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857464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汇集几千年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有着她独特的民族特色,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民族韵味十足。中国的传统建筑历史悠久,饱含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即便在高楼大厦林立的今天,传统建筑的优势依然有值得借鉴的价值。因地制宜,据人们的审美和生活习惯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思想理念、特色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合理地进行运用十分必要。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发展 天人合一 现代城市建筑的创作
  [项目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历史性城市更新的文脉传承及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4-QN-123]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历程
  (一)传统建筑文化发展史及代表成就
  早于8000年前,传统建筑就显现出雏形。在以后的发展中,我国的传统建筑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创始期:这是我国传统建筑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从古老的穴居、干栏式建筑逐步发展到茅草屋,再到后来建造房屋,已经从新石器时代进入了奴隶社会。到周时,建筑已有一定的结构。最早的宫殿产生,人们产生了对房屋审美的需求。
  2.成型期: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南北朝,处于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在此期间,我国的传统建筑体系大致成型,规模逐渐扩大,著名的建筑如秦时的阿房宫、汉代的未央宫都在这个阶段完成。同时,建筑的格式多样,形制较为完备,宫殿、塔、寺庙都发展起来。
  3.成熟期:传统建筑已经发展到了巅峰,气势恢宏,规模壮大。
  4.程式化时期:传统建筑的手段方法基本定型,没有进一步的突破,建筑风格体制成型。代表有清朝的皇家园林。
  5.解体:在封建社会破裂以后,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冲击,建筑文化也未能幸免,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二)传统建筑文化特点
  传统建筑在历经上述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无一不都体现切合着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人们在建造这些建筑工程中有意无意地添加了他们的智慧理念在其中。纵观我国的传统建筑,主要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征。
  1.人文性,寓意深远:中华人民讲究“意境”美,在建造房屋殿宇的时候,大都添加了比较好的寓意在其中。
  2.结合自然,讲求“天人合一”之境”:传统的中国建筑在建造时不强行改变地势环境,而是以周边环境与建筑风格相结合,力求二者统一,追求自然之美。我国传统的苏州园林就是典型代表。傍湖而建的长廊,迎树而开的木质镂空小窗,步移景异,建筑的各个部分都与自然景色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3.地域文化特征明显:传统建筑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建筑具有内涵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
  4.朴实华美俱在,空间美感强:外表简单大方,内在却丰富精美。传统建筑整体美观大方,浑然一体。
  5.稳固性,实用性:从我国现今保存下来的建筑就可看出,传统建筑具有持久的稳固性。历经几千年之久的塔、庙、宫殿等传统建筑仍然保存完好,其坚固性可想而知。这对于现代建筑的设计创造有积极的学习之处。
  二、现代城市建筑创作概况
  (一)现代城市建筑体现传统建筑理念的问题经验
  其实在我国现代建筑创作中,设计者们一直都在追求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成功运用。也有一些成功的建筑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齐康先生设计的福建武夷山庄被评为“当代中国建筑精品”,其设计顺应自然环境,依山就势,兼具闽北特色与江南婉约风格,颇具地方乡土气息,又有浓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山水楼阁,建筑与自然的精巧契合成功地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建筑格局。但在大多数的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的文化理念实质上被忽视,有的只是外在建筑上的直接借用。现代建筑创作要想获得发展,那么就需要设计者真正的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想理念,而不是当下建筑中的照搬照套和成功模式的反复模仿。
  (二)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
  1.民族文化精神的摒弃,盲目崇洋媚外: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是民族本身精神的一种体现。当下的建筑设计者们在进行建筑设计创作中,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而是盲目引入西方建筑的特色文化,丢失了我们民族建筑的优势。
  2.忽略当地地域文化特色:传统的中国建筑因地域不同各具特色。如北京故宫是皇家园林,气场恢弘,规模庞大;而苏州园林地处江南,其设计也充分展现出江南的婉约灵气,建筑精致颇显秀气灵巧。现代建筑大同小异,因此地域文化特征渐渐弱化,难以从建筑设计中得以体现。
  3.传统建筑文化的流失: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传统建筑越来越少。全球升温,环境恶化,往昔的建筑年代久远,难免有所毁损。我们在思考运用传统建筑理念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到传统建筑的急剧流失。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都是一巨大冲击和挑战。
  (三)漠视传统建筑文化的原因
  1.人才匮乏,大众文化内涵缺失: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普遍缺乏艺术方面的教育熏陶。大众在建筑方面的审美大都没有较高的水平。对于建筑方面的人才,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没有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在设计中难以将传统建筑理念的内涵成功运用到建筑设计中。结果大多情况下,传统建筑文化也因此而被弃之不用。
  2.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建筑理念应用流于形式;:简便快捷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快餐文化”的流行使得民族文化受到挤压,人们精神肤浅。在建筑设计中,快餐文化也成为流行。直接将传统建筑的一部分添加到现代建筑中,不伦不类,传统的建筑文化理念失去价值,流于形式。
  3.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存留少: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不能直接照搬照套传统的建筑理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这在技术和艺术手段上都有一定困难。传统建筑的流失就是传统文化的流失,这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运用也形成更大的障碍。
  三、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一)在现代建筑创作中融入传统理念的必要性
  1.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独具民族特色:建筑大师梁思成说,“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木质房屋,恢弘殿宇,亦或是精美园林,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人民思想汇集成的实体,是伟大劳动人民技术手段艺术精神的合二为一。现代建筑创作中,缺失了我们民族本来的建筑风格面貌。将传统建筑文化理念具体应用于城市建筑中,既有利于促进城市建筑整体的协调美观,突出城市自己的地方特色,又有利于继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体现我们民族的性格和文化艺术。传统建筑的文化理念在现代建筑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之大无可替代。
