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分值比例较大。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确保在中考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英语课文教学中,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单纯地讲解课文语言点的教学模式为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那么,怎样进行初中英语课文教学呢?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英语课文教学方法,即语篇整体教学模式,供各位参考。
在传统的英语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语搭配和造句训练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果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活动,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相关练习时,又常常局限在对课文内容的表层理解上,因而,学生根本上就谈不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其结果是不能实现阅读理解的终极目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高度参与英语课文教学,主动求知,善于合作。在进行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初中英语课文在体裁上是简单的书信、日记、记叙文等,在内容上又多为学生熟悉的校内外生活、天气、节日、旅游、购物等,且课文多以趣味性文章为主,所以,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以“合理设问,整体教学”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全文的整体理解,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合理设问,整体教学”的好处是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深层次理解,这种理解是学生自己对所学课文整体语言的一种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不仅仅局限于课文的细节与事实,更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综合性和深层次理解,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实践性和时代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还可按课文内容顺序先设计easy questions(T/F),然后设计difficult questions(WH)。如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2中的Reading ,这是一篇体裁为日记的文章,内容涉及旅游,这是学生颇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虽然文中有很多不为学生所熟悉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但并不成为学生理解全文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设计以下简易T/F问题:
Space Mountain is not very interesting.
Kitty thinks the parade of Disney characters was the best part of the day.
Tourists cannot take photos with those Disney characters.
Kitty and her parents bought some souvenirs in the park.
在学生能够进行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教师再设计以下较难问题:
Who did Kitty go to Disneyland with?
How long did Kitty stay in the park?
What did Kitty think was the best part of the day?
Has Kitty taken any photos with Disney characters?
What did Kitty buy there?
通过合理设问,不仅使学生从语篇上整体理解了全文,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对于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进行提问时,可围绕记叙体文字的when, where, who, what, why,how等诸要素,要求学生不依赖于书面文字而对主要故事情节有较好的理解。
总之,初中英语课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重在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的要求。
在传统的英语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语搭配和造句训练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果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活动,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相关练习时,又常常局限在对课文内容的表层理解上,因而,学生根本上就谈不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其结果是不能实现阅读理解的终极目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高度参与英语课文教学,主动求知,善于合作。在进行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初中英语课文在体裁上是简单的书信、日记、记叙文等,在内容上又多为学生熟悉的校内外生活、天气、节日、旅游、购物等,且课文多以趣味性文章为主,所以,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以“合理设问,整体教学”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全文的整体理解,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合理设问,整体教学”的好处是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深层次理解,这种理解是学生自己对所学课文整体语言的一种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不仅仅局限于课文的细节与事实,更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综合性和深层次理解,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实践性和时代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还可按课文内容顺序先设计easy questions(T/F),然后设计difficult questions(WH)。如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2中的Reading ,这是一篇体裁为日记的文章,内容涉及旅游,这是学生颇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虽然文中有很多不为学生所熟悉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但并不成为学生理解全文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设计以下简易T/F问题:
Space Mountain is not very interesting.
Kitty thinks the parade of Disney characters was the best part of the day.
Tourists cannot take photos with those Disney characters.
Kitty and her parents bought some souvenirs in the park.
在学生能够进行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教师再设计以下较难问题:
Who did Kitty go to Disneyland with?
How long did Kitty stay in the park?
What did Kitty think was the best part of the day?
Has Kitty taken any photos with Disney characters?
What did Kitty buy there?
通过合理设问,不仅使学生从语篇上整体理解了全文,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对于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进行提问时,可围绕记叙体文字的when, where, who, what, why,how等诸要素,要求学生不依赖于书面文字而对主要故事情节有较好的理解。
总之,初中英语课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重在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的要求。