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1986年世界杯的马拉多纳一样,梅西在2005年同样凭一己之力把阿根廷青年队带上了冠军的巅峰。这似乎成为了阿根廷的一大特色:他们总是比其他国家更善于把某个球星的特质发挥到极致。于是,梅西在一场新“造神”运动中成为了形似的新马拉多纳。这种寻找马拉多纳接班人的传统在阿根廷由来已久,只是结果总是令人失望。在梅西看来,“迭戈是不可复制的”,不去背负所谓马拉多纳的神奇光环,无疑是给自己找的最明智的成长道路。
球王在巴萨
巴萨同是马拉多纳以及梅西旅欧生涯的第一站,不过马拉多纳在加盟巴萨前已经声名显赫,在阿根廷国内家喻户晓。1982年世界杯,尽管马拉多纳以一张红牌结束了世界杯征程。不过,西甲豪门巴塞罗那还是以800万美元的代价将其招至麾下。马拉多纳的到来让球迷欣喜若狂:数千人在巴塞罗那机场等待他的驾到,近万名狂热球迷包围了他下榻的宾馆。为此,巴萨方面还特意给他配置了相当于国家元首的保护,有人说这个庞大的仪式比当年埃及女王到达罗马时的盛典还要隆重,而且经过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认为马拉多纳等于历史上最富有的国王。马拉多纳确实在加盟西甲后获得了空前的名利,但此不意味着他在西班牙就会一帆风顺。
曾经在上世纪50年代叱咤西甲的阿根廷人迪斯蒂法诺是最先知道这一点的,他一针见血地说出了马拉多纳可能遇到的麻烦:“……不错,马拉多纳确实很伟大、很出名,但是他必须小心,西班牙足球与阿根廷足球完全是两回事,他必须先学会在西班牙人凶猛逼抢中保护自己。”
当然,马拉多纳最先领教的倒不是西班牙人的凶猛,而是他们的热情。巴萨大价钱把他请来的目的很简单:夺取联赛和国王杯冠军!巴塞罗那媒体更是动用了耸人听闻的说法:“我们已经有了马拉多纳,便再也不会输球了,每场比赛都应该以7∶0取胜,马拉多纳每场都要进七个球,这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对此说法闻所未闻的马拉多纳吓了一跳,他一度怀疑巴塞罗那人把他当成了篮球明星。来到西班牙后,马拉多纳初次感到了不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更是显得很谨慎:“我刚到西班牙,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虽然巴萨为我花了很多钱,但这一适应过程是少不了的。”马拉多纳如此小心谨慎的讲话,多少有点慑于800万美元的威力。
住有豪华别墅,出行有高大保镖作陪,马拉多纳在巴萨的两年时间里,享受了几乎同等于国王的待遇。虽然两年58场比赛进38球的成绩单并不寒酸,但1983年的那次断腿和之前的肝炎,还是让巴萨高层对他失去了信心,将他甩卖到了意大利。
梅西闯欧陆
梅西曾谦称他现在只有马拉多纳当年70%的功力,但论在巴萨的地位,梅西已经不逊于当年的马拉多纳,尽管他最开始只是以一个受助者的姿态出现。
自从马拉多纳成为被人顶礼膜拜的足球之神后,阿根廷每位足球天才的诞生似乎都被打上了一层传奇色彩:要么是在呱呱坠地后就踢了一脚球,要么就是抱着足球陪父亲看直播。梅西的故事却与此大相径庭,这位天才刚出世时并不喜欢踢足球。不过五岁那年,梅西身体中的足球基因被唤醒,此后他加入了一支名为戈兰德里的业余球队,他父亲就是这群“娃娃军”的主教练。八岁的梅西进入了纽维尔老男孩少年队接受正规训练,但由于先天性生长荷尔蒙分泌不足,被迫让老梅西拖家带口前往西班牙寻找机会,对于梅西这是一次痛苦的告别,却给他带来了辉煌的足球生涯。
2000年9月,巴萨青训场上出现了梅西的身影。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在队内第一次试训比赛中,这位身高只有1.4米的13岁小孩竟然独中五元。
梅西在巴萨试训的半个月时间转瞬即过,随即他空等一周之后,终于接到了来自巴萨的电话,他被通知可以留在巴萨少年队了,而且巴萨将承担他所有的治疗费用。接纳梅西的人,是在2000/2001赛季末接替费雷尔出任巴萨主帅的雷克萨奇。这位培养出了哈维、普约尔的足球名帅用一双慧眼发现了梅西的才华,同时也改变了这名阿根廷天才少年的命运。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已经赋闲多年的雷克萨奇仍然自豪不已:“当年是我对梅西进行的选拔试训,我觉得将来这个少年在足球赛场上肯定有出息。”
