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平衡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w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12-2021年农业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未来10年全球农业生产增长放缓,生物质能源发展较快,主要农产品供需紧平衡,农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
  全球农业生产增长放缓,
  生物燃料发展较快
  未来10 年,全球农业生产增长放缓,年均增长率将由过去10年的2.6%降至1.7%。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金砖国家的农业生产增长率将由过去10年的3%降至1.5%。粮食、食用油籽、食用油、食糖、肉类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消费将保持紧平衡状态(表1)。
  谷物产品。预计到2021年,全球三大主粮作物的产量和消费量基本平衡。小麦期末库存2.19亿吨,粗粮期末库存2.3亿吨,大米期末库存1.45亿吨。三大作物的库存消费比为22%。小麦的库存消费比将维持在30%左右的较高水平上,而大米和粗粮的库存消费比将持续下跌或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到2021年将只有20%和15%(图1)。
  乳制品。乳制品将是所有农产品中生产和消费增长最为强劲的产品。预计到2021年,全球全脂奶粉产量将比2009-2011年增长32%,其中中国和新西兰的产量增长将占新增产量的2/3;全球脱脂奶粉产量预计比2009-2011年增长23%,其中美国和新西兰的产量增长将占新增产量的60%,到2018年美国将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脱脂奶粉生产国(表2)。
  渔业。未来10年,全球渔业产量将超过牛肉、猪肉和禽肉产量的总和,成为人类动物蛋白最主要的来源。预计到2021年,世界渔业产量将达到1.72亿吨,比2009-2011年增长15%,其中捕捞鱼和养殖鱼的产量分别为9300万吨、7900万吨。
  生物燃料。到2021年全球生物乙醇的产量预计将比2009-2011年翻一番,达到1800亿升,生物柴油产量将达到410亿升(表3、表4)。
  生物燃料发展对农业原料的需求巨大,预计到2021年生物燃料生产将消耗全球14%的粗粮、34%的甘蔗和16%的植物油。欧盟65%的植物油、巴西50%的甘蔗以及美国40%的玉米产量将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届时全球汽油型运输燃料中生物乙醇所占比例将由2009-2011年的5.9%增至2021年的10.8%,全球柴油型运输燃料中生物柴油所占比例将由2009-2011年的2.5%增至2021年的3.8%,美国、巴西和欧盟等主要生产国(地区)生物燃料所占比例更高。
  主要农产品价格将保持高位,
  部分产品实际价格将有所下降
  谷物产品。未来10年,小麦和玉米的名义价格上涨,实际价格基本不变,到2021年其国际基准价 分别为279.3美元/吨和246.3美元/吨,与2011年小麦和玉米价格相比略有上涨(图2)。大米的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双双下降,到2021年大米国际基准价名义价格将由2009-2011年的560美元/吨回落至454.5美元/吨(图3)。
  油籽及油籽产品。未来10年,全球油籽及油籽产品的名义价格上涨,实际价格下跌(图4)。
  未来10年食糖、肉类、乳制品和水产品的名义和实际价格将保持高位。
  传统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贸易中
  仍占主导地位,
  亚太和拉美将成为拉动
  农产品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未来10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增长率预计为1.9%,高于发达国家的1.2%,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未来农业增产的主要力量,但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巴西等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国(地区)仍将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主导地位,俄罗斯、乌克兰和中国等国的影响力将会不断提高。
  未来10年亚太地区农产品进口额增幅最大,预计为49%;其次为北非中东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地区进口额增幅分别为7%和5%。拉美地区的出口额增幅最大,增长34%;其次为亚太地区、东欧和中亚地区,北美和大洋洲预计分别增长16%和8%(表5)。
  谷物产品。到2021年,全球小麦、粗粮、大米的出口量预计将分别比过去10年增长17%、20%和30%。发达国家在全球粮食出口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国际市场份额将下降,其中小麦的降幅最大,预计未来10年发达国家小麦出口份额将由2002-2011年的66.37%降至56.5%,俄罗斯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小麦出口量也将大幅增加。发达国家在全球粗粮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将由61.8%降至57.1%。大米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越南将超过泰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油籽产品及植物油。未来10年全球油籽进出口量增势放缓。2021年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植物油出口将占到全球总出口的65%,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植物油进口量将达到全球植物油总进口的54%,其中印度的植物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60%,将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植物油进口国,中国的植物油进口量预期增长13%,植物油进口依赖度将达到1/3。2021年阿根廷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蛋白粕出口国,其出口量将占全球出口的40%,中国蛋白粕的进口量预期由2009-2011年的220万吨增至2021年的634万吨。
  食糖产品。预计到2021年巴西和泰国的食糖出口量分别为3060万吨和1100万吨,欧盟的食糖出口量将由2009-2011年的280万吨降至2021年的160万吨。中国将取代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食糖进口国,两者的食糖进口量分别为480万吨和390万吨。
  肉类产品。到2021年,世界肉类出口将比2009-2011年增长19%,北美和南美地区在全球肉类贸易中的比重将由61%增至63%。日本、中国、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等将是全球主要的肉类进口国。预计到2021年,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为全球前三大牛肉出口国,出口量分别为180万吨、140万吨和125万吨。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的猪肉出口量最大,分别为240万吨、210万吨和140万吨。巴西、美国和欧盟的禽肉出口量最大,分别为500万吨、400万吨和100万吨。   乳制品。未来10 年,全球乳制品贸易仍将由新西兰、澳大利亚、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主导。到2021年,全球脱脂奶粉进出口量将超过200万吨,其中最大的出口国为新西兰和美国,出口量均在60万吨左右,最大的进口国为阿尔及利亚、中国和墨西哥,进口量均在20万吨左右。全球全脂奶粉进出口量在260-270万吨左右,其中最大的出口国为新西兰和欧盟,出口量分别为140万吨和40万吨,最大的进口国为中国和阿尔及利亚,进口量分别为35万吨和26万吨。
  全球农业增产的关键在于挖掘
  单产潜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测算,由于人口增长,到2050年全球谷物和肉类消费量将比2005-2007年分别增加10亿吨和2亿吨,这就要求未来40年全球农业需增产60%,其中发展中国家农业需增产77%,才能满足全球人口增长需求。
  未来全球农业可耕地面积的扩大有限,作物产量提高的关键要依靠挖掘农产品的单产潜力和提高复种水平。
  未来全球农业可耕地面积的扩大有限,预计到2050年可新增7000万公顷,增长不足5%,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等边远落后地区。扩大耕地种植面积对提高全球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只有10%(发展中国家为21%)。
