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飘扬家族医药版图的“B面”翰森制药价值“揭秘”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wolfwolf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际上,恒瑞医药和翰森制药两家公司有“密切关系”,两家公司的实控人是夫妻,即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和夫人钟慧娟(翰森董事会主席)。但从两家公司的业务布局来看,则是泾渭分明,翰森主要产品覆盖精神疾病治疗、抗肿瘤、糖尿病等领域,且是国内规模第一大的精神疾病类制药公司。
   对此,职业投资人、知名博主“@余则成同志”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向记者表示,孙飘扬家族在翰森的持股比例远高于在恒瑞的持股比例,但不会“厚此薄彼”。而且,和恒瑞专注于创新药不同,小丰私募基金经理张小丰对记者表示,翰森制药走的是既研发较高端的仿制药,也兼顾创新药产品研发的“仿创结合”的模式,在研发品种的选择上二者已经形成了“互补”的关系,避免了直接竞争。仅就当前翰森的产品格局而言,国药生物科技投资经理曲胜杰认为,精神疾病类药物仍有很大增长潜力。

精神疾病领域“坡长雪厚”集采降价压力犹存


   《红周刊》:据公司招股书,翰森制药在2018年已是国内第一大的精神疾病类制药公司,这个领域的投资价值高吗?
   @余则成同志:相比“拥挤”的抗肿瘤赛道,精神疾病治疗领域不失为一个好赛道,预计在未来5年仍保持15%的年化增长率。2018年国内精神疾病类药品的市场规模达人民币229亿元,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品市场的11.6%,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品中最大的子市场,预期2018年至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5%,高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市场整体增速。
   《红周刊》:公司财报指出,翰森制药的精神疾病类的主要产品是欧兰宁与阿美宁,二者分别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的治疗,这两款产品的前景如何?
   @余则成同志:欧兰宁作为奥氮平首仿药,由于上市时间较长(2001年国内上市),随着齐鲁制药等仿制药品种推出,目前已有3家以上竞争者通过一致性评价(包括原研),竞争趋于激烈。从9月24日进行的集采扩面中标结果来看,奥氮平仿制药分别由齐鲁制药、印度瑞迪博士实验室、翰森制药分别以2.48元/片、6.19元/片、6.23元/片中标,而原研药公司礼来以6.74元/片出局。这个价格相比“4+7”集采的中标价9.64元/片又有大幅下降,因此,欧兰宁未来业绩增长堪忧。
   相比之下,阿美宁是中国的阿戈美拉汀首仿药,亦为中国目前唯一获批销售的阿戈美拉汀仿制药,2018年中国的抑郁症患病率为2.1%,显示出巨大的临床需求前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翰森在研的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帕利哌酮和盐酸鲁拉西酮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大品种,上市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欧兰宁等仿制药产品下滑的局面。
   《红周刊》:翰森制药的主要产品以“首仿”为主,这些产品受“4+7”集采等政策压价的影响大不大?
   @余则成同志:由于仿制药药企在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不大,生产成本的控制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长远看类似原料药生意。而对于一些上市时间长的首仿药品种,如欧兰宁,如果竞争对手超过两家,预计受集采影响较大。而刚上市的首仿药,如阿美宁等,由于竞争对手只有原研,预计受集采影响较小。

“仿创结合”或将延续研发与恒瑞“错位”


