所小学读书的三年期间,他的书法和国文功课均是全班第一。在南开中学就读时,周恩来的书法依旧被评为最佳。当周围的同学尚且懵懂无知,周恩来已经广泛阅读历史和政治学方面的书籍,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周恩来的书法以行书、行草居多,偶有楷书、草书。
期刊
退休以后,时间空闲,看看书画展览,偶然间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于是家中添置了笔墨纸砚、字帖,先在报纸上“乱画一通”,谁知一下子就入了迷。别看我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刚拿毛笔写字的时候,也是会满手黑乎乎的。鼻子痒时就抓,弄得满脸黑也不知道,亲朋好友来家看到我,笑得前仰后合。  等到手握笔不抖了,写字走笔也比较顺畅了,我才敢在毛边纸或宣纸上书写。一开始,在砚台里倒上墨,直接掭墨就写。由于墨较浓稠,写起来
期刊
①甲骨文的“以”字,好似连在婴孩肚脐上的脐带。有的甲骨文将婴儿与“人”字连写,表示婴儿出生时与母体的紧密相连。那时的造字先祖们似乎这样理解:母亲与孩子之所以有遗传学上的高度相似,是因为连接母子的脐带发挥了神秘的作用。  ②金文中“以”字延续了甲骨文“以”的字形特点。  ③篆书“以”承续了金文字形,但是有些篆书却将甲骨文字形中相连接的两部分分离了。  ④隶书“以”字,原本连为一体的字形分成了左右两部
期刊
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工会书法爱好者协会的会员全部是来自吴中区中小学的教师,目前,6人为省级书协会员,4人為市级会员,9人为区级会员。协会定期举办培训、交流活动,并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巡展。
期刊
Ni-P合金涂层作为研究较为成熟的涂层之一,组织致密,具有较高的硬度,优良的耐磨性与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然而单一Ni-P合金镀层的机械性能与耐腐蚀性能有限,发展纳米复合镀层已成为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为了避免传统纳米颗粒在镀液中的团聚问题,本文将电镀技术与溶胶-凝胶技术结合起来,制备了溶胶增强Ni-P-TiO2纳米复合镀层。利用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等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TiO2溶胶浓度对Ni-P电结晶行为的影响,深入分析了Ni-P-TiO2复合体系中金属的电沉积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采用复合电
美麗的菊花
期刊
① “老”字,在远古的时候表示头戴冠冕、手拄棍杖的老人。上部好似古代上卿、大夫戴着的冠冕,又好像是长长的发髻——古人认为头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剪断,因此年龄越大,头发胡须就越长。“老”字下方,右边是个“人”,左边像一只“手”拄着“棍杖”。  ②③金文、篆文中的“老”字比甲骨文时期的简单了许多,“手”变成“匕”的模样。  ④⑤隶书中“老”字的人形、发型全都变了样,“手”“拐棍”的轮廓仍依稀可见。《
期刊
三人被怪风裹挟着,一路向东而去,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停了下来。睁眼一看,只见白茫茫一片,想来是有人故意把他们弄到这儿,用冰天雪地困住他们。  三人只得沿着绝壁,奋力下山。只是,这荒山野岭没有山路,要下山,只能手脚并用,爬下去。  小朋友,左边三个部首都有长撇,撇有很多种,你觉得这里的撇是哪种呢?  半山上,隐约有蓝色的亮光,像萤火虫的尾灯一隐一现。三人来到近前,定神一看,确实是个好处所。这蓝色亮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