梅西加盟巴萨不久,西班牙青年队就想招梅西入队,但梅西一直都想穿上蓝白剑条衫。老梅西知道儿子的理想,内心也盼望儿子早日为阿根廷效力,于是他把儿子踢球的录像带送到时任阿根廷青年队主教练的托卡里手中。2004年6月,托卡里把梅西招入阿根廷青年队,让他随队参加与巴拉圭队的友谊赛。那是梅西第一次穿上蓝白剑条衫,因此显得格外卖力,他精湛的左脚技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节奏的变化和出众的爆发力让对手防不胜防,可以说梅西穿上蓝白剑条衫的首秀很成功。

2005年上半年的南美青年足球锦标赛,梅西也参加了,尽管只作为替补上场两次,但他在比赛中显示出的超强能力令人信服,并且位列组委会评出的六大新星之一。在那届比赛中,阿根廷看到了一个神奇的金左脚。以至于在后面的比赛中,看台上的阿根廷球迷已经举起标语牌,把梅西和马拉多纳的名字并列在一起。
在巴塞罗那,热衷于炒作的西班牙媒体早就把梅西看作是马拉多纳的接班人,甚至雷克萨奇也认为梅西有马拉多纳的风范。面对外界的追捧,梅西倒是显得很冷静,在媒体多次问及马拉多纳接班人问题的时候,梅西总是回答:“迭戈是超出所有球员之上的人,现在和将来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最开始知道他的情况是通过录像和爸爸的讲述。但我有我的生活,他有他的精彩,说到底,我们只是有点类似的两名球员而已。无论外界怎么将我和他联系在一起,他始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球员。”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梅西越来越神似马拉多纳,他先是在对赫塔费的国王杯中连过五人,复制了球王在1986年世界杯上那一出世纪经典,随后又在西班牙人队身上用手“射门”成功,被英国媒体称为“马拉多纳的遗传勾当”。
不管梅西是否承认“马拉多纳接班人”这一虚名,如今穿上巴萨10号球衣的他已迈开了向球王看齐的脚步。
洒脱夜店王
作为一名足球明星,马拉多纳在二十多年的足球生涯中一直备受世人关注,这些关注反过来也影响了这个在心理上根本没有成熟甚至有些病态的足球天才。他同新闻界的纠纷层出不穷、不断升级,而且其本身又变成了新闻。这就是一个怪圈,倘若有人想去探寻其中的奥妙,总难免会进入迷宫而找不到中心。从表面上看,新闻界的各种报道和传闻的确构成了这个迷宫的主要部分,当然谁都知道这并不是迷宫的中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呢,是球技?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有几个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马拉多纳的确球技高超,但1978年阿根廷在缺少他的情况下照样捧走了世界杯。而在他离开巴塞罗那队后第一年,巴萨就获得了西甲冠军。那不勒斯在意甲联赛中,阿根廷在美洲杯赛场上,都曾有过在缺少他的情况下取得佳绩的历史。可以说老马开启了一个球员成为世界媒体焦点的先河,自被曝巴萨时代就开始吸毒后,马拉多纳一连串的反常行为吊足了记者的胃口,也颠覆了人们心中一直以来完美无暇的英雄形象。
马拉多纳有属于他自己的时代,他并不需要努力做到这一点。凭着他的天才和未经雕饰的性格,他已经成为时代世俗的光荣与悲剧的化身,他总是占据着报纸的头条新闻。他同国家元首平起平坐,也同黑帮头目眉来眼去;有时他颇具温情地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有时他凶悍得像个暴徒;有时他谦虚地谈论自己的成就,有时他穷凶极恶地将失败的责任推卸给别人。在巴萨效力期间,他是球队有名的夜店王,训练不认真、夜不归宿都是家常便饭,尽管俱乐部也曾给过处罚,但对他几乎无济于事。

听话乖乖仔
梅西在巴塞罗那更衣室内与其他大牌相处得非常和谐,是名副其实的乖乖仔。埃托奥会叫他“小老弟”,西语还不算流利的亨利也会开玩笑地模仿梅西言谈中并不那么明显的阿根廷口音。而在国家队,就连里克尔梅这样性格孤僻、难以接近的球星,居然也都会和梅西称兄道弟。
梅西没有说谎,他和马拉多纳在性格上确实有天壤之别,和放荡不羁的老马相比,梅西就像一只笼子里的乖乖鸟。尽管梅西也被拍到和前西班牙人队的阿根廷中场萨瓦莱塔在夜店流连,和异性谈笑风生,但他从来不惹事生非。贝克汉姆几乎凭一己之力改变了马德里的娱乐气息,但如今巴萨的当红小生梅西却仍然不止一次地强调自己的私生活只可以用“普通”来形容。“我玩电脑,给我阿根廷的朋友们发e-mail,我也像普通小青年那样去逛超市,”梅西并不在意自己的明星身份,“小罗曾说人们在街上看到他的表情就像遇到ET,但人们对我很好,他们在我身上瞄两眼,只是表示好感而已。”
