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尿微量白蛋白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研究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中国高血压病患人数已然超出2亿。在成年人群体中,此类疾病的发生率高达18.8%。血压值长期偏高所引发的慢性肾脏疾病已完成为了终末期肾脏病变的常见因素。寻求一种高敏感、简单易行的生物学检验指标,提升高血压早期腎损害检测准确率,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针对于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微量白蛋白;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87.2;R6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3-0205-02
  1 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病理改变情况
  相关文献指出:如果机体血压长期偏高,会引发肾损害现象出现。就此形成高血压性肾病[1-2]。患者发病之后,主要会表现为肾小球动脉硬化。按照其性质来看,其又被分成良性和恶性。良性病变指的是受试者肾脏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化[3]。患者的肾小管以及肾小球功能异常,同时存在肾脏缺血性改变现象。值得说明的是,受试者病理改变情况和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与病程长短存在极大关联性。肾脏微血管血栓性变化为高血压肾病的重要病理改变。如果患者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有效治疗,将会引发肾脏功能急剧恶化[4]。在此同时受到病理因素影响,肾脏四周小管过度牵拉,引发内皮受损。形成血栓,造成纤维素性坏死现象发生。这类不良现象于肾血管床内表现得相当明显。通常会导致受试者肾脏功能急剧恶化。如果患者没有受到及时治疗,则会造成部分肾小球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就此形成新月体和小型血栓。有的患者肾小球缺血严重,最终造成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与肾间质纤维化改变。
  2 高血压肾脏损害生理病理相关
  相关研究证实[5],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生理病理机制和受试者肾脏自主调节功能失衡、肾脏微血管功能改变、结构变化以及肾小球压力过大存在关联性。由于受到高血压的影响,会引致患者肾小动脉出现适用性功能以及结构变化。这一点重点体现在入球小动脉管壁厚度增加、管腔狭小引发肾血流降低方面,致使其滤过率随之下降,导致肾脏发生缺血性受损。
  3 微量白蛋白指标针对于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研究进展情况
  白蛋白属于一类伴有负电荷的蛋白种类。其分子量为69000左右。在通常状况下,因为人体肾小球具备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的静电同性排斥效用,既而令白蛋白无法顺利经过膜。而倘若电荷屏障或者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发生损害,就会形成蛋白尿[6]。
  在高血压背景之下,会对机体靶器官造成影响。这一点重点体现在肾脏之中。高血压患者发生mALB具体机制分为以下三点:①当处于高血压环境时,肾小球基底膜功能性异常,屏障性受损。进而令mALB通透性就此加大[7];②发生高血压后,患者的肾小球内压力上升,滤过分数加大[8];③如果高血压情况过于严重,会造成人体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受损。
  有研究调查证实[9],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比正常者明显偏高。两组受试者的血BUN以及Scr指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相较于BUN以及Scr而言,尿微量白蛋白针对于早期肾损伤提示时间更早。
  就是进展时间角度而言,高血压肾脏疾病进展速度并不快[10]。而相较于其他病变信号来讲,检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要早5~10年左右。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加大代表了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浓缩功能下降。其主要发生在高血压肾脏疾病早期,其能够在发生肾脏结构以及组织学改变之前即可被检出。
  另有文献表明[11],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正常者均要高。在此其中,重症高血压者比中轻症高血压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更高。这也代表了上述指标和血压的高低存在相关性。证实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情况和受试者的血压高低有关,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现如今,临床诸多学者认为:尿微量白蛋白异常者必须强化高血压治疗力度。要使用有效方式将其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x下[12]。
  当高血压病患者经过行之有效的治疗,将自身血压值降低到正常标准以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是可以被纠正的;但倘若患者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且尿白蛋白量>300 mg/24h,则代表其出现了大量白蛋白尿症,证实其肾脏受损严重治愈无望[13]。并且值得说明的是,高血压患者疾病严重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值成正比。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和患者的24h平均血压之间存在关联性。随着受试者高血压疾病不断进展,肾脏排泄出的白蛋白量也随之上升。最终引发高血压性肾病发生发展。由此能够看出,在对高血压病患实施临床治疗之外,也应当检查其微量白蛋白尿水平情况。
  4 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针对于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研究进展情况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上升,会削弱一氧化氮血管舒张效用[14]。该物质针对于受试者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刺激,继而令其血管壁弹性发生一定改变,迫使血管压力增加,造成血压值上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Hcy指标上升也会产生肾血管重构诱导效应出现[15]。在此情况下,引发高血压患者的肾小球与肾小管受损,致使肾血流灌注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值得说明的是,去也会引发肾脏那重吸收率持续攀升。可见,肾功能受损和Hcy上升之间存在基本密切的关联性。
  有研究表明[16],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处于疾病早期,且Scr、 BUN等等指标处于非异常水平时,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就已经发生了早期损伤。Hcy值偏高者,肾脏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在当前的临床研究中,一般将UA、 Scr、 BUN、Cys-C改变情况用于评价患者肾功能详情[17]。Cys-C属于一种蛋白质,分子量大约为13KDA,血浆以及血清内的该物质水平浓度一般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情况。Cys-C的浓度水平并不会受到炎症反应、肿瘤转移等等因素影响。可见,Cys-C诊断早期肾损伤的特异性较强,其和其余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8]。值得说明的是,Cys-C属于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其能够发挥出抑制Hcy分解过程中必须酶的效用,继而对Hcy的代谢过程造成影响[19-20]。上述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同效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Hcy不但为高血压性肾损伤的重要机制。其也能够被视为早期肾损害的重要性临床观测指标。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同型半胱氨酸和尿微量白蛋白用于联合检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能够取得满意成效。上述两项指标于病患的肾损害水平存在正相关性。利用联合检查法,针对于受试者临床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控制高血压引发的肾损害,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伟文. 缬沙坦联合丹参酮注射液在高血压肾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北方药学, 2015, 12(5): 37-38.
