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的关键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
  二、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
  每学一篇新课文,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段、内容就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通过讨论探索,从而得到解决。当学生解决不了时,我才给他们提示帮助解决,这样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使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情绪既活跃又轻松,在自由的氛围中驰骋,达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目的。
  2.激發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学
  同学是小组的成员,通过讨论互学,使学生能在互助、和谐的状态下探索新知识。互学,学生互补彼此的不足,每个同学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存在着差异,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能从别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发。
  三、面向全体,因村施教,重视个性的技能发展
  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们抓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层次知识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此,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的安排,要适应于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让有能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知识,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我采用异步教学法。使各类学生能经常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他们都能在一个寬松的环境中学习。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除指导他们超前学习之外,课堂上我还让他们展开思维,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照顾中下生,让他们在40分钟内有较大收获,并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以中下生理解弄懂会做为前提,针对他们的思维力,多启发提问,对于他们的闪光点则给予充分的肯定,作业的难度要适中。这样使上层学生的潜力得到发展,下层学生也能逐步提高,品尝进步的快乐。总之,我们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逐步把他们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
  四、坚持整体性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柳斌同志说:“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书,最终目标是育人。在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由于学生的个性鲜明,可塑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施教,恰当地运用教材,讲求教学艺术,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寓于知识教学中,就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然而,今天仍有人片面追求“智育”的应试教育,把语文教育看作是教会学生识字、读书、作文的语文技巧训练,拼命追求分数,一切为了应试,淡化了思想教育,这实质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由知识型向发展型转化。发展型的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又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育,强调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活动,学会认识、做事、生存、共同生活是教育的四大支柱。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就必须以人的语文素质的发展为目标。要真正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作用,就丝毫不能忽视语文活动课。学科课和活动课相结合既发展了学生的智育,其德育、审美、品质修养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真正做到了多方面素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良好的个性,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开发潜能,发展健全的个性。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因此,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坚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大胆摸索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素质,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为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对于高中起始年级——高一,不同班主任老师有着不同的管理策略。对于高一年级如何形成班风、培养班干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等,我不想多谈。我主要针对如何管理特殊学生,与学生有效沟通,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愉悦地成长,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案例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如果一个孩子是在表扬中长大,那他就是一个充满自信并且乐观的人。如果一个孩子在批评中长大,那么他
期刊
高效和谐,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高效和谐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实现和谐教育的关键是构建高效和谐课堂。这给我们的课堂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注入了更新鲜的养分,让教育也日益出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构建高效和谐的语文课堂呢?  一、爱心构建和谐课堂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课堂实效的根本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我们都知道,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
期刊
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这是劳务输出地学校、班主任一件非常头疼的问题。众所周知,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我们的工作任务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我们应该多关心学生,尤其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呢?根据我在小学任教二十多年来的所见,所为和
期刊
高效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要有学生立场,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看到学生实实在在地进步。尽管每位教师采用的教育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成长奠基.高效课堂之“高效”不应只是分数和升学率的最终高效,而应落实于每一天、每堂课的有效、高效上。  从教22年来,感触最深的就是:在课堂上老师能够激情满怀,精神抖擞,学生就会对学习充满信心。这就需要教师营造精彩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创建高效数学课堂
期刊
生本教育主张高度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把教转变为学,这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法。新课标中增加了“基本生活经验”和“基本思想”,强调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过程。生本理念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生为本,把教最大限度地转变为学,通过学科的内在魅力打动学生,使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精准定位复习目标 
期刊
如何学好化学这门自然科学课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下面仅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仅供同学们参考。  一、认真抓好“听、思、问、练”的学习四个环节,力求达到懂、会、透,提高课上吸收率  听是关键,思是核心,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力,聚精会神听讲,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去专心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会听课不仅听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概念、例题要能理解同时更要学习和感受老师讲的每一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要学会巧妙地完
期刊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使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需要大力加强教学管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从当前我国一些小学教学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都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积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提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成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创新性的管理模式,成为重要的经验。但深入分析一些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理解的过程是从语言文字中获取信息的思维过程,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学困生,
期刊
三年中师学习,毕业了。我怀着憧憬,带着梦想,走进了我崇拜而热爱的教师队伍,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涯。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在这片属于我和孩子们的天地里,有过多少我和孩子们爽朗的笑声,又有过多少耐人寻味的往事;作为一名一线的乡村小学教师,我哭过,也笑过;苦过,也累过;成功过,也失败过。屈指数数,从教至今已经有20多个年头,我的奉献虽然不见得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一直坚持用我满腔的爱,照亮了学生一片清纯的天
期刊
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和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纲领下,二胡教育的走进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为此,中国从小学到高中的音乐教师们都进行了对“二胡在中小學音乐中的开展”的课题研究,他们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改变了单纯的“接受式的学,灌入式的教”的传统教学法,为二胡艺术在中小学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开展思路和工作方向。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中小学音乐教材也在不同程度上加入了二胡曲鉴、赏析课等课程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