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GT之名 MG GT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G品牌创立90周年的当下,MG选择发表第四代GT车型,这是MG送给自己的礼物,也是MG准备抢占市场份额的一大步。
  说起“GT”这两字,其实在汽车市场与车迷心中都有着无比崇高的牛逼地位,它代表的是种高性能、是种风格、是种传承,我们甚至制作过关于GT两字的封面故事,甚至对GT车型如何定义,国外也有一套标准。但也像我们在GT封面故事里说到的,GT这两字已经升华成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不太需要去限定非得要什么车才能当GT、非得要多少性能才能成GT。
  所以现在网路论坛上很多人在骂,骂MG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GT、怎么有脸发表一款车叫GT。网友的不满(足)来自于他们对于GT这两字的期待。但其实早有很多小钢炮、甚至性能很普通的车也说自己是GT,而MG在历史上确实有过一款车就叫做GT,还出过三代,甚至当过英国皇室座驾。现在出一款GT,其实只是延续这个车系的这个车名,就像丰田重启Levin这个名号一样,所以不要大惊小怪。
  然后,讲完车名来讲车。MG GT可说是MG在2014年甚至直到2015年都非常重要的一款产品,这算是MG今年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一款新车,发布会现场的产品视频非常洋气,最后还有大规模的车辆特技与烟火表演,上汽甚至把现任MG俱乐部会长、也是我个人的好朋友Julian White先生,以及BTCC冠军车手Jason Plato请到现场,除了替MG GT公开背书之外,也与现场来宾进行实地交流,显见上汽对于MG品牌以及GT这款车的重视程度。
  MG GT在产品介绍时提到这是款锁定85后族群的“高性能风尚中级车”。高性能风尚中级车我们先不谈,但锁定85后族群?这句话听起来好耳熟,貌似这两三个月我已经听了许多次,事实上我最近测试的几款新车包含新科鲁兹、创酷、新飞度等也都主打85后族群。我真想问85后怎么了?怎么就突然华丽丽地变成了厂家的主打客群?彷佛10~15万元区间段的新车都是为了他们而来。但实际上对应现在的汽车市场来说,85后确实正是准备购入人生第一辆新车的族群,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中国在1985~1989年之间出生的“85后”人口约为1.04亿,这么庞大的市场份额,厂家铆足全力对待自然不为过。
  而对于又这样一款锁定85后族群的车,MG GT其实得拿出不少硬货,才能得到客户的一张订单。首先是来自与英国团队共同合作的设计语言,我个人觉得MG GT的设计手法非常成功,至少从外观上看完全超越自主品牌的档次,甚至比不少合资品牌都还要来得漂亮,我不想用太多形容词来述说我对MG GT的外观评价,读者们可以自己去看看实车。
  其次的硬货是科技感。坦白说MG GT的配置整体只是一般,但inkaNet 4.0这东西亮点很大,从界面设计、触碰反应、处理速度到人机互动等各方面,几乎都是我现在试过最好的一款,相比宝马iDrive或奥迪MMI等系统也不会觉得逊色,可以说上汽在这方面的投入终于收到成果,在此也建议读者们到展间亲身体验。
  最后一个硬货是动力。MG GT的动力目前规划有二,其一为1.5T搭配6AT或6MT,其二为1.4T搭配6MT或7速双离合,整套动力系统源于上汽通用,也就是新科鲁兹上面那套。1.4T搭配7速双离合的这套动力系统我很熟悉,这两个月内试了好几回,在MG GT上面的表现没有什么差别,不过我其实也只试了这一套(我一直都挺想试试6MT的)。整体说来仍旧是动感有余激情不足,不过由于MG GT的车重比起新科鲁兹要再低一些些,所以加速感受是比较强烈的,甚至0~100km/h也快上0.4秒(官方数据),但科鲁兹上的低速衔接不顺畅问题在MG GT上头还是存在,希望上汽在应用下一款产品之时能有所改善。
  而对于以“GT”为名、自诩为“高性能”风尚中级车的MG GT来说,众人对于它的性能表现有着更高期待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说起来MG GT的操控性其实已经是同级别产品的水准之上,只是客观点说,这车就是级别中比较偏动感的家庭轿车,大概是像马自达或宝写的那个意思,真要因为GT两字就把它想象成什么盖世跑车,那只能说你会失望很大。所以平心而论,MG GT的底盘其实不错,路感反馈直接爽朗,车头指向性也都在水准之上,加上我刚刚说的车重不高,开起来的感觉就是畅快两字。比较可惜的部份是轮胎采用了玛吉斯的低滚动阻力产品,虽然对油耗有帮助,但相对地就牺牲了抓地力,在激烈操驾过程中容易出现推头现象,然后电子辅助系统也介入得早,所以整体操控极限变得比较窄,假使换上一组抓地力出色点的轮胎,那我相信可以更对得起GT这个名号,我在试驾过后巧遇Jason Plato,跟他聊了一下,他的看法也跟我差不多。不过MG GT的后轴采用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加上我前头说的轮胎抓地力不足,反倒让车尾变得比较灵敏甚至有些“过敏”了,某些情况下车尾会用很安全的方式往外滑一些些,这部份完全不影响过弯路线或信心,倒是增添了些许乐趣。
  然后厂家一直强调的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市区缓速行驶时还算好用,但激烈驾驶或高速巡航时,的力道却有点不太自然,重手得有些刻意,不过上汽做这个东西也算是新手,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比较让我抱怨的是整体隔音效果,然后高速行驶也有点飘,不是说MG GT在这两点上的表现很差劲,其实相比同级别产品也已经是水准表现,只是我觉得以上汽造车能力来说还有空间做得更好,就当是我爱之深责之切吧。
  至于我的推荐?真要追求动感就选1.4T的6MT手动版本吧,因为其实上汽这台1.4T发动机本身是相当给力,只是变速箱有点拖了小小后腿。而如果是单纯喜欢MG GT这部车,那1.5T的6AT菁英版性价比很高。然后不管你选择哪个版本,都让销售想办法把inkaNet 4.0给装上去,你不会后悔的!