   《红周刊》:翰森制药的主要产品以仿制药为主,从结构上翰森更倾向于较高端的“首仿”药。翰森会效仿恒瑞,“砍掉”绝大多数仿制药项目吗?
   张小丰:目前来看,翰森制药走的是“仿创结合”的模式,类似中国生物制药的模式,既研发较高端的仿制药,也兼顾创新药产品研发,以及引进一些新药项目。如今年5月,豪森药业和Viela Bio宣布签订CD19单抗inebilizumab在中国开发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频谱障碍(NMOSD)和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血液恶性肿瘤的合作协议。而恒瑞内部已经把仿制药的地位降到很低了,当然存量的产品还将继续销售,研发上可能只会选择技术难度较高的仿制药品种,未来恒瑞创新药和仿制药的研发比例可能会到8:2。
   《红周刊》:从收入结构上看,抗肿瘤药物也是翰森的重要管线。2016-2018年,翰森制药的抗肿瘤药物收入分别为20.26亿元、24.44亿元及35.18亿元,占比分别为37.3%、39.5%和45.6%。您怎么评价翰森的抗肿瘤研发管线?
   曲胜杰:抗肿瘤药物无疑是豪森研发的重心之一,不过豪森目前的抗肿瘤药产品多是重磅产品的首仿药,同样可能面临“4+7”集采的压力。在研发上仍聚焦化药,没有布局近年来热门的PD-1/PD-L1抗体、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这可能是公司技术优势的一种延续。可以预见的是,未来PD-1/PD-L1市场竞争会极其激烈,截至8月份,国内注册申报的PD-1/PD-L1抑制劑有39个,已上市的有6个,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CAR-T等细胞治疗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布局PD-1、细胞治疗等领域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余则成同志:翰森的产品组合和产品管线聚焦于临床需求缺口巨大的六大治疗领域,研发重心并没有向抗肿瘤倾斜。从研发管线上看,翰森还布局了抗感染、糖尿病、消化道等领域。翰森的抗肿瘤药物研发管线包括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奥美替尼、雌激素受体抑制剂氟维司群、来那度胺,此外,《我不是药神》中慢粒白血病药物的原型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升级产品,由翰森研发的甲磺酸氟马替尼刚于2019年11月26日获批上市。这4种药均是重磅产品。遗憾的是翰森不做生物药,这可能是翰森与恒瑞分工上的“默契”,恒瑞的在研产品涵盖了化学药和生物药。而生物药,尤其是PD-1单抗的缺失,注定了翰森的抗肿瘤产品线有短板,这意味着其难以进入抗肿瘤领域的第一梯队。
   张小丰:目前翰森抗肿瘤产品最大的看点是,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奥美替尼,这也是奥希替尼的me-too品种,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奥希替尼是原研药企阿斯利康的最重要品种之一,据其财报,今年上半年奥希替尼的销售收入达14.1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6%。如果翰森的奥美替尼能够顺利获批,将成为国内首个国产EGFR靶向药,再加上其较强的销售能力,有很大可能成为“爆款”。    《红周刊》:孙飘扬夫妻二人分别控制了恒瑞与翰森,这会对两家公司产生什么影响?
   张小丰:在市值上,恒瑞与翰森分别是A股最大的药企与港股最大的药企,二者在产品线上几乎不构成竞争,这是违反“常识”的。显然,恒瑞与翰森的研发管线是经过规划后的结果,二者一直在“错位”发展,再加上研发资源和能力有限,恒瑞与翰森都不能“通吃”,才最终形成了目前互补的局面。

