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内环北线古平岗互通立交方案设计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he_8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南京市内环北线古平岗立交是南京市“井”字形城市内环快速路网上四个枢纽节点之一。通过对该节点立交的功能定位、制约因素和方案设计的综合比选,分析城市互通立交如何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匝道布置方式,使立交满足功能合理、经济美观的要求。
  【关键词】 互通立交;方案;设计
  1 概述
  南京市内环北线古平岗立交位于南京市主城区的西北部,是南京南京市“井”字形内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该处虎踞路与新模范马路相交,沿虎踞路已建高架桥,北接南京长江大桥南引道,向南跨越新模范马路路口后落地,为双向四车道桥梁。
  南京市内环快速路设计技术标准为:主线60km/h,双向六车道;净空为4.5m;设计荷载为城-A级;
  2 控制因素分析
  古平岗立交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功能定位
  古平岗立交定位为城市快速路网的互通立交,主要服务于城市内部各个区域长距离的到发和过境交通流,同时满足向外快速疏解交通的功能;
  2)既有虎踞路高架桥
  虎踞路已建高架桥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60km/h,必须保留利用;此段高架桥桥下净空较大,约13米,可以将其作为第三层立交的一部分;
  3)征地拆迁
  古平岗立交位于南京市主城区,四周建筑密集,其中东北象限更存在受保护的建筑单体,近期不可能拆除;因此在确保交通功能的前体下,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拆迁的难度和拆迁量,以减少工程总投资;
  4)分期实施
  方案设计应考虑近远期相结合,满足近期拆迁量小、可实施性强、内环向交通流快速通达的要求,并预留远期改造为全互通立交的条件;
  3 交通量分析
  2020年新模范马路快速车道部分高峰小时最大单向预测流量为4897pcu/h。双向预测流量为8749pcu/h。古平岗立交东南方向转向交通量最大,高峰小时双向流量约为3500pcu/h;其次为东北方向,高峰小时双向流量约为2400pcu/h;(见图1)
  4 立交设计比选
  1)方案一
  方案一将已建虎踞北路高架桥按第三层考虑,模范马路高架桥在第二层直接穿过,四条半定向式左转匝道分别利用三个象限在第二至第四层迂回布置,形成一涡轮形全互通体系。这样布置主线快速顺畅,匝道曲线半径大、无交织、无冲突,通行能力较大;整体结构紧凑、对称、气势宏伟,在两条不對称的主线相交处形成一个有规则的旋涡状,造型生动、活泼、富有动感,利用有限的占地和拆迁实现了一个标准较高的立交系统。
  该方案各匝道转弯半径均大于70米,缓和曲线长50米,凸竖曲线半径600米,凹竖曲半径700米,最大纵坡为5%。匝道桥总长2807.1米,立交占地10.5万平方米,拆迁量约8.67万平方米。
  采用该方案近期可仅实施两条匝道,主线预留7个喇叭口,实现内环的环向沟通。近期方案右转半径大,左转采用定向匝道,立交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拆迁量约6.3万平方米。
  该方案共设8个匝道,其中小半径曲线部分桥梁以18米跨度左走的钢筋混凝土梁为基本梁形,上跨既有虎踞北路高架的梁跨则采用连续钢箱梁,以方便施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大半径及直线部分采用30米左右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2)方案二
  方案二将已建虎踞北路高架桥按第三层考虑,模范马路高架桥在第二层直接穿过。在虎踞路高架东侧沿虎踞路高架拼一匝道桥,层数为第四层,利用本匝道设置由南至西及由西至北的左转匝道。由东至南以及由北至东的左转匝道为回头曲线。分别布置在东北象限和西南象限。整个立交在平面上形成一蝶形状。本方案为全互通立交,结构紧凑,占地较少,线型顺畅,平面造型美观,外形如飞蝶,栩栩如生。
  该方案各匝道转弯半径均大于40米,缓和曲线长50米,凸竖曲线半径600米,凹竖曲半径700米,最大纵坡为5%。匝道桥总长2686.6米,立交占地10万平方米,拆迁建筑物5.65万平方米。
  该方案近期实施两条匝道,主线预留2个喇叭口,实现内环的环向沟通。近期实施方案右转匝道占地面积小,不涉及拆迁;左转匝道为回头曲线,仅涉及西北象限的拆迁,立交占地面积约4.8万平方米,拆迁量约3.52万平方米,实施难度小。(见图方案二)
  5 综合比选(见下表)
  经以上比较选择分期实施难度小的方案二作为最终方案。
  6 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快速路的建设越发重要,在重要节点建设立交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城市立交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众多的限制因素,重点应考虑项目实施的难度,本文为类似的立交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倪巍丽(1977-),女,工程师,1998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工学学士;200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工程硕士。
其他文献
【摘 要】 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设计主要是涉及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事故频频发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土木工程事故,就要求设计者在确保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又考虑到土木工程结构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这一点对于土木工程行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本文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与经济性  引言:  在进行建
期刊
