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物降解聚碳酸亚丙酯丁内酯微囊的制备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CO2、环氧丙烷与γ-丁内酯的三元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丁内酯(PPCG),并以明胶为水相稳定剂,复相乳液微囊制备技术制备了包裹葡萄糖的可降解微囊.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对共聚物PPCG进行了结构表征. 降解性测试表明,PPCG比聚碳酸亚丙酯(PPC)更易降解,适用于药物长效释放微囊. SEM观察表明,所得到的微囊为表面光滑的圆球,平均粒径2~2.5 μm. 研究了壁材与囊心的比例、稳定剂明胶浓度、搅拌等因素对微囊结构以及载药量、包封率的影响. 当V(PPCG):V(dextrose)=1:2,gel
其他文献
以茄呢醇为原料,以4种药物为酰化基团,合成了N-茄呢基酰胺(5a~5d)和N-酰基-N′-茄呢基哌嗪(6a~6d)8种新的茄呢醇衍生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测试技术确证.8个化合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在环氧树脂涂层中,硬脂酸包覆滑石粉的用量与阻抗变化趋势。通过计算求出了硬脂酸不同包覆浓度时,水在涂层中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经硬脂酸包覆的滑
对马拉硫磷和氟虫腈2种手性杀虫剂进行了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研究,固定相为直链淀粉-三((S)-1-苯基乙基氨基甲酸酯),流动相为正己烷,流速1.0 mL/m in,检测波长230 nm。使用5
研究了含有聚乙二醇的高分子键联锰卟啉和钴卟啉的合成,并考察了它们在环己烯氧化过程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金属卟啉和高分子键联后不仅增加了金属卟啉的稳定性,也是烯烃
采用CO加氢反应、程序升温还原(TPR)和CO脱附(CO-TPD)等技术,研究了TiOx/SiO2焙烧温度和Rh-Mn-Li-Ti/SiO2干燥温度对CO加氢合成C2含氧化合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焙烧对
合成了N-对甲苯磺酰β-丙氨酸与稀土Pr3+离子和Yb3+离子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 测定了2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组成为[Ln2(H2O)4(Ts-β-Ala-)6]n&#18
以双碳羟基硅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原料,合成了以聚硅氧烷为主链的多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
为克服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单质硫的导电性差、放电产物的部分溶解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等问题,在"主链导电、侧链储能"思路下,设计并探索了一种新型正极材料多硫化碳炔. 通过元
用简单的电化学方法制备出了机械性能较强的CuI半导体膜,这种半导体膜是由大量的三角形片状微粒组成的。利用交流阻抗方法在pH值分别为0、2、4和7的0.5 mol/L Na2SO4溶液中研
采用水合肼和硼氢化钾为共还原剂,适当比例的甲醇、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为溶剂,制备得到负载催化剂P1。经过TEM、XRD、SAED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是一种纳米级非晶态合金。将P1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