对于梅西如此出色的交际能力,人们可以为之冠以“圆滑”,因为你几乎不可能从他嘴里听到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言论。为此,甚至有人戏谑地表示,如果有心人认真整理一下梅西对队友和教练的评价,那么里面所出现的形容词,完全可以编纂出一本“恭维辞典”。的确,梅西是很喜欢从积极的角度评价队友和教练,但由此称其为“圆滑世故”恐怕是一种误读。作为外来移民和投靠者,梅西父子二人不得不始终提醒着自己,巴塞罗那再斑斓耀眼,也不会完全属于他们。能够让外来者在异乡立足的,便只能是恭敬与谦卑。
拉马西亚有着许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足球少年,但最终能爬到这座人才金字塔塔尖的却少之又少。在这样的现实生活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梅西,自然会被磨砺出一套能够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处世哲学。于是,他刻意回避自己正与日俱增的巨大号召力,努力将自己置于小罗、埃托奥这些业已成名的巨星的背后。
梅西并没有做错,这恰恰说明了在名利所带来的腾云驾雾般的快感面前,这位从阿根廷罗萨里奥走出的小个子巨星并没有像罗马里奥和罗纳尔多等人那样乐不思蜀。但在梅西对于巴萨的竞技含义日益重要的情况下,他引领球队的精神力量还有待提高。对于梅西缺乏性格的弱点,马拉多纳在今年7月对他提出了批评。当时巴萨不想放梅西参加北京奥运会,马拉多纳称梅西不够“性格”。老马认为,梅西不应该在此事上保持沉默,而应该明确地告诉俱乐部,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参加奥运会比赛。1990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失利后,马拉多纳甚至拒绝领奖,如今的梅西应该像球王那样丰富自己的个性。
钦定接班人
骂归骂,马拉多纳始终都很欣赏梅西,他毫不犹豫地将梅西与小罗并列为世界最佳球员,并且称梅西是自己的最佳接班人。卡佩罗夸梅西是18岁年龄段自己见过的最好的球员,罗纳尔多更是毫不讳言地表示希望梅西是巴西人。阿根廷队前主教练佩克尔曼对梅西也是赞不绝口,“梅西的速度和技术让他能快速轻松地突破对方防线,小小年纪就能在巴萨这样的豪门踢上球,而且还有着出色发挥,这并不是轻而易举能办到的事情。梅西目前的表现非常耀眼,他让我们震惊。”
梅西迅速蹿红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阿根廷的街上会被尖叫的人群挡住,去饭店也会被安排到最好的位子,而且还有众多公司希望梅西能够做产品代言人,阿迪达斯也给他提出了一份高额合同。阿根廷著名演员里卡尔多·达林到巴塞罗那演出时也到诺坎普看球,并表示不想错过亲眼目睹梅西的机会。
如今的梅西已经如日中天,马拉多纳甚至两次亲自打电话,对他予以勉励。第一次是在2005年5月,梅西在巴萨打进第一个球之后。第二次是在世青赛半决赛战胜巴西之后,老马不仅夸赞了梅西,还给他指出了具体的努力方向:一步一步地走,首先在巴萨争取打上主力。对于梅西来说,老马是一尊伟大的神,因而梅西每次接到他的电话都十分紧张。他说:“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根本不敢向他表达,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在说。”
当然,老马除了通过电话鼓励梅西外,也曾在公众场合赞扬和袒护梅西。在2005年8月29日阿根廷13号电视台第三期的《10号之夜》节目上,作为主持人的马拉多纳对作为嘉宾的梅西、特维斯爱护有加,以煽情的方式盛赞两位新人。老马的口才和幽默从嘉宾出场时的对话便可见一斑,梅西上台时,老马上前问他甘伯杯赛上尤文图斯球员对他的犯规,梅西回答道:“一场友谊赛,但他们出脚那么狠……”马拉多纳便向镜头介绍:“他们想要把梅西打碎,因为他是所有阿根廷人的未来。”老马的话不可谓不煽情。那期节目正逢梅西创造了阿根廷国家队最快红牌纪录(40秒)之后,迭戈问他,那张红牌是不是蓄意的,梅西回答说:“我不清楚裁判知不知道那是我的第一场国家队比赛。我没有肘击,我只想摆脱对手继续前进。”
阿根廷舆论喜欢开展“造神运动”,他们希望有潜质的球员能够尽快接过马拉多纳的衣钵,阿根廷已经有很多的“准马拉多纳”在上帝的阴影下迷失了,但梅西有他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他选择用“做回自己”来挣脱“迭戈二世”的枷锁,他不是球王,不过至少已经在变身为球王的路途上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