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贺岁:葡萄汁变味了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o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天同庆、大快人心、喜闻乐见、奔走相告——除了发年终奖,“普大喜奔”这种词,在贺岁档重现“冯氏贺岁喜剧”时,也是适用的。
  距离《非诚勿扰2》已经三年,千日无“冯葛”,观众的欲壑有多深,票房峰值就有多高——零点场1300万、首日8000万、两天1.5亿、工作日上午场上座率30%、影院排片高达80%,《私人订制》走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某项纪录的打破。
  去年,《画皮2》和《泰囧》相继以6亿和12亿打破华语片票房纪录,而前者被后者取代,更只花了短短半年。徐峥说:“华语片票房纪录被打破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当时大家只当他谦虚,现在你再看看?
  能阻挡《私人订制》破《泰囧》纪录的,大概只有观众口碑。电影试映场过后,也的确曾出现过一片骂声。是水军?是降低期待值曲线报国?还是票房、股票双赢的阴谋论?猜测毕竟是猜测,能确定的是,影片的媒体发布会并没有如往常一样办在酒店包厢,而是挪进了清华、交大——上千学子险些掀翻屋顶的热烈反应,就是冯小刚面对媒体最好的护身符——“采访的时候,你们已经知道了观众的反应是什么样的了。”他说,“电影可能没有大家期待的那么好,但是它也绝对没有一些文章写的那么不堪。”
  冯氏标配
  其实,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私人订制》都是一部标准的“冯氏贺岁片”,有着“冯氏标配”——通俗、笑点、王朔、葛大爷。
  去年《一九四二》失利的时候,冯小刚说:“(这部电影)没有乐子、没有热闹、没有红火,有的只是历史的真相。想买笑的,咱们来年见。”诚不我欺。今年,为了“喜欢热闹、不爱堵心的中国大部分观众”,冯王二人为大家度身订制了这么一出喜剧——戏里的大小腕儿们,都是背景板——冯王才是真正的愿望规划师、情境设计师、心灵麻醉师……电影院里的观众,才是私人订制真正的大客户。
  为了伺候好大客户,三年未贺岁的冯王选择了最保险的方法——力推自己品牌旗下经典款:套路是《甲方乙方》的,葛大爷角色的名字“杨重”是《顽主》的,“圆梦公司”就是“3T公司”和“好梦一日游公司”的升级版。
  要满足客户的需要,最要紧的是先明白客户有怎样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冯小刚很识时务,知道在这个金钱至上、价值观单一的年代,要做一个受欢迎的“造梦师”,没有什么比得过售卖“升官梦”、“发财梦”。
  电影里,一千亿,每天不吃不喝地数,能数三年。现实中,花几十块钱买张电影票,也能做上两个小时的轻松富贵梦。剧组度假式地拍部戏,既成全了大众,又陶冶了自己,谁都不亏。身为造梦师,冯小刚很尽责,还包“唤醒”——影片结尾,一段长长的“祖国大地满目疮痍”,仿佛在说:你看咱们现在环境这么差,要一千万一百万又有什么用呢?更何况你和葛大爷一样,没有别的,只有辆车。醒醒吧,该干嘛干嘛去。风物长宜放眼量,怎么能老幻想跟土豪交朋友呢?
  于是观众朋友们就跟范伟似的,咂么咂么美梦的余味,说:“明年我攒点钱,争取再来圆个梦。”
  有人质疑电影海报上美钞乱飞,教坏小孩子。冯导苦笑:“您希望不是(宣扬)金钱至上这我能明白。不过我们电影不承载这样的任务,真的承载不了。”面对大学生公映时,最令剧组无语的问题是:“这个镜头它有什么意义?”换作我是导演,我也郁闷:去年给你们那么有深度的《一九四二》,你们不捧场;而今给大家伙私人订制了这么畅销的,你们又来跟我讲意义?
  谁在介意俗?
  说《私人订制》纯然是个“升官发财梦”吧,又不尽然。李成儒演出的“一腔俗血”段落,与上下文格格不入,显得很突兀。此前,冯氏喜剧里有过纯拿电影界人士开涮的《大腕》,但几乎从不会在其他题材的影片中借题发挥,讽刺自己的同行。
  李成儒演的“奥斯卡最俗导演”,自称“俗片都拍到根儿了”,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同为此中翘楚的冯小刚。对于这么明显的自嘲,冯小刚说:“拿自己开涮,不会招惹谁。”
  但是接下来,观众发现,被拿来开涮的绝不只是导演本人。李成儒俗到深处想变雅,决心要当个“四不二坚持”的导演——“不好看、不赚票房、不接地气、不好懂,坚持审丑,坚持莫名其妙”——对艺术片的嘲讽堪称不遗余力。对此,冯小刚的解释是,他要讽刺的不是艺术,而是伪艺术,又道:“谁能说清楚什么是雅,什么是俗?”
