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字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won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进门王大爷就对躺在床上的老伴嚷嚷:“二狗子回来了,二狗子回咱这当经理来了。”病恹恹的老伴嗔怪地白了他一眼,不满地说:“都快60岁人了,还大呼小叫的,和年轻时一样没有稳当劲,二狗子,哪个二狗子?”王大爷心里有点埋怨老伴反应慢,“二狗子,就是咱东院的那个赵怀恩呀,小名叫二狗子,他从市里调咱这当公司经理来了。他来了就好了,咱也有靠山了,这回咱儿子就有调回来的希望了。二狗子是吃我妈咱家老太太奶长大的,说起来也算是一奶同胞了”,王大爺絮絮叨叨说着。一听儿子能调回来,宝贝孙子也就有人照顾了,王大妈高兴地直抹眼泪。
  说起来两家是有渊源的,以前两家住东西院,王大爷和赵怀恩都是同一年出生,只是王大爷比赵经理早出生几个月,也就当哥了。那时赵经理的母亲奶水不足,把个孩子饿得哇哇哭叫,恰好王大爷母亲奶水足,就两个一起奶,一个孩子吃奶没有问题,两个孩子都吃,就有困难了。有时两个孩子把她咂痛得直皱眉头,只好就让他先吃,说大的让小的,把赵经理的母亲感动得眼泪涟涟,非让孩子认王大爷的母亲干妈不可,并且为了感激王大爷母亲奶育之恩,还给孩子取名赵怀恩,意思是怀念恩情,记住这段恩情,又为好养活,另给孩子起个小名叫二狗子。所以说王大爷和赵经理是一奶同胞是有道理的。
  两人同岁,一起读完小学、初中,后来王大爷接了父亲的班进了工厂,二狗子读了大学分到市里上班,两人生活轨道完全不同。直到十多年前,王大爷的母亲去世,二狗子才回来一次,两人也没说多少话,只感觉生活情况不同,共同语言也不多,以后两家联系就越来越少了。
  和大多数工人生活经历类似,王大爷办了内退儿子接了班,只是公司的厂子越发的不景气,工资低不说,有时几个月开不出工资来。厂子又因活源不足,一部分工人被安排到外地承包工程,王大爷的儿子也在其中去了外地。
  生活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病,王大爷的老伴的命虽然保住了,却致终生瘫痪,需要人照顾。没几年,儿媳妇又因车祸撇下唯一的孩子去世了,这几件事把王大爷快压垮了。
  老伴生活离不开人,孙子上学需要照顾饮食起居,把个王大爷忙得团团转。这还好说,不料想这孩子迷上电子游戏,经常不上课,偷跑到网吧打游戏,成绩直线下滑。班主任找王大爷谈了好几次,警告说,如果再这样下去,就让转学另找学校。王大爷急坏了,找到孙子,一狠心一个耳光扇过去,那孩子眼睛里噙着泪转身跑了,王大爷心软了,喃喃地说:“没妈的孩子可怜呀。”王大爷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束手无策,只想着把儿子工作调回来,好好管一下孩子,要不孩子一辈子就废了。
  第二天,王大爷匆匆吃完早饭就来到公司总部大楼,还没进大门,就被保安拦住了,保安问他找谁,有约吗?必须得先登记,王大爷急了:“我找二狗我兄弟,你们的赵经理,用约吗?还得登记。”两人正吵着,办公室主任正好经过,问清了情况,让王大爷进了大楼。王大爷在经理办公室外徘徊了半天,才鼓起勇气推开了经理办公室的门。一进门,王大爷就喊“二狗”,一想不对,忙改口赵经理。赵经理愣了一下,从老板桌后转过来,握了一下手让王大爷坐。王大爷半个屁股坐在沙发上,把家里的特殊情况和来意说了,赵经理沉默了半晌说,“公司困难,家家都有难唱的经,你去公司劳资部找张主任吧。”说完,在王大爷的申请书上龙飞凤舞签上了“同意”和自己的大名,王大爷兴冲冲离开了公司大楼,自己好久没这么高兴了。
  王大爷没回家,直接去了公司劳资部,张主任一听和赵经理这么近的关系,连忙让到沙发上,接过王大爷申请书一看,脸色微微一变,热情也打折了,对王大爷说,“调动的事,还得研究研究”,让他回家听信。王大爷心想,调动也不差这一天两天了,二狗子签字了,他们不敢不办,就高兴地答应着回去了。
  一个月过去了,也没等到信,王大爷坐不住了,又找了两次张主任,张主任还是让等等,再后来,张主任避而不见了。一趟趟跑也没办成,王大爷火上大了,有个内部人士悄悄告诉他,申请书上赵经理是横着签“同意”的,横着签意思是“可以搁着不办”,要是竖着签就办成了,竖着签是“一办到底”呀。
  王大爷一听恍然大悟,这领导签字太有奥妙了,大有玄机啊。
  【作者简介】刘庆光,呼伦贝尔人。在《骏马》《鄂温克文学》《呼伦贝尔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
其他文献
只有我知晓的街道  如此沉默  沉默着  像一条,平原上孤独流淌的溪流  这里没有交谈,这里没有日照  这里是我人生的开端  也是我,失掉记忆的尽头  是否你曾向我打听  这一处不存在的境地?  而我又是如何隐瞒  用一种乖张的方式表演  抑或是语气坚定、神情肃穆  以至你坚信了它的真实?  啊,这一切像极了谎言  像极了一场妄想症的失意的幻觉  只有我知晓的街道  自我那生而怯懦的母亲  潮湿又