国际资本“捷足先登”估值或难“看齐”恒瑞


   《红周刊》:通过港股IPO,翰森制药引入了高瓴资本、博裕资本及GIC Private Limited等10家基石投资者,这会对其未来经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曲胜杰:长期以来“上市公司+VC/PE”已经成为产业界和金融界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常见模式。翰森在研发上聚焦创新药,也必然离不开投资机构的助力。由VC孵化优质医药创业项目,最终通过上市公司收购途径退出会成为医药领域的常态,而主动与投资机构合作体现了翰森的战略眼光。
   @余則成同志:作为翰森基石投资者是对其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但不应对基石投资者发挥的作用有过多期待,外部投资者的作用更多是锦上添花。高瓴资本、博裕资本均是知名的长线投资者,早在翰森IPO前就已参与投资。2016年2月,高瓴资本以总代价1.80亿美元投资翰森,2019年1月,博裕资本以总代价2.49亿美元投资翰森,二者分别持有翰森上市前股本比例约2.91%及3.00%。
   在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上,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会比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更有优势。举个例子,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在尽职调查时可以在企业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以访谈企业所有关键人员,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原始资料。上市后,出于对所有投资者公平以及防范内幕信息泄露的考虑,企业对投资者的调研活动不可能毫无保留。因此,作为一级市场的投资者,高瓴资本和博裕资本有巨大的信息优势,它们选择在翰森上市时加入基石投资者行列本身也是对翰森的认可。
   《红周刊》:目前翰森的估值接近60倍,而同为港股上市的中生制药、石药集团估值仅分别不足15倍和30倍,未来翰森会向恒瑞80倍的估值“看齐”吗?
   曲胜杰:翰森目前的高估值可能是因为公司产品的高毛利、重视研发、产品管线布局优势等,目前来看,在“4+7”集采的压力下,公司产品毛利面临较大幅度下调风险,因而中期来说其估值也有下调的压力,后续公司市值走势会受到其产品临床进展、新研发管线布局等因素影响。短期来看,要向恒瑞80倍高估值“看齐”难度较大,因为相比翰森,恒瑞的产品和研发管线更有优势,而且享受A股高估值的溢价。
其他文献
中泰证券:预计明年经济下行压力仍大,逆周期调节或会加码。财政宽松的空间仍然较大,明年地方专项债额度或大幅增加;货币方面,相比去年删除了“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等表述,预计未来仍会渐进宽松。结构性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民企的支持力度,而国企改革的定调有所调整,不再提及“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尽管当前部分领域的风险仍然较大,但报告强调了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这也反映明年金融监
期刊
今年以来,三全食品虽然股价表现令人惊喜,但投资者对其争议却是不少,除了食品安全问题外,投资者对其经营能力也有一些担忧,而更为重要的是,若核算其财务数据,则可发现其采购、销售、库存方面数据从一般财务勾稽关系看,是存在一定瑕疵的。  因生产各类速冻产品而被消费者熟知的三全食品,在资本市场上同样引发很多投资者关注。不过自进入2019年以来,无论消费者还是投资者对三全食品的疑虑好像变得越来越多,先是在今年
期刊
臨近年底,A股市场“摘帽”、“保壳”之风再起,观察11月以来的市场表现,剔除刚刚上市的新股,在涨幅榜前20位的名单中,*ST九有、*ST中孚、*ST仁智等退市风险警示股赫然在列,绩差股俨然有东风再起之势。就目前最新的2019年年报业绩预告情况看,ST沪科、*ST毅昌等8家绩差公司预期年度净利润将实现扭亏,拥有了“摘星”或“摘帽”的预期。为“保壳”,绩差公司各显神通  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共有13
期刊
中信证券:此次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总新增额度高于去年。今年提前下发的专项债要求不能用于土储和棚改项目,对基建的实际拉动效果预计将显著增加。如果今年提前下发的额度不能用于土储和棚改,我们认为,保守估计新增专项债中基建相关项目的总体占比将可能达到70%左右,则预计2020年一季度基建相关专项债新增额度约为5740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对基建的实际拉动效果显著强于
期刊
发行概览:公司本次拟向社會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8,889万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成都绕城高速天然气高压输储气管道建设项目。  基本面介绍:公司主要从事城市燃气输配、销售,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以及燃气表具销售等业务。公司核心业务是在其特许经营权或独家经营区域范围内的城市燃气运营业务,包括城市燃气输配、销售,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公司城市燃气运营业务的主要经营区域位于成都市绕城
期刊
发行概览:公司本次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2160万股,其中公司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如下:商用车综合监控信息化产品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基础研究部建设项目、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补充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流动资金。  基本面介绍:公司主要从事以视频为核心的商用车监控信息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车载视频监控设备、车载
期刊
科技白马当道,成为年末股市仅存的些许亮色。风华高科作为老牌白马股代表,身负智能穿戴、5G、集成电路、华为概念等诸多时尚元素,又有低PE光环,却表现平平,让人颇感意外。细究原因,随着公司业绩下滑,监管层处罚确认,这只“白马”或许早已不白。三任董事长被罚  2019年11月24日,风华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于11月22日收到证监会广东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告显示,风华高科于201
期刊
安恒信息是一家专注于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涵盖了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网络信息安全服务。公司的产品及服务涉及应用安全、大数据安全、云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控制安全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领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并得到了政府(含公安)、金融企业、教育机构、电信运营商等优质客户的认可。随着本次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期刊
把握板块轮动  主持人:本周指数震荡但个股分化,应该如何应对?  袁月:指数的上涨与上证50指数关联度较高,这个方向之前也是说过的,主要就是大金融和地产等。目前来看,市场的盘面氛围并没有明显转好,因为周初即使指数上涨,个股的涨跌家数也是各半,这说明市场还是分化的,题材股缺少炒作契机。而就量能来说,沪指还是维持在1500-2000亿附近的水平,这与之前说的持续出现2500亿以上的量能还是有差距,所以
期刊
发行概览: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投入以下项目:下一代编转码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智能安防系列产品升级建设项目、前沿视频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基本面介绍:公司专注于智能视频技术的算法研究,依托多年的技术积累,拥有高质量视频编转码、智能人像识别、全平台播放、视频云服务等核心算法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是面向传媒文化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智能视频解决方案和视频云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