其他文献
爱车如命的你们,对于每一款车的外型一定都不会陌生,但如果只是提供车辆细节图,你是否也能准确说出它的品牌与车型呢?相信作为真正的汽车迷,这也难不倒你们。准备好了吗?一起来猜车吧!  上期正确答案  01.DS6 02.林肯MKZ  03.起亚K4 04.起亚K4  你会考虑一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吗?为什么?
期刊
目前消费者对安全的心态也是可以用“爱”来诠释的,多数人是先爱自己,然后爱自己的车,至于路人、其他车辆,还无暇顾及。  最近参与了几次调研,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国人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甚高,几乎成为最敏感的购买考量指标。我问企业的产品规划专家,在国外,情况也是这样吗?惊讶的是,老外说,他们也很意外,中国人为什么把安全性需求放首位。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眼下民间有各种安全理论了,入行这些年里,听说过铁
期刊
Cayenne GTS车型引入涡轮增压发动机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Porsche将大举涡轮化,中期改款的911车型也将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2015年本该不是新一代Cayenne GTS腾空出世的本命年,但偏偏Porsche又在这一年推出一款新的Cayenne GTS。话说这么一款所谓的小改款车型,Porsche又不似一些车厂那么小气,仅仅是换个前脸加套装饰件就完事,它可是采用了换心手术,换装了之
期刊
耐久的荣誉  Audi R8 Competition  耐久,并不是比谁的爆发力更强,而是看谁能坚持至最后一刻,Audi R8 LMS赛车或许并不是FIA GT3组别内原始速度最标杆的一台赛车,但绝对是最能抗住压力以及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那台赛车,那台基本上与民用版本无太大差别的5.2L V10发动机,能经历几乎一个赛季超高强度的残酷挑战(行驶里程约为20000km)才需第一次大修,而竞争对手的发动机
期刊
随着SLS AMG的停产,鸥翼门又将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之外,但这种经典的设计,却将永远被视为经典,很难被历史所抹去。  Part1 经典,是坚持跟创新的结晶  没人能猜到,鸥翼门这在后世视为设计美学的经典之作是源自一次又一次的巧合。二战后,当奔驰打算重新进入比赛赛事时,他们的预算已经比战前缩减了不少,被迫使用笨重且输出很低的3.0L直六发动机,而全靠当时的工程师Rudolf Uhlenhaut巧妙
期刊
如果能有更多企业将眼光放远,从教育与培育人才开始关注起,搭配鼓励创造发明,以及政府对智慧财产权的周密保护,相信未来创造发明的青史册,中国人会把它写得满满的。  从小到大,中国历代史一直不断提醒我,中国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中,比较可以确定的是造纸术由蔡伦、活字印刷由毕升所发明,至于火药,据说是某某炼丹术士发明,在孙思邈《丹经·硫磺伏火法》有提到;指南针,据说也是道教阴阳五行透过民间智慧积累出来的产物,
期刊
“年终总结”选十大,是流行的媒体娱乐行为,我们也选,不过形式娱乐,评出“十大”并作深度的总结短评,需要公正的程序和专业的水准。照我们的票选模式,会有一张超过30台的车型备选清单,这个清单是本年度由试车编辑测试过的上市新车,并表现合格者组成,每位试车编辑选出心水十台,评选标准十年如一,具体请见十大好车开版文。最终票数累计前十者,则是最终的十大好车。  同往年一样,“十大”的竞争总是很激烈,最终入不入
期刊
如果美国奥斯卡会设立一个奖项给一辆汽车,那么福特Mustang是当之无愧拿终生成就奖。  福特Mustang是美国赛车文化精神的代表,自从1964年上市以来,至今已经在超过3000部影视作品中亮相!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威尔史密斯电影《我是传奇》、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极速60秒》、戴文·迈尔斯主演的《霹雳游侠》等。Mustang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比任何车型都多,如果你是一个爱车之人,也许你会忘
期刊
摩托车天生的不稳定性和低保护性是人所共知的,因此对驾驶员在操纵技术和安全意识上的要求要比开汽车的高很多。可惜摩托的低成本和方便性却让很多人都轻视或完全忽略了摩托车的严重缺陷,而摩托驾照的不合理制度也助长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最近一位比我年轻得多的朋友买了一辆外形很威猛的杜卡迪,并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他开着这辆摩托超跑去拉风的讯息,一副颇为得意的模样。看到他没有穿戴适当的护具,我还特意介绍了一套摩托
期刊
当你坐在车内时,有哪些车的外观设计会带给你强大的心理暗示呢?这个问题似乎有些矛盾,但在奔驰上,它是成立的。而答案就是矗立在车头那标志性的车标。当你驾驶着一辆带有立标的奔驰时,你眼前不再只有与地平线为伴的发动机罩轮廓,中间竖起的车标仿佛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你前进的方向。强大的心理暗示让你心生优越感——你驾驶的是一辆奔驰。带着这久违的心情,我们迎来了有史以来最能展现奔驰豪华传统的新长轴距版C级轿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