【摘 要】 园林行业作为目前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渐规范与成熟。近年来,中国园林绿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为了创造更大利润,同时又要让建设单位满意,因此以较少的投入,生产出最佳园林产品成为建设双方追求的目标,而园林工程预算与结算工作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也进入规范化、专业化的时代,如何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越来越被施工企业重视。  【关键词】 园林绿化工程;预结算;关键环节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大任务。有效利用企业的各项资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为使企业固定资产发挥最佳效能,现就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发挥其使用效益,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经济效益  引言:  固定资产就是指单位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经营管理或出租而持有的。
期刊
【摘 要】 阐述低碳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在低碳发展的理念下,采用构建农村型城市化,建立低碳型产业,促进循环生态经济的发展,彰显田园特色景观特征等规划手段,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发展;农村型城市化;循环生态经济;田园景观  1.背景  实现城市化是逐步将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农业人口占多数,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由农村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向以城市社会为主经济形态
期刊
【摘 要】 河道泵闸通常是建造在河中央,施工时受到防汛墙、岸边建筑物及水利条件等要求限制,选择经济合理、可靠的基坑围护施工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介绍了青松大控制片洞泾泵闸的设计,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借鉴和产考  【关键词】 泵闸基坑;基坑设计;基坑开挖  工程概况:  青松大控制片洞泾泵闸工程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境内黄浦江北岸,属于青松大控制片重要口门之一。泵闸工程主要由站身(闸室)段、内外河进出水池(消力池
期刊
【摘 要】 本文首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交融的重要性说起,分析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融合及具体融合措施。  【关键词】 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融合  前言: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活动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即企业的外貌特征,如建筑外观、设备设施、营业环境布局、标识。
期刊
【摘 要】 目前,很多城市都开始注重建设立体绿化工程,但在寻求绿化效果,重视数量的同时往往只注重表皮功夫,并且还相应的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将绿色植物覆在建筑的外表皮上是最基础浅显的立体绿化方式,本文重点从城市高层建筑立体绿化的角度来分析,把立体绿化的概念渗透到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去,将立体绿化与高层建筑设计一体化,满足市民对公共绿地需求不断增大的愿望。  【关键词】 城市;高层建筑;立体绿化  随着越
期刊
【摘 要】 随着铁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列车逐渐提速的形势下,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的设计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本文就铁路系统中,给水排水的设计理念及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铁路工程;给排水;设计理念;发展  在我国,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所以经济、快捷的铁路普遍占有更大的优势,成为一种受
期刊
【摘 要】 笔者根据多年隧道施工经验,总结介绍隧道施工的技术特点,对钻爆法的施工条件及工具使用做了详细说明,对隧道施工的组织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隧道;施工组织;管理;方法  在进行公共交通建设时,最初受限于经济条件的约束,在山区与半山区是以修建盘山公路为主。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伴随着我国工程建设技术条件的不断成熟,在山区与半山区修建铁路与公路时,更多的选择隧道施工的方法进行。在实
期刊
【摘 要】 随着越来越发达的科学技术,工业控制技术也在加快发展的速度,工厂里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是离不开日趋完善的工业技术的,其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工业自动化与控制技术可以提高工业生產的产量和质量,确保生产的安全,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技术。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流程,通过机械,计算机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组合。我国目前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慢慢的成熟,可以推动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