  2.文化传承需要在建筑设计中体现: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被人们有所摒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在方方面面都加以努力,包括将建筑文化的思想理念融入到现代城市建筑创作中,以此集文化建筑于一体,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中华文化。
  (二)创作手法的借鉴学习
  1.传统符号的运用:传统建筑符号本是实物,其价值就在于劳动人民所赋予的寓意。传统建筑观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成功运用,并不是指将传统建筑中的部分挪到现代建筑中,而是将建筑符号所代表的意境神韵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把握其中的精神韵味进行设计。
  2.传统形制的运用:传统建筑构造精致精巧,形状各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敢于创新,活学活用传统建筑的体制,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所在,建造出富含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现代建筑形制。
  3.传统材料的运用:传统建筑大多以木材、瓦片为主。现今社会,新兴材料不断涌现出来。但是传统材料的适当运用既可以增添文化特色,也有利于节约成本。
  四、思想理念的借鉴应用
  (一)天人合一理念:古代劳动人民尊重热爱自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他们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增强人民生活居住的舒适感和视觉效果上的美感。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简便舒适,交通便利,健康的生活品质。因此 ,纯粹意味地强求建筑与自然配合建造并不现实。设计者在追求这一理念中,应该尽量把握其本质。
  (二)中庸理念:中国古代人民讲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这是中庸的本质所在。在建筑设计中,要合理学习应用中庸思想,不过分强调建筑的特色风格,要考虑建筑的整体效果,在格式色彩上都匀称的表现出来,因地制宜。没有一部分凸显,但各部分都配合得当,整体的效果大气朴实。同时也要注意现代元素的配置,不固守传统建筑的全部,防止纯粹复古,失掉现代建筑的优势。
  (三)朴实纯真理念:古代的建筑之所以能够成功保留到现在,一方面体现了建筑的牢固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设计者对于建筑负责的态度。现代多数建筑工程竣工迅速,简单却也粗糙。设计者应该借鉴传统建筑文化中设计者们的朴实纯真的建造理念,力求设计出成功的建筑作品。
  (四)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坚持要走的道路。同样,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建筑的设计创造应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突出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的设计。在材料的运用上要注意环保节约,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五、现代建筑创作的前景
  我国现代建筑创造的未来在哪里?梁思成这样说,“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明的应用。”这位为我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作出极大贡献的伟人为我们指出了我国现代建筑创作的前景和未来。传统建筑中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和学习。盲目地复古和一味地追求西方建筑的做法都是不可行的。我国现代建筑的未来,就是要不断学习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精髓灵魂,然后将之与现代科技技术手段相结合,建造出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工程。
  六、结语
  综合以上看来,对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创造中的应用,不单单是对传统建筑形体的运用,更需要在深刻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后基础上,从建筑的思想理念和创作手法等多方面进行学习运用。建筑是文化的实物体现,发展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地在现代建筑的设计创作中进行研究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齐心协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值得我们探索应用的价值,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不断发展完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 詹晓燕,陈宏毅.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
  [2] 张娴.湖湘文化中材质元素与创意设计的重构[J].包装工程,2014(06)
  [3] 张毅,郑露.城市门户网站设计分析[J].包装工程,2014(06)
  作者简介:苏阳,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深入研究井区沉降和边坡的稳定性监测方法、分析预报方法,并对不同煤层情况下的监测成果采用多项式数学模型、指数数学模型进行了趋势分析,利用得到的趋势函数,通过公式推导,获得了不同煤层对应岩层最大沉降的位置和时间。
<正>~~
期刊
偶发前列腺癌(附18例报告)方祖军宋建达姚孟树孙剑良黄祥钱伟庆忻华王继功自1985~1995年共收治BPH患者628例,其中行TURP或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517例,术后病理证实前列腺癌者18例,检出率35%。报告如下。临床资
【正】 美国康奈尔大学梅祖麟教授1983年2月——6月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学。他是研究汉语语法史的学者,对汉语语音史也有研究。著作有《现代汉语选择问句的来源》(《史语所集
摘 要:通过全国城镇化率的现状,引入全国城镇化率、各省城镇化率以及甘肃城镇化率做分析,得出甘肃城镇化率目前所处的水平。依据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一理论,并利用钱纳里的“发展模型”,对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进行分析,得出2010年作为甘肃城镇化发展的拐点,甘肃工业化开始放缓,甘肃工业化的发展跟不上城镇化的发展脚步,导致甘肃的城镇化发展开始放缓。究其原因,从基础设施投资、区位交通、环境、人口及国家
应用HI-CI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仪对86例移行细胞癌的核形态,DNA量和AgNoRs颗粒进行了定量分析,三种方法分别和综合作分级判别分析。分级结果与WHO分级结果对比并分析他们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证明,三种
对108例临床拟诊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压力-流率测定,应用P-Q图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着重阐述诊断方法及价值,并与A-G图诊断结果相比较,表明P-Q图在BOO诊断及其疗效评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
仪器常数是陀螺经纬仪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稳定性对仪器的定向精度影响很大。国产陀螺经纬仪的精度指标分为两类:一次定向的标准偏差和一次定向的中误差。前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定向精度,后者只考核了仪器定向的重复性,不包含仪器常数的变化。目前业内对仪器常数的界定还有差异,造成在仪器使用中仪器常数混乱的状况。通过分析和对比讨论了仪器常数的实质内含,进而分析了影响仪器常数变化的因素,并针对仪器常数的测定提出了几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