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修复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u00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名作,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写的一篇游记,文中的小石潭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水潭,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有人专门对小石潭进行考证,发现并没有柳宗元笔下那么美,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水潭。为什么柳宗元能把它写得如此美?这是因为作者所写的小石潭不是生活中的小石潭,而是作者心中的小石潭,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观照的对象进行艺术修复的结果。
  艺术修复,就是创作主体对生活中摄取的原始素材进行艺术加工,通过类取、嫁接、添加、取舍等方法,以达到创作目的的过程。
  从事过作文教学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深刻的感受,学生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一方面,的确是学生生活面狭窄,生活单调、贫乏,因而没有什么可写;而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学生不能发现素材。如何把那些习以为常的素材加工成文,这就要让学生掌握艺术修复的方法。
  笔者认为,学生习作中的艺术修复可分为三类:
  一、根据材料进行修复
  生活中的原始材料一般都很单一,甚至容易被人们忽略。就如柳宗元所见的“小石潭”,生活中象这样的景致随处可见,而见过小石潭的人也不止柳宗元一人,但只有柳宗元把它付诸于文。作者是源于生活中的“小石潭”,修复为心中有“小石潭”,成就了作品中的“小石潭”,与其说是看了永州的“小石潭”,才让柳公有了心中的“小石潭”,不如说是先有了心中的“小石潭”,才有了永州的“小石潭”。
  根据材料进行修复,必须源于作者对原始材料的体验。
  在一次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记一件难忘的事,有学生写了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晚上独自回家,忽然发现月亮总是跟着他。以至于害怕得跑回家,告诉奶奶,奶奶听了哈哈大笑。这样的经历多数同学都有过,学生便真实地写了下来,但是文章单调、平淡。根本原因在于作者没有对原始材料进行艺术修复。在同学们的讨论下,大家提出了三点建议:
  1.写清楚晚上独自回家的原因。
  2.增加奶奶误释原因的细节。
  奶奶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奶奶把我搂在怀里,掏出手绢,一边给我擦汗,一边说:“乖孙子,你是不是指月亮了?”我疑惑地望着奶奶:“怎么了,它老跟着我,我还骂了她。”“难怪,”奶奶说:“月亮可是指不得的,谁指了她,她就会割谁的耳朵……”
  奶奶作为年老的一代,相信“月亮割耳朵”的传说,增加这一细节合情合理。
  3.增加释疑细节。
  奶奶的话让我更加害怕,以至于晚上不敢起床上厕所,只好悄悄撒在墙角,结果被爸爸发现。知道原因后,爸爸并没有骂我,并给我讲了“月亮跟人走”的真正原因,还否定了“月亮割耳朵”的传说。
  爸爸代表年轻一代,有知识,懂文化。因此,能用科学知识说明原因,增加这一细节也合情合理。
  这样修改后,文章就具体生动了,既体现了童真童趣,又具有“崇尚科学,摒弃迷信”的积极意义。这样,一个简单的素材经过修复便成了一篇好作文。
  二、根据主题进行修复
  文章都要表现一定的主题,尤其是学生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因此,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修复。
  同样是生活在海上的海燕,高尔基把它放置在咆哮的海面上,让它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而郑振铎却把它放置在温秀可喜的海面上,让它斜掠于海天之间,安闲地憩息于水波之上。高尔基是为了借海燕歌颂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因而他所看到的海燕是海上的英雄;郑振铎误把海燕当作故乡的小燕子,来表达乡思之苦。因而他所看到的海燕是海上的精灵。同样的动物,主题不同,取舍就不同,艺术修复的指向也就不一样。
  根据主题进行修复,作者必须要对所要表达的主题有明确的把握。
  一次元旦晚会过后,我让学生以“元旦晚会”为题进行写作。由于晚会准备时间短,学生经验又不足,因而有始无终,晚会很不成功。然而毕竟是元旦,其间也不乏欢声笑语。作文课上,一听说要以“元旦晚会”为题作文,学生都觉得没什么可写,因为晚会的确太平常。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不都是纪实。作文的目的是要以“晚会”为载体表现情感,因此,可以把你经历过的几次晚会写在一次晚会里,也可以把别班的晚会移植到自己的作文中,还可以写你理想中的“晚会”,这就是对生活中“晚会”进行艺术修复。但修复不是胡编乱造,要为主题服务。根据所要表现的主题进行修复后,原本简单的晚会便丰富多彩起来,这就是对生活的艺术化。
  三、根据表达需要进行修复
  在写作过程中,表达就好比厨师烹饪,有了菜谱,还要高手调料。古代辞赋家就很讲求谋篇布局,司马相如为了讽刺诸侯及其使臣的侈靡而作《子虚赋》、《上林赋》,并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以及“亡是公先生”,来实现“述客主以首引”,从而构织出“主客问答”的“真实”场面,生动地表达了主题。这显然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而进行的艺术修复。
  许地山在《落花生》一文中,为了赞美落花生的实用而虚拟了一家人种——收——吃——议花生的过程,这是作者根据主题进行的艺术修复。在表达过程中,作者又依次让“姐姐”、“哥哥”、“我”出来说话,最后由“我”说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这可以说是作者根据表达需要而进行的艺术修复。《落花生》一文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但作者却把它写成了五百多字的文章,这完全是作者巧妙地运用艺术修复的结果。
  其实,对于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来说,不管是材料,或是主题,都比较单一,再加上学生的生活面比较狭窄,因此,让学生懂得艺术的修复显得非常的重要。当然,一切的艺术修复都离不开广博的知识和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只有厚积薄发,才能运斤成风。
  作者单位:贵州余庆县他山中学。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处于小学与高中之间,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找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促使师生潜能得以释放,并形成良好的关系,从而打造出高效互动的语文课堂,已经成为了众多教师们主要研究的课题。  一、释放师生潜能,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僵硬”,再加上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普遍存在一种叛逆的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变成对立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摘 要:艺术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重视艺术环境的创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才能为幼儿开辟一片乐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艺术活动;开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213-02  DOI:10
综观硝烟渐已散尽的2015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大战,社会现象类新材料作文题设几占半壁江山,如全国一卷“女儿举报父亲高速路上开车时接听电话”、全国二卷“当代风采人物评选”、天津卷“范儿”、重庆卷“公交车的等待”、四川卷“老实和聪明的讨论”等等。社会现象类新材料作文紧贴时代脉搏、关注现实生活的指向性更加明显。有鉴于此,指导学生写好这类作文对高考备考显得尤为重要。依笔者浅见,一篇优秀的社会现象类新材料作文
摘 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学生进行逻辑运算与推理都是在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重视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要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些方法,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105-02  DO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