  作物产量提高的关键要依靠挖掘农产品的单产潜力和提高复种水平。目前多数发展中地区的实际单产只有其单产潜力的30-50%,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只有24%,提高单产水平的空间仍比较大;即便一些发达地区,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美和西欧等国,目前其实际单产也只有其单产潜力的60-70%,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表6)。据测算,未来10 年若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单产和单产潜力差距能缩小20%,那么全球谷物产量将提高5.1%。
  未来农业发展出路在于提高可持续能力,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关乎未来世界粮食安全状况的改善
  未来农业集约化生产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提高环境资源保护、研发创新和采纳最新科技的能力。应采用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做法、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要改进农艺以提高氮肥和磷肥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采用免耕种植技术减少土壤流失,要针对气候变化加大对抗旱、抗病作物品种培育投入以及生物技术的投入。
  此外,“报告”提出全球每年损失或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约占供人类消费粮食总量的1/3。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关系到未来世界粮食安全状况。
其他文献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的一首《咏鸡诗》,把自古以来生长于神州大地,气宇轩昂神态潇洒的公鸡形象,描写得惟妙惟肖,不由让人心生敬意浮想联翩。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大量国外鸡种的引进,国内传统的优良种鸡被杂交,甚至濒临灭绝。昔日的广袤农村,那种两三只公鸡带着一群母鸡,或悠闲觅食的农家场景,绝少见到;更有那色泽鲜黄的鸡蛋、清纯
期刊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十六大”以来,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根据监测,2011年全国主要城市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分别达到97.4%、99.6%和96.8%,总体合格率比十年前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我国农产品质量总体上安全、消费有保障。  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建设逐步进入了有法可依、
期刊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渔业保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渔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1年,渔业经济总产值15005.01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3.8倍,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稳定在10%左右;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603.21万吨,比2002年增长了1648.35万吨,年均增长4.17%;渔民人均纯收入10011.65元,比2002年增加4960.65元,年均增加496.06元,平均增速
期刊
“多亏了县里的土地流转政策”,蔡加明憨厚地笑笑对记者说,2010年,他看到很多村民外出打工,耕地抛荒不少,就和几个要好的村民组织了华贵果蔬合作社,将闲置的耕地租赁下来,开展绿色农业规模经营。  “目前有1000多亩,其中300多亩是合作社基地,700多亩是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蔡加明介绍,主要种植小黄瓜、紫薯、黄秋葵等“养生保健”的果蔬,销往上海、浙江等地大中城市。  记者走进华贵果蔬合作社基地看到
期刊
“12316三农服务热线”是农业部门设立的公益服务热线。如您需要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农产品市场、农资供求信息等,或遇到疫情应急和投诉举报等问题时,欢迎随时拨打12316号码,12316三农服务热线将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  技术咨询  徐长贵(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杨楝园村):  我家今年种植了1亩多日本大白皮蚕豆,10月底前播种,已经开始爬芽,家里有草甘磷,现在能否使用该除草剂?  如东县作物
期刊
山东省利津县绿野菇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技术研发、科技成果推广、菌种繁育、产品回收及精深加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多年来,利津县农业发展银行一直将该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和扶持对象,支持和指导企业健康发展。在强大的金融支持下,绿野菇业坚持诚信立业,质量优先的战略方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打造自主品牌,努力研发名优特产品,快速崛起为行业中的佼佼者。目前,公司占地18万平方米,总资产超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冷链市场的需求,冷库、配送中心等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升温。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业内已可以明显感受到此种形势的加速发展。这种热态在延续到2011年之后有所趋于平稳,无论是冷链市场投资者还是圈内企业,在对待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始变冷。不过,进入2012年以来,这种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的现象又开始出现回热升温的苗头。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距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
期刊
培育多元化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加速农副产品冷链各环节区域化协作、专业化分工、一体化运作的市场机制。这一机制的核心和要素,就是在整合城乡物流资源的基础上,强化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的资源、环节的对接,建立布局合理、相互协调、分工协作的城乡一体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技术研发、信息共享、功能各异、运作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产业链条;尤其是结合地区特色经济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建立冷链
期刊
今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前阶段,随着中秋和国庆的到来,消费量的增加,全国各地生猪价格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但回升的幅度不大。那么,我国生猪价格未来会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猪价低迷状态下,如何看待进口猪肉问题?是什么制约了我国猪产业的发展?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副会长荆继忠,针对这些问题,他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生猪价格不会大幅度上涨  从经历2011年中秋节
期刊
山西红艳果蔬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主要生产无公害苹果、油桃、杏等特色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合作社通过主抓产品质量,走品牌化发展道路,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合作社生产的“晋魁”牌系列水果,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逐渐走向了全国市场。近日,记者见到了该合作社的总经理王少斌,他向记者介绍了有关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山西红艳果蔬专业合作社是由万荣县贾村红艳果蔬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合作社成立于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