  曾经,冯小刚在自己的书里写道:“人们常说某人某事‘伤风败俗’,从来也没听人说‘伤风败雅’。由此可见‘俗’是非常值得敬重的,不能被贬低败坏。令我困惑的是,为什么‘媚俗’就成了贬义词了呢?”——让人感觉他“俗”得理直气壮,“俗”得用不着去理会别人对他“媚俗”的批评。
  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媚俗”的批评对他是有影响的,委屈甚至大到需要他在电影里安排这么一出戏,來予以反击。李成儒的角色,果然是“既打内又打外”,涮完自己,再开骂别人,到后来连观众都一网打尽——“电影本来就是没文化的东西,看书要有文化,但文盲也能看电影。”
  最后,李成儒得了“雅过敏综合征”,需要全身大换血。有趣的是,冯小刚本人也换过血。用某艺术片导演的话来说,当年华语片“大片格局”的形成,就是“从几位大导演尝试改变的时候出手不慎开始的”。从《天下无贼》到《夜宴》、《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冯小刚换过好几次血。如今再回到“一腔俗血”,创作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要捍卫“俗”,另一方面,再拍那些自知“俗到根儿”的片子,已经从16年前的“成全别人,陶冶自己”变成了“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变味葡萄汁
  冯小刚说:“成全别人恶心自己,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信不信没关系,您看着投入就好。如此“舍己成人”的创作态度,会让“冯氏贺岁”这块招牌大打折扣,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前的平民题材喜剧,慢慢走向中产;从前是草根的自嘲,现在是高大上的幻想;从前的京式幽默,变成了一个接一个说不完的段子……《私人订制》的前半段,仿如2014年春晚小品预演;而后半段,则充斥着导演的矛盾心态——俗也不是,雅也不成,不知何去何从,只好东来一记讽刺,西来一记煽情,最后再加演一出环保短片搞点升华了事。   冯小刚说:“我们这种喜剧,一般说来叫讽刺喜剧,就是除了让您乐,这里头确实它也有一些明嘲暗讽,这是我们的一种习惯。我希望这个电影除了乐完了,还能感受到一种讽刺的快感。”
  没错,讽刺一直以来都是“冯氏喜剧”的标签之一。但《私人订制》里的讽刺,与其说是主创们对社会现状的針砭,倒不如说是精准地满足了观众对此的期待——领导合影先摘表——连讽刺也变成了一种迎合。
  让一部分观众感觉失望的,其实并非“俗”或“雅”,而是导演把心思全都花在了迎合上,对电影本身花的心思不够。别的且不说,就拿植入广告来讲,前些年某电视剧里植入个食用油广告,让女演员对着家里的一桌菜说了句:“用XXX油炒的菜,就是香”,都让观众骂了半天——而《私人订制》里的广告植入之赤裸裸,有过之无不及——葛大爷不仅亲自给苏州某饭馆的招牌菜报了菜名,还一边斟某白酒一边念广告词:“喝XXX吧,这酒柔!”
  这些年,冯小刚的电影广告植入程度快赶上他自己拍的《大腕》了。《非诚勿扰》红了杭州西溪湿地,这回他肥水不流外人田,索性推荐了海口观澜湖——正是“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的所在地。广告多不是罪,毕竟植入也是电影产业的一部分。但植入的僵硬程度,却可管窥一部电影的诚意。
  这些年来,和“冯氏幽默”一同渐行渐远的,还有冯氏对批评声音的接纳度。《非诚勿扰2》被批评时,冯小刚的回应是:“花几十块钱就能跳着脚理直气壮骂一几千万的片子还是很划算的。你也许会说,我他妈就不感动就没感觉。一定会有这种人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要不然怎么会有人拎着刀去幼儿园见孩子就砍呢。别误会,我不是说不感动的人就是没人性,我的意思是说,什么人都有。”
  眼下,他对《私人订制》“环保小尾声”的期待仍然是“让观众感动”。当记者告诉他,有学生看到这段,说了一声“真做作”时,他的反应是和《非诚》时一样急着反驳,并试图获得统计学的胜利:“你要这么片面地问我,好像感觉大家都觉得它做作,当然这个情况不是这样。它有一个比例的问题,有多少人说是做作的,有多少人说我被这些话触动了。”
  或许冯小刚能接受的批评,只有姜文说他的那一种——“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
  不过我倒觉得姜文挺害人的,把一个好端端酿葡萄汁的导演,诱惑上了酿酒的路子。今年,后者知道自己这一次酿的还是葡萄汁,不甘心之下,奋力讽刺了几个酿酒失败的,又奋力加了点增香增醇的添加剂,于是连葡萄汁也有点变味了。
其他文献
这年头,面对通胀压力,在中国做点保值的投资还真不容易。投资房地产遇到限购令了,投资股票却长期套在熊市里了,于是越来越多的资金转入日益兴旺的艺术品市场。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3月18日发布的《2010年度十大行业事件和行业蓝皮书》透露,2010年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增幅高达37.81%,超亿元的拍品多达11件。  根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艺术品投资年化收益率平均在7%-10%左右,可谓颇为诱人。但这一利