期刊
我曾经固执地认为现代人写不出好的古体诗词,已经写了两千多年的古诗,词也有上千年的历史。用了再用的形式,写了又写的内容,精致的登峰造极之后哪里还能有好的作品。当今科技时代与传统诗词更是风马牛难相及。我也很狭隘地以为本地本土的作家不会有好作品。前人感叹的“贵古贱今,贵远贱近”,我诚有如是。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祝乃忠先生的作品。一曲清新的竹笛声韵吹进了耳畔,吹进了虚躁的心田,顿时对之前的想法感到
期刊
艾山乡西南有一座山岭,东西走向。  山前是一片开阔之地,土地肥沃,地的南头是一条河,已经整治了,河两边是挡土墙,河中是一道道拦河坝。河边是一条水泥路。路的一头连着一座石料场。石料场是新建的,是乡里的招商引资项目,建得非常快,仿佛一夜间建成的。  一座兔子不拉屎的石头山,立马就变成了能拉金蛋蛋的矿山。石料场东边的鹿角村一下子就从一个贫困落后村变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村。石料场给了村子一大笔钱,村干部的
期刊
我很早就听说内蒙古有一位著名的老作家,那就是被同行们称为“游牧作家”的冯苓植先生。  第一次见面,只能称之为偶遇,且错失良机。那是在2012年年底,我去内蒙古通志馆查阅有关爬山歌王韩燕如的资料,正欲进门,便见得一位长者夹着一本厚书从馆内匆匆而出。和通志馆主人一打听,方知这位长者便是颇受青年们敬重的老作家冯苓植先生,他腋下夹着的是一部《刘映元文集》。失之交臂,甚感遗憾。但再回头望去,似也只能望见老人
期刊
弹去看不见却重重围剿生活的  灰尘和城市之霾  弹去笨拙的制度  和可笑的程序  弹去用腐臭正在争取的所谓前途  弹去没有思想的滔滔不绝和长篇大论  请和我谈酒  谈诗  谈长生天  谈父母兄弟!  谈飞驰  谈飞翔  谈铁蹄  谈苍鹰  谈大野和草地  谈长弓,看它如何击穿  俗世的甲胄  谈风  看它如何扫荡卑怯的江湖  谈历史云烟  看一个男人如何成长为英雄  谈消失的黄金  看铁马如何踏破
期刊
我从生产车间副主任岗位调任到人力资源部长岗位的第一天上午,就接待了本厂生产澡堂的管理员马师傅。  马师傅满面怒容走进我办公室,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从工作服口袋里掏出一张揉得皱皱巴巴的《准考证》递给我:“李部长,你给我评评理!”  我起身为马师傅倒了一杯水放在茶几上。“马师傅,先喝口水。你这《准考证》怎么了?”  “我在咱们厂生产澡堂上了快四十年班了,这你最清楚,可去年参加职工年度培训考试的时候,他们
期刊
第一本书  很多年后跟我的小学语文老师陈海英取得联系,竟然是源于一则网络求助信息。  人世间有许多相遇毫無预兆,而这一次相逢却是如此让人措手不及:陈老师的女儿被确诊患了白血病,治疗费用需要几十万元,对于一名曾经的乡村教师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迫不得已,他只好上网求助。  2000年,只有二十岁的陈海英大学毕业来到湖北黄冈的蕲春县何铺小学教六年级语文,我从此荣幸地成了他的学生。他是我们简陋的乡村小
期刊
额尔古涅·昆小孤山:依恋  孩子啊!  我们看见彼此,好像都看见了想找玩伴的自己。你奔向我,我奔向你,手立刻拉在一起,脚朝着院子边缘的草丛跑去。我四十年没这样跑过了,上一次是在童年的野地里。那次没有尽兴,那时我也不爱说笑,不敢抓虫子。  你肯和我玩儿,就是接管上次的我了。叫我和你一起扣蚂蚱。我记得自己是不敢真的扣住的,虽是有甲壳,一只活的生命在手心里动,感觉很奇怪,所以每次都只是做一个扣的假动作。
期刊
飞机猛烈地起飞了。发动机声于舷窗传来,隆重嘶哑,严冬的雪覆盖祖国山河。  那路和城市是人迹的图案,天际苍茫,正午的烟霭迷蒙远山。我离你未远,翅膀正凌空载着相思的沉重。随后,我看到了大青山起伏的脊背,绵延绘就了水墨巨幅。另一架小小的飞機如蜻蜓一下飞离,它似于大地更近,毫无声息消失了。雪并不均匀,远处一片平缓的白色,山脊有轻轻的点染,其余为褐色,褶皱无数。是啊,大地雄浑,高大,也沧桑,那小小的村庄藏在
期刊
老王性格开朗,见人爱说话,无论在哪生活,几天就能和邻居打成一片,结交了不少朋友。这不,到儿子家没几天,他就和邻居熟了。  “我说老弟,这自行车谁家的啊,我来了多少天也没见人骑呢!”他对一楼的老李说。  老李是个坐地户,在这住了几年了。都说城市的楼房就是“水泥森林”,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也不少。可因为老王好拉话,两个人没事就坐在楼下的凳子上闲聊。本不太愿意和人交往的老李也就和老王有了“交情”。见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