  [2] 杨丰梅. 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5(12): 7-8.
  [3] 于明霞. 尿微量白蛋白对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7(17): 136-137.
  [4] 林荣华, 林养, 吴春芳, 等.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研究[J]. 吉林医学, 2016, 58(12): 2845-2846.
  [5] 马建军, 马建华.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H型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研究[J]. 新疆中医药, 2018, 38(1): 12-14.
  [6] 景丽娟, 张艳丽.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评估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8, 21(13): 10-11.
  [7] 刘凤芝. 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特点及丹参酮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效果评估[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25(13): 74.
  [8] 王霞, 李庆, 麦燕, 陈玉蓉, 等. 尿微量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对妊娠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研究及作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8, 37(8): 1164-1167.
  [9] 王志. 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74): 157-158.
  [10] 卢冰. 益肾消痰通脉汤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9, 45(1): 8-11.
  [11] 章国燕, 张青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胱抑素C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 现代实用医学, 2019, 29(1): 44-45.
  [12] 李丽.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23(11): 1558-1560.
  [13] 梅皎, 侯晓霞. 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29(26): 130-131, 141.
  [14] 王强生.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清肌酐和血清胱抑素C對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研究[D]. 苏州大学, 2016.
  [15] 李蓓. 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老年高血压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D]. 蚌埠医学院, 2018.
  [16] 杨春生, 梁金山, 刘艳梅, 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的关系[J]. 微循环学杂志, 2014, 38(2): 58-60.
  [17] 刘梅华. 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及肌酐联合测定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5(17): 2168, 2177.
  [18] 张建女. 用丹参酮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4(3): 267-268.
  [19] 周文婷.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指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 32(1): 24-27.
  [20] 阮慧慧.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临床研究, 2020, 6(2): 144-145.
  基金项目:重大慢性疾病相关诊断试剂的研发及产业化(编号:2019F000G02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多奈哌齐对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收治患者106例,均确诊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53例。对照组用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的精神状态、认知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2周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精神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
【摘要】目的:探讨药剂科与护理部联合督导在病区静脉治疗药物保存与输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和统计资料的方法,对实施药剂科与护理部联合督导前后医院各病区静脉治疗药物保存与输注管理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药剂科与护理部联合督导后,病区静脉治疗药物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存放合格率、治疗室及医用冰箱温度记录合格率、输液瓶签粘贴合格率、药液配置时间、输注时间与速度合格率、输液器选择正确率比联合督导前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全科治疗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3例分为两组,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分别进行常规降压药治疗+社区全科治疗和单纯常规降压药治疗。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49%、95.16%,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20 mm Hg,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或舒张压降低>10 mm Hg,且已降低至正常水平,无明显症状;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案,旨在提升临床上外科手术的护理质量,使手术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并接受普外科治疗的患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将疼痛护理应用于其中,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va
【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84例均分两组,参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讨组42例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分析评价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参照组治疗效果指标为54.76 %明显低于研讨组的治疗效果指标85.71 %,同时参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10 %明
目的探讨多点穿刺经皮骨强化术(PBA)治疗累及髋关节的溶骨性转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行多点穿刺PBA治疗累及髋关节的溶骨性转移8例患者,男女各4例,平均年龄(55.0±10.1)岁,采用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评价结果评估疗效和髋关节功能。应用SPSS Statistics 19统计软件,使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术后7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8.13±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