《非II》很二,孙红雷很雷人。  本来也是红人一枚,潜伏了那么多年,终于熬得云开见月明,往脸上看,人间正道沧桑了一点,可是这两年靠口碑攒下的人气,想来,在中国影视界,一提起孙二爷的大名,一定是挑大拇指者多過举中指者。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中走出来,没想到也毁在老谋子的《三枪拍案惊奇》中。《梅兰芳》里的孙红雷用力过猛,到了《三枪拍案惊奇》又自暴自弃,有一说一,有“二”说
桃乐丝·吉普森,22岁的默片演员,她穿着件晚礼服,外面套着一件毛绒衣和一件短外套,挤在救生艇上。这是1912年4月15日的凌晨,她所在的7号救生艇在零点45分从泰坦尼克号上放下来,但一直与大船保持着20码的距离,他们看着更多的救生艇从泰坦尼克号上放下来,到两点钟,桃乐丝预感到,泰坦尼克号上的大多数乘客都无法逃命了,7号救生艇上的水手将小船驶离泰坦尼克号,否则,大船沉没时,这条小小的救生艇会被吞没。
实体书店里人气最旺的区域永远是卖教辅的,家长们在铺天盖地的辅导书丛里翻淘和憧憬孩子的未来。不少学者将教辅竖在了“快乐教育”的对立面,有的学生也以考试结束时的“虐书运动”表达愤懑。教辅究竟是辅助学习的好帮手,还是教育的“头号敌人”?  减负=消灭教辅?  “零作业”是减负的终极目标?  很多教育专家都不赞同“学而不习”的概念。浦东新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夏智说,“学”是传授与接受,“习”就是训练或锻炼。在
不管是中国与日本在东中国海上的钓鱼岛问题,还是中国与东盟几国在南中国海上的争议,除了主权的因素,大都离不开另一个关键词——资源。    深海泛出石油“腥味”  据日本历史学家高桥庄五郎所写的《钓鱼岛等岛屿纪事》,东中国海成为世界地质学家和国际石油资本密切关注的中心,是在1961年——日本东海大学地质学家新野弘教授和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埃默里发表了一篇题为《东中国海以及南中国海浅海地区的沉积层》
社会企业在中国的落地、发芽,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批关心社会之士、特别是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冲动。然而在传统观念中,“慈善”散财并不求回报,“商业”却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要,两者泾渭分明。    如今大鳄或商团“捞了一大把”后就宣布“慈善了”似乎成了一种时髦,而且语感有时也和“俺要从良”差不多。问题是,一旦慈善家或者机构宣布“慈善并赚钱着”,板砖就雨点而下,口水就如潮而来:要名要利,是何居心?!  赚了钱
香港大学医学院大楼是李嘉诚捐建的,从山顶俯瞰太平洋惊涛拍岸,远处的蓝天却平静得像块玻璃,几朵白云悄悄移往远处,当真是风景如画——管轶抽烟的时候,要把窗子开一条缝,那样一缕青烟就会随风而去。他是个有争议的科学家,但显然不怕——我觉得他心底里是喜欢争论的。《国家地理》杂志登过一张有趣的照片,管轶坐在办公室的桌子后面,面前摆着一个流感病毒的模型,挥舞着胳膊,满脸写着愤怒和挑衅——他明明喜欢这张照片,却假
有媒体报道,苏州硕士生月薪不到4000元,能否被录用,还要看用人单位脸色;而一个普通泥瓦匠,日薪300元起步,装修老板还得互相较劲才抢得上……如果大学生肯放下架子,去做泥瓦匠等工作,是否能解决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呢?  首先,可以拿300元一天的泥瓦匠,那是高水平的熟练工人,有人初中毕业就开始工作,那按同年纪来比较,这个泥瓦匠至少干了六七年了,并不是只要是个泥瓦匠就值这个价,就算硕士生现在去当泥瓦匠
2月21日下午,来自“阿里巴巴”的消息众口纷传,甚至影响到全球股市。  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与淘宝网、支付宝、阿里云计算和中国雅虎共同隶属于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巴巴B2B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经公司内部调查发现,在阿里巴巴B2B对外贸易平台上,部分中国供应商(Gold supplier,以下简称GS)涉嫌欺诈全球买家。公司CEO(首席执行官)卫哲和COO(首席运营官)李旭晖引咎辞职。淘
这几年,美国投资移民市场异常火爆。而最近一条美国税法实施细则的出台,让那些持有美国绿卡或有移民倾向的外国人猛然意识到:原来这卡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2011年12月下旬,美国国税局公布了《海外账户纳税法案》(FATCA)部分实施细则。根据新规,不管是美国公民还是拥有美国绿卡的外国人,只要在美国境内居住、海外资产超过5万美元,或是在海外居住、资产超过20万美元,就必须在2012年4月15日之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